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近年来,城中法院聚焦“抓前端、治未病”,主动延伸审判职能,做深做实做精司法建议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获光明网、广西法治日报报道推广。
2024年10月24日,发布于光明法治网
2024年10月26日,刊登于广西法治日报4版
建议有“谏”有“纳” 治理有理有据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抓实司法建议
赋能社会治理
司法建议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今年以来,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将司法建议作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重要抓手,用司法建议“小切口”写好社会治理的“大文章”。当前,城中法院发出司法建议回复率100%,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实效”。
法盾护商 开出监管“金点子”
2024年4月9日,城中法院召开涉金融案件座谈会,与柳州市银行业协会及辖区内15家金融机构代表共商金融纠纷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工作。
城中区是柳州市金融业发展核心区域,辖区内金融机构众多,区位聚集优势也导致金融纠纷频发。2021年以来,城中法院受理涉商业银行纠纷案件10745件,其中信用卡纠纷案件3569件,占银行全部起诉案件的33.2%。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部分金融机构在前期信用卡业务经营中存在发卡不审慎、过度授信、催收管理不实、纠纷处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法院收案量急剧增长。”城中法院立案庭庭长季念勇说。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经分析研判,城中法院向柳州银行业协会发出今年1号司法建议书,阐明当前信用卡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对申卡人的信息审查、完善信用卡交易系统建设、规范信用卡逾期催收机制等多方面提出综合性的建议,助力金融机构规避风险。
“收悉贵院《司法建议书》,我协会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对建议书进行研究,要求各会员单位开展自查,梳理信用卡纠纷案件,规范准入机制,强化风险控制。”柳州银行业协会立即行动并复函,及时反馈金融机构信用卡管理整改落实情况。
有“谏”有“纳”,方能良法善治。这是城中法院秉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二号司法建议”,探索司法审判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的生动写照。
“建议贵行强化专用账户标识,确保专款专用。在内部系统中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农民工工资专户等专用类型账户进行特别标记,使其与普通银行账户形成明显区分。”今年10月,城中法院向某商业银行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在开户系统中设置可供识别账户类型的明确标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诉讼、投诉等发生。
城中法院在办理某执行案件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在银行开设的专用账户存在系统标识与实际性质不符,账户类型标注为“对公活期”,实际为“农民工工资专户”专用资金账户,导致未能成功扣划。
“因账户标识不明确或与实际性质不符而引发的误冻结、误扣划风险,不仅严重干扰专用资金的正常使用,影响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阻碍了执行工作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向该银行发出司法建议书。”城中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利娥表示。
“这份司法建议一针见血指出我行在账户类型识别标识设置中存在的漏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将尽快整改落实。”柳州市某银行机构负责人在收到司法建议后如是说。
以法之名 守护“少年的你”
2024年9月21日,城中法院携手区妇联开展“紫荆护蕾·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未来的路还很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人的悉心关爱和培养,我们也会为你提供相应的帮助。”“城法爱心妈妈”团队法官李金铃在回访一名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时耐心地开导。
“城法爱心妈妈”是城中法院积极打造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该院联合民政、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构建协同善治的大保护格局,实施集专业审判、案件会商、法治教育、走访帮扶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护蕾”计划,用法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城中法院针对中小学生持续开展法治进校园、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庭审观摩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该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如何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让更多主体在引导端、疏导端发力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城中法院经深思熟虑,从个案办理、类案分析中探寻根源提出对策,用司法建议“良方”抚慰青少年成长“阵痛”。
“建议教育局组织教师、学生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教育学、心理学、学校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相关知识培训,掌握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
“司法建议不是找茬揭短,而是携手共治。”城中法院刑庭庭长唐晓穗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法院实证分析近3年辖区内发生的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客观反映未成年人发展的现状,才发出了这份建议书。
“感谢法院提出的意见,我局将继续加大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与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城中区教育局收到法院司法建议后给予积极回复。
有法可依 为医患矛盾“诊脉开方”
2024年10月12日,城中法院在广西病案质量控制与病案编码培训班上讲授《严格病历管理,加强医患沟通》专题课。
“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记录、资料收集归档、病历封存保管不规范等问题,部分问题虽属形式上的瑕疵,但却会让患者及家属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不利于医患纠纷的妥善化解。”
10月12日,城中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黎柳明变身讲师,受邀在广西病案质量控制与病案编码培训班上,为来自全区各级医院的290名病案管理、病案编码以及医疗质量管理人员讲授“严格病历管理 加强医患沟通”专题课。
此前,城中法院在审理某三甲医院医疗纠纷案件时发现,医院在诊疗过程存在病历书写不规范、保管不善及未尽告知义务等问题,不当的诊疗行为不仅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还增加医疗纠纷风险,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认真研判后,城中法院向该医院发出司法建议,详尽分析了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并就规范病历书写及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切实保障患者知情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已组织专人逐项分析建议内容,充分认识病历书写规范的重要性,严格病历管理,确保病历完整、真实、准确。”该医院收到司法建议后,迅速作出回应。
城中区汇集了柳州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红十字会医院等众多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集中的同时也积聚大量的医患矛盾纠纷。
基于实际情况,城中法院通过诉前鉴定、司法建议等举措不断创新“法院+医调”多元解纷模式,保护患者合法权益,维护稳定的医疗秩序,为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司法建议“对症下药”,社会治理有实效。城中法院坚持以司法建议为支点,画好社会治理的“同心圆”,让司法建议真正成为助推社会治理的治本“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