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不上辅导班,你信吗?

教育   2025-01-05 09:57   广东  


综合

zhihu.com/question/652958729/answer/3476559630



01

先看学霸的凡尔赛


我自己和身边几乎所有清华的同学都是,认识都北大同学也基本都是。

说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真相,其实学霸与其说是在“学习”,不如说是“研究”,哪怕是个人都知道的很基础很简单的知识,也是“研究”远大于“学习”。所谓的“自学”其实是“自研”。

具体来说,很多人以为的“学习”是死记硬背一堆课文和公式的文本,然后再原封不动地背出来,记忆力是最重要的,就跟古装剧里古代人摇头晃脑地背圣贤书一样。

大错特错!真正的学习其实是“研究”,记忆力根本不是关键,主动地思考和分析才是关键,需要主动地用脑子与思考和解析。

通常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或者字母,需要用十几页的文字去详细地界定和描述。

主要包括:

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所描述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跟实际现象的对应关系,以及精确地把这个概念跟其他概念区分开来的边界,还有完整而不是残缺地包含全部内容的边界。

理解概念公式中的逻辑关系,基本的有因果关系、对立关系、互斥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互有交叉、有共同原因、导致共同结果等等。

识别出跟这个概念公式规律对应的具体情形。能够从具体的事物和想象中,识别出学习掌握的概念公式,特别是要能指出跟概念公式中的每一个字词、符号、算符所对应的具体对象和现象规律。

把多个概念公式联系在一起,通过前后衔接、同时成立、非此即彼、有我没他等等方式,推导得到出新的结论和公式。

很多学霸自己还没学到就能提前推导出课本里的一些公式,因为逻辑的路径是确定的,最难的是从0到1,从1到100其实不难。

搭建自己的理论框架和模型。

这里虽然说是“自己的”,其实是通用的,只要真正掌握了知识,每个人的理论框架和模型都差不多。

这个框架和模型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模型”,具体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框架或模型去套,只要把部分关键点对应上,其他的一切点和逻辑就都能对应上。这个模型的关键是“简单易懂”,而不是 “高深玄妙”,能用门外汉的语言讲清楚,能让门外汉一目了然看清楚的才是大师,非学术交流中喜欢蹦出莫名其妙专业术语的都只是半吊子甚至一无所知的装逼犯。

其实前面说的古装剧里描述的古人摇头晃脑死记硬背圣贤书也是一种无知的污蔑,只要看看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和上榜的试卷,都是逻辑结构非常强悍、分析推理无可辩驳、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策论看上去滴水不漏的顶级作品,对经典的理解、对实情的掌握、逻辑的衔接都是最顶尖的,倘若其中有百分之一的人有志于自然科学,将是另一幅新的天地。

但是自发研究的主动性很难有固定的培养路径,极小的一部分是天生的,大多数是在小时候的生活或者玩耍中被“逼迫”出来的。

另外,主动研究的思维特点也不只限于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之类的课本,很多人对课本知识没什么兴趣,但是对生活和社会中的其他方面有非常大的兴趣,虽然学历不够光鲜但是也在自己喜爱的领域做出了厉害的成就。

最后,就学习效果和成绩而言,优秀师资+主动研究>普通师资+主动研究>>优秀师资+死记硬背>普通师资+死记硬背



02

老师视角-杀人诛心


敝人是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平时也教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之类的英语。

我一直知道教师这个群体是有严重的局限性的。

我们教师群体通常都不是学霸,很少有学霸去当老师的,也通常不是学渣,毕竟学渣也当不了老师。

(我这里说的是一个大致的平均数,如果你跟我说某某牛逼高中的老师都是清北毕业,某某乡镇学校有些老师水平渣得要死,我不去跟你杠,以上两种情况我都见过,也都跟这样的老师接触过,我只是在说一个大致的情况,也希望各位教师同僚轻喷)


教师群体的学习能力通常是中等偏上。

这就导致很多教师他教不了学霸,不是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不如学生,毕竟教了这么多年,知识累积肯定比学生强很多;

而是学习思维模式和速度不如学生。

老师的过分干预,反而会压制学生的发展。

我一个教数学很牛逼的同事,他就说很多学霸的解题方式很多时候没有他的思维痕迹,他说这类学生最好不要过分干预,只有在他走了偏路的时候适当提醒。

这类学生最好给他足够多的学习资料,让他自己去摸索总结,甚至可以接受他们适当的犯错误,因为踩坑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老师也很难教学渣,因为这些学生天赋不够,老师认为理所应当到如呼吸喝水一样简单的知识,学生可能就是脑子转不过弯,这时候老师也爱莫能助。

老师一般会跟与自己学习能力相当的学生比较有共同语言。

在当今咨询如此发达的年代,顶级名师的视频课在拼多多里,几十块钱可以买几百个g,图书馆,教辅资料,这些东西早就已经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时代不同了,已经不存在,“某个老师的教辅资料成了某个小县城的高中生的武林秘籍”这种情况。

说白了,对于学霸来说,他去找这些学习资料,只要他想去找,都能找到。也不存在所谓的独家秘方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自学。

(汉周:就是上面说的研究)

我一个前辈教师告诉我,当老师一定要教学生如何自学,只是教,学生是成不了才的。

教,本身就意味着让学生放弃一部分思考的过程,跟着老师的思路来。

但是,学,则一定是完全的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

教和学,本身不存在高下之分,但是教的终极目标仍然是促使学生去学。


再说一个敝人的真实人生经历,我的姐姐,是天生学霸圣体,她高考发挥严重失常,高考数学错了一道选择题,但是语文错了一半的选择题,导致高考跟清华差了4分,读了武汉大学,然后后面也一路开挂,后来去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读了博士。

从小我爸妈从来不会对我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巴拉巴拉。

他们只会说,你看你姐。

他们也不会对我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巴拉巴拉。

因为他们在周围找不到人家的孩子比我姐读书更厉害。

在一个家庭里长大,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都一样(其实都是除了学校学习,没有报任何的补习班),我姐如果在学习上有什么秘密,我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是遗憾的是,真的没有。

这种天赋上的碾压是没有办法靠后天努力磨平的。

而且客观来说,我学习比我姐还稍微刻苦一些,但是都只能保持中等偏上一丢丢。

我姐从小就经常吐槽,这个教材太简单了,我看了一遍就会了。


所以作为教师,我一直奉劝家长,孩子成绩不好,就去分析一下学习习惯是否正常,是否在假努力,如果只是习惯出了问题,那还是有救的。

但如果真的没有学习天赋,尽量避开理工科,去尝试一些可以依靠努力来积累厚度的学科,比如说语言学科,历史学科等。

敝人不才,平时就只能靠阅读词典,阅读语法专著来打发时间。

所以说,学霸不上补习班,真的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反而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毕竟,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


我们都爱地理
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家校合作!每天有推送,欢迎订阅!(老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