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咱们说好的猪肉行情大涨呢?结果可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照理说,每年春节不都是消费旺季吗?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买猪肉,好像一到过年饭桌上没块好肉都显得少了点啥。可是,今年的情况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本想着这会儿该轮到养殖户笑开花了,可市场表现却给他们来了个当头一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啊,还得从春节前的那段时间说起。当时大家对猪价还是挺有盼头的,因为每年腌腊制品开始热销的时候,通常都会带动一波需求上涨。再加上农村里杀年猪办酒席,也算是一种传统习俗吧,所以理论上,这些因素应该能刺激一下市场。但偏偏现实和想象之间就是差那么一点意思。今年腌腊高峰来的早走得也快,再加上很多地方因为经济压力或者消费观念改变,对这种仪式感的追求似乎淡了一些。所以即便一些规模养殖场看准机会提前出栏压大的生猪,总体提振效果依然有限。
话又说回来,大家可能觉得短期内价格波动就说明不了啥大问题。但是细想一下,会发现背后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供需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而且影响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变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来说供应这一块。从去年5月开始,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就一直稳步回升,现在基本维持在4000万头以上。这听起来像个冷冰冰的数据,但我跟你讲,它直接决定了未来生猪产量能不能顶住压力。而根据母猪生产周期推算,从怀孕到小仔出生,再到育肥出栏,一般需要一年左右。所以换句话讲,现在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接下来的两三季度甚至更久之后整个行业的供给状况。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大概率我们还能看到比较高水平的集中出栏现象。换句话说,多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但光谈供应还不够,因为需求端才是真正牵动价格走势的大佬呀。不过,说实在话,这几年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增长放缓已是不争事实,不管是什么产品,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有不少家庭减少红肉摄入转而选择鱼类、鸡鸭等替代品。所以,即使政策方面出台一些扶持措施,比如补贴低收入群体提高购买力之类,也未必能够彻底扭转当前这种局面。有专家分析认为,在整体经济环境没有重大改善之前,弱需求恐怕会成为一种新常态,你觉得是不是这么回事?
既然提到了市场竞争,就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推动行业洗牌的重要力量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的时候,多家大型上市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还不断优化自身成本结构以应对潜在风险。我记得某位业内人士曾经打趣道:谁家的效率高,就活该吃香喝辣。虽然听起来挺无情,但确实反映出了如今这行越来越卷的状态。而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025年前几季度,很可能形成一种强者恒强的格局毕竟资本雄厚、有技术储备的大型企业比中小散养户抗风险能力要强太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