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馆】唐代海兽葡萄镜: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时事   2025-02-07 12:27   山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唐代海兽葡萄镜: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记者 韩立

文物名片



  主角:海兽葡萄镜

  出生时间:唐代

  出土地:盐湖区界村

  尺寸:直径11.3厘米

  藏宝地:盐湖区博物馆


  铜镜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在我国4000多年的铜镜发展历史中,唐代可以说是一座高峰,不论是造型的丰富、题材的纷繁,还是铸造的考究,都有超越前代镜的突破和创新。在盐湖区博物馆的众多藏品中,就有一件出土于盐湖区东郭镇界村的唐代海兽葡萄镜,以其独特的魅力,散发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熠熠光辉。


  这件唐代海兽葡萄镜直径11.3厘米,圆润的外形在手中仿佛一轮满月。其中心是一只小巧精致的蛙钮,静静地蹲伏在那里,好似在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围绕着蛙钮,双线高圈弦纹将镜背巧妙地划分成内外两个区域。


  内区4只瑞兽身姿矫健,攀缘在葡萄枝蔓之间。瑞兽呈匍匐状,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片葡萄的乐园。葡萄枝蔓蜿蜒曲折,果实累累,颗颗饱满,仿佛散发着诱人的芬芳。瑞兽的线条刻画细腻,让人不禁感叹唐代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外区的景象同样令人着迷。叶瓣与葡萄串错纵交缠,形成了一幅错综复杂而又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片葡萄与枝叶的世界里,不时有展翅的禽鸟穿梭其中,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仿佛能听到它们欢快的鸣叫声。


  这件唐代海兽葡萄镜整体图案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勾勒出大自然动植物有序生长、生态平衡的和谐画面。


  瑞兽是我国古代艺术常见的表现题材,寄托着吉祥美好的愿望;葡萄是汉朝时张骞出使西域传入我国的,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价值。唐朝时,人们深受西域文化影响,不但喜食葡萄,而且将它酿造成葡萄美酒,在节庆宴会等场合款待贵宾。葡萄纹饰盛极一时,普遍运用于器物的装饰。海兽葡萄镜将来自西域的葡萄纹和传统的瑞兽纹样相结合,是典型的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了唐代的兼容并蓄、开放博大。


  如今,当我们凝视这面唐代海兽葡萄镜时,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大唐盛世。我们能感受到唐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领略到海纳百川、热烈奔放的大唐盛景,更能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传承的力量。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守护。


运城新闻网视频号


点击关注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



运城新闻网
运城新闻网 运城综合生活门户信息网!发布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