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北京师范大学胡霞课题组揭示了季节性冻融过程中栗钙土土壤结构主要通过调节孔隙形态与微孔隙影响有机碳

学术   2024-10-24 21:15   中国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北京师范大学胡霞课题组选取青海湖流域芨芨草生态系统的栗钙土为研究对象,将季节性冻融过程划分为不稳定冻结期(UFP)、完全冻结期(SFP)、不稳定融化期(UTP)和完全融化期(STP)四个阶段。结合CT扫描、元素分析和磷脂脂肪酸分析,分析了季节性冻融过程中栗钙土团聚体孔隙结构、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丰度的变化,揭示了土壤孔隙结构对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冻结过程中高寒土壤结构主要通过调节孔隙形态影响SOC的输入,融化过程中土壤结构主要通过发育<15 μm孔隙阻碍SOC矿化。本研究为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微生物互馈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1 青海湖流域芨芨草生态系统地理位置(a)、景观图示(b)及土壤剖面(c)

图2 季节性冻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总量的变化

图3 冻结(a)与融化(b)阶段团聚体孔隙结构、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的相关关系

图4 团聚体内孔隙结构介导冻融过程对有机碳影响的概念模型
本研究于2024年9月13日以“Chestnut soil organic carbon is regulated through pore morphology and micropores during the seasonal freeze–thaw process”为题发表于CATENA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学生王睿哲为论文第一作者,胡霞教授为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冻融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结构、碳组分与微生物的影响,42371107)资助。

编辑 | 王睿哲
审核 | 胡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在线浏览文章主页


天然有机质研究情报
介绍天然有机质研究相关的经典文献、热点方向和最新资料,助推天然有机质化学特征和环境行为研究和发展天然有机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学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