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古 DNA 交叉研究登《Nature》

学术   2025-01-16 16:52   江西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aperRss」↑关注我们!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轲团队联合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研究所、奥地利国家科学院、奥地利国家博物馆、捷克马萨里克大学,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古 DNA 揭示阿瓦尔时代古人群在遗传屏障下共享(东亚)文化特征》的研究成果。

王轲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研究员。其个人信息包括邮箱为 ke_wang@fudan.edu.cn,个人页面为 https://life.fudan.edu.cn/f6/2f/c31285a456239/page.htm。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
6 至 9 世纪期间,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抵达奥匈平原,与当地文化交融形成阿瓦尔汗国 。此次研究聚焦阿瓦尔人远距离跨大洲迁徙历史,通过对两个中世纪阿瓦尔百人家族墓葬的古 DNA 分析,揭示了东亚文化伴随人群移动向西辐射的现象。
研究团队文理结合,吸纳多学科数据和证据,利用 722 例古人基因组数据,重现了两个旅居欧洲的中世纪东亚古代家庭氏族的百年谱系,解析了其遗传特征 。研究发现不同墓地遗址间的遗传关联多由女性缔结,为理解古代人口婚配制度等提供了启示 。此外,团队还重建了跨越三个世纪的大型家族谱系,揭示了墓地中的父系氏族、多偶制和收继婚等现象。


该研究是 HistoGenes 国际合作组织的重要突破,发现两个遗址古人群基因来源不同但共享东亚游牧文化基因。在 Leobersdorf 遗址,古人基因库主要来源为东亚祖先成分;而 Mödling 遗址中,东亚祖先成分占比不到 5%,但两个墓地葬式葬俗一致 。同时,研究还揭示了东亚阿瓦尔人与当地人群的融合现象,以及东亚祖源为主的墓地人口在阿瓦尔汗国的社会地位等 。
这项研究不仅对探究古代族群共栖现象、氏族部落社会结构形成至关重要,还为古代人群文化共同体形成、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与基因交流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有助于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 THE END -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联系我们,我们及时更正、删除。转载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欢迎关注PaperRSS公众号,每天都在更新。



温馨提示:



 PaperRSS,知名教育公众号。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本号。微信ID:IGDB2010 或邮箱:PaperRSS001@qq.com。此外,本公众号为国内实验室招聘人员、科研成果展示提供免费服务,欢迎垂询。



PaperRSS
PaperRSS:关注高校院所科研、人事、就业动态;分享国内外优秀博士科研风采!欢迎交流合作。让每位读者都有所收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