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座城市,都拥有几座消失的乐园。它们曾风光无两,承载着幼时的我们无限的欢乐。直到后来,渐渐地,它们再等不到那些鲜活稚气的笑脸,等来的是广场舞、美食摊、商业街……城市化的进程中,真正属于儿童的空间被不断压缩。摩天轮停止转动,小火车生出藤蔓,碰碰车锈迹斑斑。恍然发觉,我们长大了,那些曾属于我们的童年乐园也真的老去了……细数沈阳人的童年,记忆如同诗行散佚在那些大大小小的乐园:南湖、北陵、夏宫……如果你在沈阳长大,你的童年就一定出现过这些名字。
再回头看看这些熟悉的地方,你还记得吗?
南湖公园
从文化路远远望见的那座巨大的摩天轮,曾是沈阳这座城市最高调的童真与浪漫。
已是83岁高龄的南湖公园,印象中却永远生机勃勃,弥漫着爆米花和棉花糖的香气,飘洒着来自旋转木马、遨游太空、激流勇进和海盗船的欢声。
小时候,坐上几站公交来南湖公园撒欢儿,是值得期盼一周的美事。
最喜欢跑过卧波桥去乘游船、玩套圈圈和打枪;在碰碰车上胡乱转着方向盘,和小伙伴撞在一起咯咯傻笑;还有刺激的小火车、恐怖城……
或是坐在爸爸肩膀上、挤进人海里看灯展,都是多么珍贵的回忆。据说,这里接待过的人流曾数以10万计,遇上节日还曾设置专门的指挥部、失物招领处和医疗救护车…曾经这里最负盛名的是儿童游乐场,现在提到南湖公园,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却是有名的“相亲角”了。
不知何时起,有关南湖公园的记忆就永远停留在了童年的时光里。
“沈阳植物园”这个名字似乎已经被遗忘,然而没有几个沈阳人会说没来过这里。
和小伙伴们在马路湾集合,一起坐车去植物园嬉水,是70后80后的经典回忆。
说它是植物园,但小时候印象更深的却是园内大大小小的娱乐项目。据说,沈阳植物园有秋千桥、好汉桥、同心桥、飞渡桥等二十余座风格各异的铁索桥,还有水上自行车、碰碰船……有整整占地15万亩的儿童乐园!
那些高低不同、难度不一的水桥,现在想想还是腿软。那不就是我们有些胆怯、又充满好奇、总想挑战的童年。玩得累了就躺在草坪上看云卖呆儿,多么酣畅又惬意……
回想起来,我们曾把多少眼镜掉在了水桥底下、多少相机落进了水里,也把童年的欢笑和汗水留在了这座老植物园。先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再来北陵公园放飞,几乎是小学春游的标配。
穿着校服戴着小黄帽,和同学们坐在车上一路大合唱来到北陵公园。
我们背上一大包小食品,比谁带的零食多、谁零食袋里的玩具好,到现在还忘不了那股兴奋劲儿。
小时候觉得北陵特别大,总是来不够也逛不完。我们喜欢在这里看小松鼠捡松果,还有游乐场里的丛林飞鼠、激流勇进、星迹战车,也是每次必玩的!
现在,游乐场不在了。北陵公园变作成年人晨练遛弯儿的天堂,孩子们小小的身影也不常见到了。
还记得,夏宫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沈阳最好玩的地方”。
1994年7月22日,夏宫正式开门营业。这个当时亚洲最大的封闭式室内空调嬉水乐园,成为沈阳孩子们最向往和引以为傲的乐园。一到节假日,小伙伴儿们都盼着去夏宫。惊涛骇浪、九天飞瀑、激流勇进、高台飞燕……敢玩的都要玩一遍!现在还依稀记得那些拼尽全力抢着玩的皮艇、一排排的水上滑梯,曾和儿时的小伙伴在这里上下奔跑嬉戏,仿佛永远不会疲倦。
2002年12月14日,世界顶级逃脱大师罗伯特·盖勒普还在夏宫表演了惊心动魄的“39秒深水逃生”。那是儿时的你吗?在夏宫很大很大的冰场摔得一塌糊涂,在电玩城的游戏机玩上一整天也不嫌累。
我们长大了,它就安静地屹立在青年大街,继续陪伴着我们。
直到2009年,老夏宫终于结束了营业。12年前的一个清晨,陪伴了沈阳孩子15年的夏宫,化作一声巨响和一堆砂砾。
沈阳动物园
以前小河沿那儿的沈阳动物园,我们叫它沈阳的“老动物园”。
周末,孩子们都爱去小河沿喂猴子、摸斑马、看丹顶鹤。“骑大脖”看狮虎山里的“辛巴”和“刀疤”。
那时候小河沿的门票才几毛钱一张。不过去上一回还是很不容易,一定要拍张纪念照。如今,沈阳的动物园搬到棋盘山,小河沿的名字也改回了“万泉公园”。
如今,这些沈阳孩子心爱的乐园或许有些黯淡,但它们跟随曾经那个模样小小、一腔真诚、心思单纯的我们,却一起被珍藏在童年浪漫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