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古来多民俗,万物有科学

文摘   2024-11-16 10:00   上海  

CISHU|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古来多民俗,万物有科学


海继恒


《民俗掌故日历》初版问世于2018 年,年出一版,既坚守初衷,又推陈出新。六年间,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创始会长仲富兰领衔的编创团队耗费大量心血,将著名古典文学史家、民俗学家杨荫深先生《事物掌故丛谈》包罗万象的内容,改写成一个个介绍民俗的条目,内容涉及岁时令节、神仙鬼怪、衣食住行、游艺杂耍、花草竹木等各个方面,并不断扩充和伸展,同时配以知名漫画家潘方尔先生的原创水墨漫画,构建起庞大的民俗文化“数据库”,而且每年新版都做不同程度的增补更新。


今年推出的《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与前此各版最明显的不同,是在每一个民俗条目下添加了一则“科普小知识”。民俗掌故和科学普及的有机结合,使这部日历书同时具备了日历与辞典的双重功能。它不仅具有供读者“每日一读”的日历功能,且书后附有篇目笔画索引,方便检索,是把日历当作一部像辞典一样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书。

《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

上海辞书出版社


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6.0 版的《民俗掌故日历》以此论述为指导,在组织条目时,着重选取适合的词条增写科技知识,或直接说明,或加以联想。尤其是某些特定节日,编者充分利用日历的功能,实现了节日、条目、科普三者统一。如8 月1 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民俗词条为“鸡毛信”,“科普小知识”栏则延伸这一话题,介绍了现代化军队的通信方式。此外,2025年是农历乙巳年蛇年,6.0 版也选取了一些与蛇相关的词条,如“打草惊蛇”“杯弓蛇影”“蛇序呈祥”等,其内容都很有特色,体现了民俗与科普的紧密结合、相互补充。



《民俗掌故日历6.0 版(2025)》专门设置了几类系列条目,是编创团队几年间不断发展改进的成果,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八大菜系等。其中二十四节气首次采用年度“中国好书”得主、新华社高级记者张建松的原创节令摄影作品。书后则附有杨荫深先生考据文章《气候集解》,以供读者查阅。科学知识的融入,扩充了民俗文化的内涵。比如二十四节气之所以衍生了大量民俗,是因为其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本书在相应词条下,补充说明了每个节气所处日期、太阳黄经度数、气候特点和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大部分农事活动还是依照自然气候的规律,因此节气对农业生产仍具有指导作用。



古来多民俗,万物有科学。民俗掌故和科学普及的结合,在人文与科技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民俗掌故日历6.0 版(2025)》里有“龙抬头”这一俗语,其实揭示了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的第一个“角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现象。上古先民认识到的自然科学原理,经过漫长的岁月,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既包含传统的科学智慧,又是民俗文化的结晶。而本书对那些不太符合“科学”的部分,也能做到古今沟通、与时俱进,如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虽然已经淡漠,但是现代社会的土地保护意识愈发重要,这让旧风俗有了新价值。又比如,传统配方的梨膏糖包含多种药材,现代梨膏糖的药用价值却已不高。这些都提醒我们,民俗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普的加入增加了人们对传统民俗的新认识。


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内容体现了现代人环境保护、健康饮食等观念。总而言之,“科普版”的《民俗掌故日历6.0 版(2025)》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的小书,值得我们一起品读与鉴藏。


※本文转载自2024年11月13日《中华读书报》文史版。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方视频查看




《民俗掌故日历6.0版(2025)》

仲富兰主编;杨荫深原著;

潘方尔绘;张建松摄;

康桥、海继恒文

定价:128.00元

ISBN:978-7-5326-6065-0


▲扫码抖音小店购买



▲扫码去小红书购买 ▲扫码微店购买

推荐阅读

🔹重磅:最新6.0版《民俗掌故日历》上市

🔹一路走来,一路的感谢

🔹扎根民俗文化 传播科学知识



供稿、供图丨朱志凌

题图、排版丨陈虹静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我社微店。

我知道你在看

上海辞书出版社
打造精品好书,分享品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