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审美观念,不过分渲染欢乐,不刻意表现苦难,平实、客观、真诚地表现生活。这仰仗于我多年生活的体验,和用自己的眼光理解生活的真谛。
——巴特尔
2024年9月27日,国家一级导演巴特尔莅临武汉传媒学院进行专题讲座,与师生们分享他的创作心得、拍摄背后的故事,共同探讨“视听叙事的力量”。
出席此次活动的有武汉传媒学院校长王瀚东教授以及电影与电视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
在电影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位导演,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了无数影迷心中的传奇。他的作品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在各大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知名导演的世界,探寻他的艺术之路。
巴特尔老师是国家一级导演、武汉市影视艺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从事影视剧创作近40年,大部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
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导演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公安部“金盾奖”一等奖、全军优秀电视剧“金星奖”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
巴特尔导演的代表作品有《儒商》《西部警察》《车间主任》《旗舰》《国家孩子》《香山叶正红》等。
PART 02
在讲座开始前,王瀚东校长代表武汉传媒学院向巴特尔导演颁发客座教授证书。这不仅表达了我们对巴特尔导演艺术成就的崇高敬意,也是电影与电视学院与电影艺术界深度合作的又一里程碑。
在接下来与巴特尔导演学习交流过程中,在座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大家从中汲取灵感,拓宽视野,为自己的艺术道路铺设更加坚实的基石。
在讲座中,巴特尔导演特别注重同学们在技术上的要求,同时也十分看重大家的艺术悟性,他讲到“艺术不是我讲的,也不是学得到的,艺术是大家的修养所致,需要自己钻研,有了自己的修养以后,技术就可以灵活运用了。”
巴特尔导演在讲述视听语言运用的同时,也介绍了视听语言的局限性。例如,在改编一些文学性极高的作品,过度地使用视听语言,会降低其文学价值。
因为文学作品本身有大量的留白,而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会使内容具象化,不利于观众的想象,这也提醒我们在对文学作品改编时要寻找适合的作品,并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
巴特尔导演在讲座上提出了一个相当独特的观点:影视在某种程度上要远离文学。这并不是说影视不需要文学,作为一个导演需要有文学功底,作为讲故事的人需要文学基础,但是表达一些东西应该离文学越远越好,并且要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让表达更贴近现实、直观。
巴特尔导演也为我们举出了“狗追兔子”的故事,向我们解释了他的观点:不用去解说,不用去拔高他的立意,就把他的整个过程拍下来、记录下来,所有的观众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赋予你这个故事很多命题。
要让视听语言具有力量,关键在于合理组接镜头与时间。巴特尔导演建议我们平时训练蒙太奇的时候,可以把国内外知名影片下载下来重新换一种剪接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拼接镜头和配乐,它又会变成一个新的故事。
对此巴特尔导演感叹道,“你看视听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它可以把正的说成反的,今天说成明天,就在于你用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组接在一起。”
视听作品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定式,它是依据人们的思想与想象传达给观众。在视听语言练习中,我们会做很多取舍。在我们给同一个画面配上不同音乐时,会发现每个人根据想象选择匹配的音乐各不相同。
有的音乐很关切,有的音乐很悲哀,有的音乐很中性。配上这个画面大家都有自己的想象,想的都不一样,说明这个音乐和画面的匹配是灵活多变的。
互动环节
讲座尾声之际,巴特尔导演与武汉传媒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互动。让我们一起聆听巴特尔导演对于创作灵感、技术实践和艺术修养的独到见解,共同感受电影艺术的无限魅力吧!
Q:在您丰富的创作经验中,是如何平衡个人表达和审查制度?
巴特尔导演:
我从事影视行业40年,深知我国影视作品的审查制度,并已炉火纯青。不同级别的电视剧,如国家最高级别的《香山叶正红》与省一级的片子,审查要求各异。作为创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并理解国家允许或不允许的条例,避免剧本中出现禁忌内容,巧妙通过细节处理,绕过审查禁区。
我曾拍摄的《国家孩子》虽非重大题材,但也面临审查挑战,尤其是涉及自然灾害的部分。该剧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大量弃婴被送往内蒙,由牧民收养,并最终成为建设内蒙的重要力量。这一故事因自然灾害背景而鲜为人知,对于文革等敏感时期,我会通过隐喻手法。如墙上的字和个人命运,隐晦表达,使观众更关注人物命运而非历史本身。
Q: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讲述故事?
巴特尔导演:
作为导演,一定要记住内容的重要性。我曾在湖北美院任教十年,这段教学经历为我当导演打下了基础。后来,我去武汉电视台担任摄像,凭借出色的构图技巧,每个画面都非常讲究,赢得了同行赞誉。
然而,我逐渐意识到,单纯追求画面的好看,并不足以成就一名优秀的导演。当画面过于抢眼,掩盖了内容本身,便偏离了导演的核心职责。真正的导演应追求画面与内容的统一,既不过分强调画面,也不忽视其重要性。
如果有人说你的画面太好了,应警惕这可能是内容不足的原因。理论上来讲忘记画面记住内容才是最高境界。让观众在观影后,能回味并思索,画面与内容越统一,片子质量越高。
Q:您在拍摄过程中是保持个性与想法,还是比较随和并听取大家意见?
巴特尔导演:
在拍摄过程中,我倾向于保持一种随和的态度,并乐于听取大家的意见。像张艺谋这样的优秀导演,在现场能够清晰明了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同时给予演员足够的创作空间,这种和蔼可亲且谦虚的态度值得学习。发脾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反而可能破坏创作氛围,影响拍摄效果。
我注重剧组的团结和轻松氛围的营造,在拍摄中,也会尊重现场的每一个人,包括场工、灯光师等,因为大家都是在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好的导演应该能够创造轻松的拍摄环境,让剧组成员流连忘返,而不是通过发脾气来解决问题。因此,我会保持随和并听取大家的意见,共同为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而努力。
当这场充满智慧与激情的讲座落下帷幕时,我们对现场的师生进行了采访。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与我们分享了这次难忘的体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这场文化盛宴前的激动与思考。
Q:您认为这次讲座对学生有哪些启发和影响?
刘菲老师:
巴特尔导演创作经验丰富,这次讲座对学生的实践、拍摄都有着指导意义。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创作需求,听取导演讲诉的一些选角、如何构建好的剧作氛围、拍摄主题的选择等经验和心得;其次,导演分享的具体实例也能够让同学们更了解真实的拍摄现场,这些小故事拉近了大家与巴特尔导演的距离,也让大家对今后的实际影视创作有更深刻的了解。
Q:参加这次讲座有哪些收获?
陈雅琪同学:
这次讲座巴特尔导演阐释了叙事在艺术创作中的核心作用。强调了追求真实的重要性,对于磨练我们的审美有重大指引作用;同时他还强调我们要坚守艺术底线,要坚持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让我们真诚对待观众。
这些原则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也启发了我们在个人成长和日常生活中,运用叙事的力量来建立更深层次联系和理解。
在这场与知名导演的深度对话中,我们不仅领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巴特尔导演对影视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讲座虽已落幕,但那些精彩的瞬间、深刻的思考以及师生们的热情反响,都将成为我们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电影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触动。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每一个观众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在光影交错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与温暖。
在探索影视创作路途
也不忘珍惜每一次灵感与心灵碰撞
快来参与抽奖
让这份来自光影的礼物
为你的创作之路增添一抹亮色!
分享此推文至朋友圈(需所有人可见),将有机会获得上图中精美礼物。如转发时间晚于开奖时间中奖无效,不能兑奖。此次活动不限年级参与,历届学生都可参与抽奖哦,但不支持办理快递事宜。如果中奖者为往届毕业生或大悟校区的同学则需自行找武汉校区在校生进行兑奖~
中奖后需自行联系开奖页面显示的联系方式询问兑奖时间,2024年10月8日18:00前未联系视作放弃兑奖资格。抽奖请点击下方👇
二电的悄悄话:二电杂货铺一期期办下来,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并且二电也会竭尽全力维持下去。但相比于抽奖活动,二电更希望的是能够通过宣传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所以在这里想请同学们不要轻易将转发的推文删除,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阅读推文后再进行抽奖。
巴特尔导演的精彩分享
让我们在视听语音中
感受到了电影艺术的无限魅力
感谢巴特尔导演
与我们共同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
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
再次聆听您的故事
感受电影的力量
图片:黄世贵 林子涵 朱锦鹏
编辑:马文静 赵烯贝
责编:邱雪靖 周少妍
总编:萌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