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已至,余暑未消,在闵行区大治河以南的减量化复垦地里,已闻稻香四溢。近日,闵行区的节水抗旱稻迎来了今年水稻收割的第一镰。
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八月粳的米质也非常优良。与大多数粳米相比,八月粳更加软糯,蒸熟后米粒饱满透亮,口感弹牙,回味香甜,食味值可达82分,满足了人民对高品质粮食的需求。
相比传统水稻,八月粳在节能降碳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表现。在八月粳的全生育期里,可实现节约灌溉用水5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施用30%以上,降低综合稻田温室气体排放90%以上。而水稻成熟期又恰逢高温时节,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使用量大幅减少,特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的生态效应明显。
此外,八月粳收割后能为下一茬作物腾出更多农作时间。区农技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稻+生菜”的模式基础上,今年,闵行区还将探索“稻+玉米”的水旱轮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节本增效,实现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这块地是减量化的复垦地,排水设施还没跟上,所以种这个稻子特别合适,管理起来也省心。”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杰表示。
据了解,2023年起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就节水抗旱稻开展了紧密合作,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浦江镇谷杰合作社约60亩地块上种植节水抗旱稻,试验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双方继续携手,种植“八月粳”“沪旱61”等4个品种的节水抗旱稻合计110亩。今后,闵行区将进一步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高和彰显闵行农业的科技含量。
来源:今日闵行、幸福浦江
编辑:王梓
转载自:幸福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