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动态丨CSSCI来源集刊《翻译研究与教学》2024年第2辑目录及摘要

学术   2024-10-15 00:01   江西  

01

体认口译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增效

康志峰

摘要:口译研究经历了对“译员、质量、双语、文化”等本体论研究之后,出现了“认知”转向。随之,以口译学(IS)为基础的口译认知心理学( CPI)、认知口译学(CIS)等口译认知跨学科研究亦在我国飞速发展。本文旨在与时俱进,引领口译学术前沿,走在口译研究国际舞台中央,开辟新径。以唯物主义、哲学主义和认知主义为理据,发展了“体认口译学”(ECIS)之内涵。在 ECIS 基础、定义、研究方法、学科架构、多模态口译教学等层面进行了 ECIS 理论建构,使译员,尤其是学生译员能将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相结合,从而实现口译增效。本研究为口译研究提供了崭新视角,拓宽了新路径,丰富了口译认知学科研究内容,充实了对硕、博研究生的 ECIS 教学,更重要的是,臻完美口译之境,奏高质口译之效,达 ECIS 之旨。

引用格式

康志峰. 体认口译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增效[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7.

02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的范畴化过程研究———以政治文本的英译为例

陈宏俊,王宇轩

摘要:体认翻译学基于“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将范畴化作为译者的体认方式之一,可为翻译过程中不同概念关系的处理提供基本理据和逻辑进路。本文基于体认翻译学的视角,从范畴层面探讨汉英翻译过程,探究译者主体和文化背景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而构建翻译的范畴化过程框架,即“内化原文-判定范畴关系-确定范畴策略-生成译文”;并以政治文本为例,以此框架具体分析翻译的范畴化过程,以期探究翻译活动的认知属性,进一步推动认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交叉融合。

引用格式

陈宏俊,王宇轩.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的范畴化过程研究———以政治文本的英译为例[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8-15.

0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体认解析

张凌,李星宇

摘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讲述中国故事的范本,现已翻译成37种外语,集聚了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英译具有鲜明的体认性,是译者为了实现外宣目的而体认的结果,但这一发现目前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本文聚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目录标题的英译,从原文形式、意义、功能三个方面的概然转换进行体认解析,一方面论证了体认翻译学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有利于观察翻译现象,思考翻译本质,提出新的翻译观。

引用格式

张凌,李星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体认解析[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6-22.


04

图画书翻译的情感叙事体认重构研究

徐德荣,张迪

摘要:图画书的创作总是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叙事。然而,研究发现,在图画书翻译数量不断增加的当下,图画书翻译的质量却参差不齐,译文很难有效重构原文的情感叙事、使儿童读者获得与原文对等的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从图画书翻译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聚焦图画书翻译的情感叙事体认重构,在对情感和情感叙事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图画书翻译中对原文情感引发条件的体认、情感叙事视角的转换、情感叙事节奏的调整、情感图说的协同叙事等情感叙事维度存在的不足展开论述与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图画书翻译提供借鉴,切实提高图画书翻译的质量,有效引导儿童读者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引用格式

徐德荣,张迪. 图画书翻译的情感叙事体认重构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23-31.

05

论契合:体认翻译学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内在关联探究 

唐昉,祝朝伟

摘要:体认翻译学基于西方体验哲学提出体认一元观,强调身心合一,将“体”与“认”的有机结合作为该理论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尝试挖掘体认翻译学的中国古代身体哲学向度,阐释两者之间暗合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哲学的“体知”观意指现象学身体,具有直觉性、关系性与践履性三大特征。与体认翻译学强调的感知觉、多重互动与情境性高度契合,诠释了翻译活动的具身性、复杂性与具境性。分析体认翻译学的理论构想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利于深入认识体认原则的本土特色,进一步彰显体认翻译学的国际向度与世界特性。

引用格式

唐昉,祝朝伟. 论契合:体认翻译学与中国古代身体哲学内在关联探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32-37.

06

英汉学术文本连接词使用及其翻译研究———基于“而”“和”“但”“因此”及其英译的分析

司显柱,刘亚丽

摘要: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用数据对比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排名靠前的连接词“而“和”“但”“因此”及其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差异原因,旨在提高中华学术英译的接受效度研究发现,部分连接词为兼类词,可做增补关系,也可做转折或因果关系,译者在处理该类词时未忠实地传递原文意旨;部分连接词虽正确传递了原文意旨,但语用不规范、不得体,使用位置与英文母语者有出入,过于口语化的词语在英译本使用频率高,与正式文体不匹配。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中华学术连接词英译的一些规范性译法。

引用格式

司显柱,刘亚丽. 英汉学术文本连接词使用及其翻译研究———基于“而”“和”“但”“因此”及其英译的分析[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38-46.


07

对联的韵体英译

王强,王斌华

摘要: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均衡美的生动体现,但也是中华文化外译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对联的文体特点,分析了 18 副对联自译的一手数据,探讨了对联韵体英译所考量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三个要素(或曰韵齐意“三难”)以及它们之间的优先级,主张形在意先、译文自治并与原文互洽。进而提出对联韵体英译的主要策略,即倒逼法和类比法,以及操作原理,即要解决语法结构与押韵、语序与押韵、选词表意与押韵之间的三对张力。

引用格式

王强,王斌华. 对联的韵体英译[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47-55.

08

文学典籍《九歌·山鬼》植物术语英译探研

禹玲,黄南

摘要:《楚辞》汇集屈原等人作品而成书,含《离骚》《九歌》《天问》等篇章,内容具有以“香草香木”比忠贞贤良,以“恶草恶木”喻阴险狡诈的特色。研究表明,《楚辞》全文涉及植物种类共 99 种,确定植物身份并准确表达是英文翻译难点,其中《九歌·山鬼》涉及植物术语种类丰富,且包含多种有争议的植物。本文以《九歌·山鬼》的不同英译版本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资料考证植物身份,并对比分析翻译方法,以期为古代典籍中植物术语英译提供借鉴,启发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的思考。

引用格式

禹玲,黄南. 文学典籍《九歌·山鬼》植物术语英译探研[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56-62.

09

造字音译与音译新造字的生成与接受

刘祥清,张丽红

摘要:根据译音汉字来源,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可细分为选字音译和造字音译。造字音译是,一种特殊的音译形式和音译汉化方式,迄今未能得到应有关注。本文尝试界定造字音译的基本内涵。梳理其现有研究,勾勒其发展概况,分析其造字方法、发展分期、形式类别和特点。本文提出了音译新造字的生成机制和社会接受的基本要求,其生成机制为语音对应→新造汉字→语义赋值→语言优选。其中,语音对应是基础,新造汉字是核心,语义赋值是关键,语言优选是保障。

引用格式

刘祥清,张丽红. 造字音译与音译新造字的生成与接受[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63-68.


10

认知翻译学新境界:回眸与前瞻(2011—2023)

孙毅,徐燕杰

摘要:认知翻译学发轫十余年间,构成该领域研究的各类现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其朝着哲学、交际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跨学科方向踔厉前行。认知翻译学发轫者里卡多·穆尼奥斯·马丁(Ricardo Munoz Martín)教授大力倡导并竭力引领该翻译学新兴领域的快速成长。本文以其新近理论成果为参照和纲要,回顾认知翻译学发展脉络、盘整其业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扼要介绍该学科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未来需重点破解的难题,以期助力该学科向纵深方向持续发展。

引用格式

孙毅,徐燕杰. 认知翻译学新境界:回眸与前瞻(2011—2023)[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69-77.

11

英语成语汉译语境构建认知过程研究

李占喜

摘要:长期以来,成语翻译对译者的认知加工过程构成了很大的挑战。译者往往需要根据原文话语设想语境,并考虑语言内或者语言外因素对其译文的制约作用,但在翻译界很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来探讨译者如何作出语境假设,考虑哪些语用因素对译文话语产生的影响。本论文基于实验组和控制组 42 位被试在“眼动-击键”实验后的问卷调査及现场回访录音转写数据,从语用翻译教学理论视角,对硕士生译者在英语成语与英语非成语汉译过程中作出的语境假设情型、汉语译文选择背后的心理动机的认知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数据分析发现:在英语成语或者英语非成语汉译时,就被试的语境假设构建情型和及其使用频次而言,实验组和控制组没有呈现显著差异;被试考虑语用因素的 Mann-Whitney U 检验显示两组被试没有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显著差异。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理论假设,对翻译教学和译员培训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格式

李占喜. 英语成语汉译语境构建认知过程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76-86.

12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下《回乡偶书》四维研究

向士旭,文军

摘要:本文以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为理论框架,选取《回乡偶书》英文译本中的十首代表性译作为研究语料,综合使用语料库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译诗的语言易化策略、译诗的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的词语转换策略以及附翻译扩展策略四个维度对之进行描写对比研究,整体性地探讨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异同并分析其选择动因。研究发现,不同译者因受其翻译观、翻译原则、翻译目的及诗学等因素影响,对汉语古诗英译采用的翻译策略差异较大,产生的翻译效果也不尽相同。

引用格式

向士旭,文军. 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下《回乡偶书》四维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87-95.


13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效率对比研究

仲文明,王迪,田莎

摘要: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翻译质量及人机交互方面展现了优势,为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以30名译后编辑人员的译后编辑为研究对象,通过眼动追踪、键盘记录和译文质量评估,考察对比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效率。研究发现,两者在原文和译文的注意力分配模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较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译后编辑工作速度更快,技术操作、认知负荷方面的工作付出更少,工作质量更高,但漏译问题突出,术语翻译欠佳。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人工译后编辑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效率优势,为人工智能时代语言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提供了实证支持。

引用格式

仲文明,王迪,田莎.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人工译后编辑效率对比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96-105.

14

从机器翻译的指称误译看译后编辑能力的培养

王志军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的应用愈加广泛,但译文质量仍与职业译员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故译后编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语言学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出发,探讨机器在英汉翻译中面对指称关系存在的明显不足,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识别机器翻译中指称的错误译文,并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译入语中为所指对象寻找合适表达式的能力。

引用格式

王志军. 从机器翻译的指称误译看译后编辑能力的培养[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06-111.

15

基于汉英翻译效率评估的人机交互译前编辑策略研究

光荣,罗萱格

摘要:人机交互是当下翻译工作的主流趋势,但译前编辑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却未能在译界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机器翻译错误、译后编辑对象、受控语言规则和已有的译前编辑研究探讨可行的译前编辑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译前编辑实验,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选段为实验对象,以官方译文为参考译文,将 DeepL,翻译结果作为候选译文,选取 BLEU 为翻译评估方法,对不同译前编辑策略下的机器译文进行评分,并结合编辑的工作负荷,权衡不同策略的编辑效率。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探讨适合人机交互的译前编辑策略,以期提高机器翻译质量。

引用格式

戴光荣,罗萱格. 基于汉英翻译效率评估的人机交互译前编辑策略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12-121.


16

ChatGPT 时代体认口译学发展新向度

路玥,杨雁,康志峰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以 ChatGPT 为代表的大型语言模型的应用,口译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些技术不仅在实际口译过程中提供了辅助,还促使体认口译学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以及认知心理和认知神经理论为研究理据,从技术支持、认知负荷管理、数据驱动研究方法和口译培训等层面综合分析了 ChatGPT 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体认口译学的影响,指出了体认口译学在多模态数据整合、跨文化认知研究、自适应学习系统、实时认知负荷监测、伦理和隐私保护、口译培训的新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口译质量评估、跨学科研究合作以及体认口译学新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新向度。本文通过探讨 ChatGPT 在体认口译学中的应用,展示了技术进步如何推动学科发展,并为未来的口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引用格式

路玥,杨雁,康志峰. ChatGPT 时代体认口译学发展新向度[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22-128.

17

中医术语隐喻化英译———以脏腑相关术语为例

赵彦春,邝旖雯

摘要:中医是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医学体系,在语言、文化、医理方面与现代西医有系统性的差别,因此在西方语境中大多缺乏可以对应的词汇表达,这给中医翻译造成了障碍。取象比类思维在中医术语命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术语呈现出隐喻化的特点,而对术语隐喻化现象的忽视造成了中医术语翻译的“名”与“实”脱轨,表现为一词多译、有名无实、有形无意等情况。为使中医术语翻译名实对应,需要译者关注中医术语的隐喻特征。因此,本文以脏腑相关术语为例,在充分理解其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主张对中医术语采用隐喻化翻译,提出与之相应的逼近原则和代理原则,并据此对术语中的隐喻能喻进行保留或替换,使译名更符合中医对人体、医理的认知与阐释。

引用格式

赵彦春,邝旖雯. 中医术语隐喻化英译———以脏腑相关术语为例[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29-136.

18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负载词“气”的英译认知研究

李孝英,苏赛迪

摘要:中医药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翻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中医药文化负载词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是西方读者正确解读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关键。中医药文化中的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被称为人身之“三宝”,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内容之一,指导着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精气神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但就三者间的化生关系而言,气无疑处于最根本、最首要的地位。气成生精,精气化神。气是构成人体的元素和生命的基本动力。本文着重挖掘“气”的文化内涵,并基于 15 本中医药文化词典和术语标准建立了“气”(及其组合)的中医药文化负载词小型汉英语料库,目的是借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检索中医药文化负载词“气”的英译现状,分析现存的“气”相关中医药文化负载词英译存在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典型的“气”相关中医药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并相应提出恰当的英译,以期为中医药文化的准确英译研究提供新范式,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准确传播。

引用格式

李孝英,苏赛迪.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药文化负载词“气”的英译认知研究[J]. 翻译研究与教学. 2024(02):137-144.



翻译研究动态
2.7万用户关注!发布外语和翻译类期刊目录、学术论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著作、英语竞赛等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