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这次又起猛了……”
——“河东春意浓 好运正当时”别样精彩正在呈现
□记者 李婉玉
这个春节,运城就像一个超级巨星,在文旅舞台上大放异彩!
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冰雪运动和群众参与,每一个元素都像是这场盛宴的“爆款调料”,让整个运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本地网友掩饰不住嘚瑟:“宝藏运城啊,这次又起猛了……”
非同“遗”般:古老技艺的“流量密码”
运城的非遗传承,是这场春节盛宴的“镇场之宝”。当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的舞台上重新焕发生机,那场面,简直“yyds”!
这个春节,运城首届民俗中国年邂逅运城盐湖景区,不出所料地,将去年国庆以来的火爆持续升级,天天上热搜,登央媒,是这个春节运城文旅当之无愧的显眼包。
每天前往盐湖的游客有多少,只需开车从解放南路往运城盐湖景区走一遭:
每天午后,通往运城盐湖景区的道路上,全国各地牌照的车辆一辆挨着一辆。有人在车里听着欢快的音乐,跟着节奏摇摆……车流的蠕动盖不住对景区内非遗展演美若惊鸿的期待。
景区内,密密麻麻、人如潮涌,伴着动感的背景音乐,每晚准时上演的非遗展演——运城盐湖景区20多米高空的飞天火壶民俗演绎、集体打铁花的震撼表演,让人们的欢呼声响彻夜空。
人民日报盛赞飞天火壶,“仿佛看见了凤凰涅槃……”
外地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称:“看了一场又一场,场场不落,憋尿憋到跺脚。温馨提示,到盐湖看演出,提前穿上尿不湿……”
据了解,从正月初一到初七,运城盐湖景区接待游客21.3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绛州鼓乐,那震耳欲聋的鼓声,仿佛是从历史的深处传来,每一击都敲打着人们的心灵。安徽游客王丽慧兴奋不已:‘绛州鼓乐也太震撼了!这些沉浸式节目把这座原本静态的古城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真切感受到了山西传统文化的魅力’。”1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钟鼓声声文韵醇》如此报道绛州鼓乐的精彩。
评论区里,满屏“666”“太牛了”的惊叹。
这个春节,正月初一至初五,绛州古城恍若梦幻之境,从绛州三楼(鼓楼、乐楼、钟楼)到龙兴塔,十万盏华灯同时绽放光芒。这座承载着1400多年建州史的古县城,正以开放的姿态和暖心的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这个春节,稷山高台花鼓更是让人目瞪口呆。表演者们在高台上旋转、跳跃,花鼓在空中飞舞,如同绽放的烟火,让外地游客惊呼,“这是什么神仙表演”!
弱弱跟你说一声:这个春节,稷山高台花鼓不仅登上2025蛇年央视非遗春晚,还亮相于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出尽了风头。
不同于绛州鼓乐的风光无限,绛州皮影戏在幕后默默演绎着传奇。
暮色初临,绛州千年乐楼的古戏台上,一方素白幕布骤然生辉。伴随着悠扬的乐声,薄如蝉翼的皮影人在光影交织中灵动起舞,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在灯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了生命。人们围坐观赏,沉浸在这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中,仿佛穿越时空,回望历史。
这个春节,万荣东岳庙景区人头攒动,国家级非遗项目抬阁正精彩上演。抬阁艺人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支撑着身后铁架搭建的立体舞台。孩子们被精心装扮成各类经典人物,高悬半空,扮相生动。
这个春节,舜帝德孝文化旅游景区,流行于广东、福建等地的国家级非遗英歌舞奉上了多场精彩演出,成了景区内最吸睛的存在。
1月30日,新华社以“数九寒天 黄河汉子‘背冰亮膘’贺新年”为题报道永济鹳雀楼景区黄河汉子的背冰表演。
这个春节,非遗传承人,用他们的坚守和创新,让古老的技艺成为运城的“流量密码”,吸引着无数远方游客纷至沓来。
民俗文化:浓郁风情的“魅力磁场”
运城的民俗文化,就像一个强大的“魅力磁场”,让人无法抗拒。
2月3日,大年初五,新华社以“欢天喜地闹新春”为题,图文并茂报道我市民间艺人在禹都公园表演的高跷走兽等民俗表演。
这个春节,运城文旅组织的2025“河东春意浓 好运正当时——非遗市集潮玩运城”春节活动在市区多个公园持续上演,市民游客可到这里一站式探非遗、尝美食、购文创。
爆竹声中一岁除,甜品在手超幸福。这个春节,运城文创产品新春特别版“币鼎发财”,好吃又好运。
这个春节,运城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毫无悬念地香火鼎盛。据统计,截至2月4日,该景区游客接待数量与经营收入均实现了双突破。
这个春节,万荣李家大院,一勺勺融化的糖稀绘出千变万化的糖画,吹出千姿百态的糖人;一块块彩色面团捏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游商小贩、大花轿、黄包车,在清末民初的街头穿梭,记忆里的老物件、小零食让人们对年的记忆碎片逐渐还原。
2月1日,新华社报道,“春节期间,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普救寺景区,抬花轿、水袖舞等民俗表演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金蛇贺岁,蛇来运转。这个春节,运城博物馆推出一系列春节活动,不仅有各类精彩展览,还有生肖集章、非遗文化体验等群众性互动参与项目。
当然,运城的美食文化,更是让人垂涎欲滴。绛州铜火锅、运城大盘鸡、羊肉泡馍……每一道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游客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感受着运城人的热情好客。
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憧憬与美好祈愿,也彰显出浓郁的人文情怀与社会价值。
冰雪运动:激情飞扬的“热门赛道”
随着冬奥会的热潮,冰雪运动在运城也成了春节期间的“热门赛道”,“冷资源”正不断涌动“热活力”。
这个春节,运城市郊的野趣大自然亲子农场热闹非凡,冰雪乐园吸引了众多市民携家带口前来游玩。雪地滑道、戏雪乐园、雪人军团等项目备受青睐,孩子们在雪地里尽情嬉戏,欢声笑语不断。
绛县的东华山滑雪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雪道上,滑雪爱好者们风驰雪道上,滑雪爱好者们风驰电掣,感受着速度与激情。
正月初一,永济五老峰滑雪场,滑雪爱好者如同矫健的飞鸟,从雪道上疾驰而下,身姿轻盈,技巧娴熟,风在耳边呼啸,雪在脚下飞溅……
这个春节,神潭大峡谷的热门项目雪上冲浪、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优波球、碰碰球等,游客到这里一路驰骋一路欢歌,节日热闹祥和的氛围拉到极限。
这个春节,印象风陵冰雪区特别打造了大型冰雪乐园,滑雪圈、雪地自行车、樱花转转雪地摩托车等多种冰雪游乐项目,不只是孩子们的玩乐天堂,也是成年人的儿时梦想。脚下是白雪,头顶是蓝天,赏雪看景,这才是冬天的灵魂。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冰雪运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冰雪项目,丰富了冬季旅游产品供给,激发了冬季旅游市场活力。
这个春节,冰雪旅游已成为运城假日经济的一大亮点。
冰雪运动,让运城的冬天不再寒冷,让人们在春节期间有了更多选择。这里不仅是运动的场所,更是欢乐的海洋。
群众参与:全民狂欢的“最强音浪”
运城2025年的春节,群众参与肉眼可见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成了这场文旅盛宴的“最强音浪”。
风筝在高空自由飘荡,空竹在低空飞速旋转……这个春节,河东成语典故园成了市民休闲游玩的热门去处,园内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欢乐气氛。
这个春节,绛州的千年古塔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灯光秀”首秀。龙兴塔被灯光映照得熠熠生辉,灯光不断变幻出各式美丽的图案,还有各种各样的吉祥文字被投射出来。龙兴塔下人山人海,连续多场的光影秀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光影贺新春”的震撼与美妙。
这个春节,夏县堆云洞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景区精心准备了红色时光放映厅、喜迎财神等一系列活动,与游客亲密互动……
从中心城区到各县市区,社区里,居民们自发组织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大妈们的广场舞活力四射,小朋友们的诗朗诵充满童真。乡村中,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操舞类健身场所人气很旺,村民在“家门口”的健身“乐园”强身健体。
这样的健身“乐园”,遍布河东。像永济市栲栳镇、芮城县大王镇、稷山县蔡村乡、绛县古绛镇、垣曲县英言镇等地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这个春节假期,每天都聚满了锻炼的人群。
这个春节,志愿者依然是运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穿梭在景区和活动现场,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他们的微笑,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个游客,默默地为运城文旅上分。
这个春节,一家人手牵手,漫步在运城大街小巷绮丽的彩灯下,感受着城市与日俱增的魅力。孩子们在非遗集市中瞪大了眼睛;年轻人在冰雪运动中释放着压力;老年人则在戏剧展演中细品河东文化的韵味悠长。
未来展望:星辰大海的“文旅征途”
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
这个春节,运城实现了文旅的“梦幻联动”,通过“河东春意浓 好运正当时”16项市级活动100多项县级活动,全景式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全方位烘托积聚文气、商气、人气的消费市场,奋力开启“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新征程。
将非遗文化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旅线路,游客们可以在参观景点的同时,亲身体验非遗制作的乐趣。比如,在永乐宫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壁画,还可以参与壁画临摹的活动。
这个春节,我市许多景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的文旅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运城,亲身体验当时的生活场景。
当然,政府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开通全域旅游“城景通”免费直通车,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推广运城旅游年票、“跟着悟空游运城”旅游一卡通、“秦晋之好”旅游惠民年卡,大大提升了运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运城2025年的春节文旅活动,无疑延续了去年春节以来巨大的成功。
但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运城将继续在文旅的征途上奋勇前行,追逐星辰大海。
运城2025年的春节,是一场文旅的狂欢,是一次心灵的旅程。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冰雪运动、群众参与,诸多元素共同编织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梦,让我们对运城的未来充满期待,期待更多精彩的文旅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演!
运城文旅,未来可期!
一路繁花,永不落幕!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