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的大学到底要离家近还是离家远”,关于这个话题,大学圈子从未停止过讨论。
有离家近的学生说,早知道当初就报远一点,在这么近的地方上学都没什么体验感;也有离家远的学生说,再来一次,一定要在本省上学,远方的故乡与亲友,自己不知道在半夜偷偷想念过多少次。
那你呢,你的大学离家有多远,到了今天,你是否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中青校媒记者 陈宇龙/摄
“这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闯荡”
我的大学就在省内,离家不过一小时的车程,在上学的事情上,我从来没经历过太麻烦的过程。
但说真的,我对此是有点后悔的:这个大学读得一点体验感都没有。我时常羡慕那些走到远处去念书的高中同学,或许是因为心理上的落差感,我甚至觉得人家的朋友圈都比我的精彩许多。
我当然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但这几年下来,四周熟悉的口音,熟悉的食物……让我有时候觉得,上大学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一次完全新奇的体验,这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闯荡。
所以,今年的实习,我如愿去了离老家很远的一个城市。
在那里,深夜席卷而来的孤独没有打垮我,黄昏下对家乡的思念也没有淹没我,可让我彻底“破防”的,是后来家里一位亲人的离世,她的葬礼我没能及时赶回去,这让我一度非常内疚,也成了我的遗憾。
我忽然觉得,大学离家近也有好处 —— 家里有什么事,可以第一时间赶回去。
中青校媒记者 袁迪、乔宇晗/摄
“重新开始,我依然会这么选择”
小陈和我的情况截然相反。
我第一次见到她,就听说她是从南边的一个临海城市,一直来到西北深处读大学。至于这么选择的原因,就是她想来祖国北方看看,因为自己是南方人,家乡四周也都玩过一遍了,就想去西北感受下不一样的环境。“当时来到学校,比起远在他乡的惶恐,第一感觉还是新奇,还是期待。”
因为遥远的距离,小陈现在一年只能寒暑假回两次家,她对家乡的思念不言而喻。我还在想这种思念是否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小陈告诉我:“在学校,我一直都很想念家乡,什么时候都很想念。尤其是和父母打电话时,每每聊到他们最近的生活状态,就想到自己不在父母身边,会更难受。”
我以为小陈是后悔了,但她却说:“要说后悔,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同学,大学这几年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地域魅力。能切身体验到这么多祖国西北的风光,何尝不是我青春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后我问她,如果重新回到高考报志愿的时候,还会选择来这里读大学吗,小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因为我从来不质疑我的选择。而且我明白,得到什么的同时就一定会失去什么,我觉得在这里,我得到的这一切很值得。”
中青校媒记者 卓超贤/摄
“大学,不会被一段距离定义”
有人说,大学就应该是诗和远方。不错的,但我更认为,真正的远方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延伸,更是理想的一次近在咫尺。
这无关我们的大学在什么地方,即使我们身在家乡,也可以到达精神意志的远方。
也有人说,吾心安处即是吾乡。“无数的远方都和我有关,那些我即将到达的地方,都是我素未谋面的家乡。”
十八岁的你背起行囊,转身告别故乡,何尝不是奔赴另一个素未谋面的“家”呢。对亲友的思念,在路上的忐忑,就把它当作是家乡对自己的叮嘱吧。
理想需要奔赴,所以有了离开,有了远方;
灵魂需要归宿,所以有了故土,有了家乡。
不必为这个选择纠结后悔,我们的大学,从来不会因为一段距离被定义。
中青校媒记者 胡睿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