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
青春榜样 奋进力量
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在本次国家奖学金的评选中,一批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优秀北影青年学子凭借自己的努力脱颖而出,获此殊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曹磊,聆听他的求学故事,共同感受榜样的力量。
曹
磊
2022级
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荣誉】
·2023年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
·2022年获北京电影学院 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一等奖
·本硕期间,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两届校长奖学金、三届一等奖学金、社会志愿与服务奖学金、连续三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党员等各类奖项。
【学术科研】
·2023年第11期,在《北京电影学院学报》(CSSCI)核心期刊发表《AIGC技术在电影数字化创作与制作平台的创新应用》,第一作者
·2023年第5期,在《当代电影》(CSSCI)核心期刊发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影可视化云控平台的应用研究》,第一作者、独立作者
·2021年第9期,在《视听》期刊发表《4I理论视域下国产电影的短视频营销分析》,第一作者、独立作者
·2021年第4期,在《剧影月报》期刊发表《许鞍华电影的空间意识与身份焦虑》,第一作者,独立作者
·博士期间,在导师的课题组参与学术工作,参与俞剑红导师带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外比较视野下新时代中国电影院线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好莱坞电影产业与机制》;参与最新电影制片、营销以及院线教材书籍的编写工作;参与《电影工业指数报告》的撰写工作;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产业论坛的相关工作。
·硕士期间,负责《中国传媒经济指数报告》(“985工程”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核心成员)、《中国电影票房与宏观经济景气状况间关系研究》等相关工作。
【创作实践】
(1)作品
·2023年7月,作为制片人身份,拍摄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备案的电影《高铁教头》,同时作为该片的执行导演参与创作,并在电影中饰演主要演员江浩。
·2023年10月,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备案的电影《向南梁》,饰演主演共产党员杨军。
·曾以演员身份参与拍摄过电影《749局》,电视剧新版《天龙八部》、《隐秘而伟大》、《燃烧》、《加油,你是最棒的》、《我不是购物狂》等多部影视剧作品;在张爱玲话剧《金锁记》饰演男一号“姜季泽”;获吉林省第五届大学生话剧节“优秀男演员”奖。
(2)电影节
·作为项目嘉宾参与2023年第十三届、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项目创投以及2024年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单元电影科技单元;
·作为演员嘉宾参与2019年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闭幕式)。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演员到导演,从金融投资到制片管理,管理学院22级博士研究生曹磊怀着对电影的热爱步履不停,在各领域全面开花。台前,他光芒万丈,赋予角色生命;台后,他潜心钻研,让电影产业焕发新生。拨开云雾,荡去尘埃,我们看到一位电影学子正心怀理想、脚踏实地。
正如曹磊所说“着眼于当下,做好确定性的自己,才能更好地抵达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风雨兼程、披星戴月、脚踏实地去赶路才能有你可能想到达的远方。”
“脚踏实地,感受过程,珍惜当下”
Q1:能否用几个词概括一下自己的性格和优势?这些又是如何在工作和学习的道路上影响您的?
A:电影《绿皮书》最后的台词很喜欢,也很像自己当下生活的状态:“Whatever you do, do it a hundred percent, when you work, work, when you laugh, laugh, when you eat, eat like it is your last meal.”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工作就工作,笑就笑,吃饭的时候要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生活就是电影,由不同的片段组合而成。家事还是国事,小事还是大事,都用心去做,享受moment,感受过程,珍惜当下。
Q2:能否谈谈相较于您本科和硕士就读的综合类院校,在电影学院就读期间,最大的不同和收获分别是什么?
A:电影作为综合艺术,实践性更强,而专业性的高低强弱不仅取决于你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长时间的知识储备和共情能力,包括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科技、经济、管理等,不懂文学和历史,难以真正驾驭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不懂经济和管理,也拍不好《华尔街之狼》。
博士期间,其实更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储备。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人工智能的兴起,中国电影学派以及中国电影工业化,不仅仅是文科层面的交叉,理工科也会越来越多地交叉进电影领域,辅助中国电影的生产制作管理。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亦或是就读过的国内985、211综合类院校,一方面,文学与传媒,管理与金融,表演与制片,大量的学科交叉对人文素养、思维逻辑与智识水平的训练,帮助我在学习和工作中理清思路、调整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今天的窗外下着小雨,想起了费穆导演提出的“空气说”,中国电影“意境说”,“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这些中国古典美学意境都进入到生命意识之上,这不仅在于从意识的根本层面去创作,更重要的是自己在不断成长历练的道路上更加从容不迫,通透豁达。
Q3:您其实在本硕毕业后先进入金融领域,然后来到表演学院学习从事表演,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您时隔多年又重返校园,进入管理学院继续学习呢?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就读,您最想收获的是什么?
A:芸芸众生,安身立命,不仅要有容身之所,生活有着落,更要精神有寄托。
这让我想起了剧作结构,故事开头1/4的30分钟之后,到达情节点1,在这30分钟对于此后的故事发展起到了转折,故事发展2/4的60分钟正在发展进行中,到达一个崭新的情节点2。
也更希望会有结尾1/4的30分钟到达情节点3,回首来看,它是一个好故事。
Q4:对于电影学院,尤其是管理学院来说,社交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您是“社牛”吗?您认为管理学院的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沟通能力?有什么技巧吗?
A:其实我还好,刚上大学那会,年少时更喜欢结交朋友,与人交往,热衷参加活动,整个人是一个“打开”的状态。一个人的共情能力、表达与倾听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在身体中的统一协调,也来自于自身知识的储备与内在力量的积蓄,然后不断打破—重组—再打破—再重组,这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过程。
人与人相处也会有非语言沟通,在这里将费穆导演提到的“空气说”做一个小延申,比如你们说的第一次话,聊的第一次天,看他写的第一行字,做的第一件事,甚至于第一次见面,就能感受到空气中、氛围中弥漫着一种特殊情感的流动,其实这对于激发你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也有帮助,比如电影中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一代宗师》《繁花》, 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等。
至于是不是“社牛”,我觉得 “社牛”与否也要看对象,要有参照物。“社牛”对应的是“社恐”,“社牛”遇到“社牛牛”也就显的没那么社牛了。
Q5:看到您曾从事过投融资、制片、执行导演、演员等多个不同工作,请问您觉得这样多种职位的探索对您产生了哪些帮助?
A:当下中国电影人需要全方位认识数智时代的影像生产,以满足当下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和深化的需求。今天的年轻一代如何真正做到全方位深刻认知?我觉得正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尽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让我看到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以及问题的所在,不断去完善和升级,这不仅对于电影制作、导演、编剧、演员等各工种同样适用。
对于体验人生也是,海明威曾经说过:“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Q6:能否聊一聊您在多段工作经历中您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这些工作经历又是如何影响您的?
A: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AI)赋能影像生产,技术本身带来影像观念层面的变化,实践经历也给了理论更多具体的例证支撑,也让我对这个领域的进展充满期待。最近一次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还是在影像生产制作管理层面。随着多段工作经历的积累,对于理论和实践层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和认识。一直以来,边学习边实践,理论指导项目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特别是近两年,相继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在2022年和2023年发表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影可视化云控平台的应用研究》、《AIGC技术在电影数字化创作与制作平台的创新应用》等论文。
人生中每一次工作经历的第一次,其实都会令人印象深刻,因为第一次,总会发现大量的问题,然后你有机会去总结它、解决它,你会发现你是幸运的,你还会有空间和选择性,然后在这一次甚至下一次勤勤恳恳,尽本分、尽力做好。
Q7:您在短视频自媒体领域和电影领域都有所涉猎并有所收获,那么您觉得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A:众所皆知,短视频自媒体领域和电影领域区别很大,这种相关的学术比较研究近几年也特别多,包括现在很火的短剧。虽然短视频和电影长视频都是通过影像语言传递信息,吸引受众,甚至在制作流程也有相似之处。但在实际工作中,差异使得短视频制作相对电影来说,包括市场上目前大多数呈现出来的短视频,缺乏复杂的层次和深度,在表达艺术价值和情感传递上有所限制,这与它的生产机制与市场受众人群都有很大关系,但同时它也更快速、更轻量化,趣味性和新颖性更强,它的制作经验和技巧确实可以对电影的影像制作思维提供一定的训练和启发。
其实无论是90分钟的电影,还是10分钟左右的短剧,还是几十秒的短视频,我们大可不必用对立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更有益的方法是认识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就像你的老师、你的师兄弟姐妹、你的家人,他们虽与你不同,独一无二的你仍然可以将人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为己用,这跟跨学科学习与思辨道理也有相同之处,包括我们怎么看待今天的人工智能(AI)?还是要让理性与智慧之光照亮前路的星辰大海。未来,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更多形式的影像生产会走向老百姓。
Q8:您在本硕博阶段都有优秀的成绩,请问您认为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每个阶段又分别有着怎样的目标?随着学习深造,在哪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A: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内容和学位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个阶段,目标有大有小,有短期也有长期,目标当然也会随着学习经历会有调整和变化,比如上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考试、参与的每一次活动、校外的每一次实践,每一次小目标的积累才能实现相对大一点的目标。
以我个人而言,本科外校保送硕士,硕士努力去拿很多offer再去择业,找到人生真正的热爱,并再次启程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精神寄托,这一切所有的过程,是你心怀大大小小、长期短期的各种目标,风雨兼程、披星戴月、脚踏实地去赶路才能有你可能想到达的远方。
Q9:您认为在大学期间,除了专业课程外,同学们还应该培养怎样的能力和素质?以及采取什么可行的措施去进行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A:中国人历来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强调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最近看到学校图书馆表彰总结“悦读大人”和“悦读院系”的活动,你能看到很多阅读量大的获奖同学,同时也是国家奖学金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学校除了宿舍、学院、课堂,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图书馆,这在博士期间也是同样的习惯,你在书中不仅能看到历史、文学、艺术,字里行间,你能品到生活百态,看到许多人的人生,因为你不可能体验每一个人的人生,但是你能看到,透过文字你能想象到、你能真切地感受到。我想起了央视的一档栏目,叫《见字如面》。
行万里路,包括学校一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去企业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大赛,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选择好你的目标,投身用心专注去做。长征万里,坚持与韧性、使命与责任同样尤为重要。
Q10:看到您发表多篇涉及电影工业化、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能否聊聊在写作研究中曾遇到过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A:学术研究需要发现真问题,问题从哪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也就要对行业了解比较到位,需要深入到行业中去,然后发现真问题,去解决真问题,理论结合实践,实际上需要走过很远很长的一段路,当你回首这段路的时候,再去总结去修正。
特别是到了博士阶段,学术写作是完全创新,从选题开始就应该要有新意和前瞻性。当然这些不仅要基于本硕博期间每个阶段的学术积累与论文撰写,同时还要站在大量前人学者老师们的研究上。
Q11:当下您对于自己的身份有一个怎样的定义?对未来有怎样的规划?能否结合未来发展方向谈谈个人当前偏好?
A:人生每个阶段都要先做好每个阶段应该做的事,学生先学习好学业,学习好专业。尽所能去打好理论与实践根基,完成当下的每一个小目标,比如在党支部参加好每一次活动,在导师的课题组参与好每一个课题,写好每一篇学术论文,拍好每一部影像作品。此外,从虚拟仿真、数字孪生到元宇宙再到人工智能(AI),都是我早期就关注并感兴趣的领域,未来也会与电影科技有更多的结合。其实,未来发展的前提都是需要一个不断内外兼修的自己。还是更多着眼于当下,做好确定性的自己,才能更好地抵达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
Q12:如果要给师弟师妹们写一份寄语,您会写什么?
A: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文化消费活力持续走热的关键在于提供高质量的电影。这涉及到电影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每一个工种,每一个制作环节,所以同学们所学的每一个专业,二次选择的每一个专业是否“热爱”、“擅长”、“精专”都至关重要,这三个关键词决定能否长期、持久在一个行业耕耘出成绩、实现个人价值、拥有事业成就感的关键,它们同时也决定了你是谁?你和谁在一起?你能遇见谁?你能跟谁做出些什么?你最终能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2024年,“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首先,数智时代的影像生产,更多地是将影像作为一种能够进行文化生产的力量。“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同学们沉下心学习好电影历史与理论,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提到过艺术作品的“灵韵”和“光环”,电影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载体。对电影艺术深层次理解的基础建设,需要积累起来的“厚度”才能穿透电影艺术的本质;其次,以人工智能(AI)等多种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为视听体验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未来影像生产会突破人类创作者的思维局限,能够从海量数据和复杂算法中生成出全新的、令人惊叹的影像。人工智能(AI)作为习总书记提到的“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更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这一主体作为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对我们电影行业每一个工种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自主学习跨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关注国内外最新趋势,走在行业的前沿,做掌握“影像新质生产力”的复合型人才,全方面提升自己的智识和人文素养,打开自己的学习空间、社交空间、讨论空间,为自己做独特“定制”,努力成为影像生产的大国工匠。
--北京电影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撰稿:袁文佳悦
编辑:赵艳林
责编:XX
审核: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