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江苏为何是理想实践地?

时事   2024-10-18 17:20   江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人工智能、推进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推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等要求。这都为推动江苏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深化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引擎。有助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新兴数字产业,算法模型的构建具有高度的创新性,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加速演进,有望引领新一轮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应用场景广阔,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助于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人工智能能够赋能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全环节,优化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支撑高端装备、关键软件、智能终端全方位升级。有助于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人工智能打破原有产业布局与合作模式局限,通过智能技术有效降低产品流通和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和供需对接。有助于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人工智能可有效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设备运转效率、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精准性,为环境监测、生态治理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全流程、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智能升级和价值重塑的重要意义,发挥江苏产业基础扎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的优势,抢抓产业变革重要机遇,扎实有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构筑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础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要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支撑能力,做大做强我省人工智能产业。一方面,江苏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着良好基础。我省较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2018年以来先后出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政策,去年又将人工智能产业链列入“1650”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初步构建了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目前,全省人工智能领域企业超过1200家,涵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已形成以苏南城市带为重点,南京和苏州为核心的“一带两核”产业布局。两地分别获批了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涌现出思必驰、天准科技、出门问问等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共有大模型约100个,主要适用工业、政务、医疗、金融等领域,8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典型应用场景,这都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能级前景广阔。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根”技术研发,发挥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引领作用,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工业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智能芯片、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速产业化商业化运用。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支持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制造业龙头企业共研技术、共建平台、共探应用,加快发展成为赋能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算力、数据、场景等支持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推进区域特色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持续加大工业应用场景开放力度,加快技术验证和规模化落地,争创国家人工智能相关载体。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加快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或创新中心,提升人工智能综合服务能力,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专家团,举办供需对接“环省行”活动、“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构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双向赋能的产业生态。
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理想实践地

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省工信厅将以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快工业大模型研发创新和智能应用规模化落地,高水平赋能工业制造体系。
一是推动工业大模型应用突破。构建环节大模型。面向“1650”产业集群,深挖数字化转型需求,重点突破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大模型,推动环节大模型和企业业务应用嵌入集成,持续优化迭代。突破行业大模型。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能源电力等重点行业,引导生态型企业加速垂直细分领域大模型研发,加快发展专业度高、落地性强的行业大模型,推动模型能力从面向单一任务到多任务、从面向特定场景向多场景跃升。探索高阶工业智能。推进大模型与专用小模型协同应用,超前谋划人工智能未来应用,将行业大模型能力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输出,带动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
二是加强智能应用场景推广。加快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计划,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全流程融合应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智能化水平,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聚焦钢铁、纺织、汽车、医药、电子信息等带动能力强、数字化基础好的重点行业,面向视觉检测、智能运维、参数优化、智能巡检等场景,选树行业应用标杆,争创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三是强化人工智能要素支撑。提升模型算法能力。鼓励人工智能企业优化基础算法模型,开发适应工业领域特点的高性能算法,提升模型实时性、安全性、轻量化水平,满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优化多元算力体系。提升算力资源综合供给水平,完善智能算力中心服务能力,强化智能算力云服务,发展模型选型、调优等延伸服务,完善边缘侧、终端侧的配套部署,在推动算力“实用”“好用”上下功夫,更好赋能研发和产业。强化数据要素供给。推动公共数据、行业数据开放,构建工业语料库、数据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据融通。提升企业数据治理能力,推进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等国家标准贯标和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开展工业数据要素登记入表、工业数据空间等试点,深化数据开发利用。
江苏作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大省,拥有基础最雄厚、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理想实践地。省工信厅将落实好我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相关政策文件,从供给侧、需求侧协同发力,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努力将江苏打造成全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引领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来源:《群众》杂志2024年第19期

原题: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作者:池 宇(作者系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

群众杂志
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刊《群众》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和决策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