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热议如何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效能

时事   2024-12-30 11:47   北京  


做好科技金融,是实现科技强国和金融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日,以“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2024中国科技金融大会暨中国科技金融大讲堂(第1期)在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北京金融科技中心开幕。大会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多元的交流与协作平台,展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新成果新产品新服务,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模式,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余剑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金融支撑。一是初步建成科技金融“四梁八柱”体系,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完善市场配套机制,推动各地形成各具特色的生动实践。二是创设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如设立创新创业专项金融债券、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三是加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四是稳步推进重点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如在济南、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北京等7地设立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对13个科技要素密集地区分行和科技部门加强工作指导。五是优化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环境,国家外汇局持续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管理试点,完善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提升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度。


北京银行公司业务总监、公司银行部总经理房旭介绍,北京银行坚持战略引领,坚定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发布科技金融五年发展规划,实施六大强化工程,致力于打造“最懂科技企业的银行”。


“在组织结构上,我行形成总行、分行、特色支行以及北京、上海、深圳、南京4地小巨人创客中心等多层次、多区域布局的科技金融格局,打造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构建专精特新企业‘人—家—企’一体化服务模式;同时不断拓展科创服务生态圈,‘撮合赢’平台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融通桥梁,陪伴企业从小到大、由大变强,并做好产业撮合对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协同创新。”房旭说。


恒丰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房毅介绍,恒丰银行围绕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创新产品、充分赋能,实现科技型企业贷款及客户规模增长近30%。同时,发布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打造覆盖25个重点地市的科技金融专营团队,设立5家科技特色专营支行,实现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创新。提供“贷、债、股、租、顾、保”多元化接力式的全周期金融综合服务,针对大中型科技企业,加强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融资+融智”发行科创票据同比增长7%;针对小微型科技企业,创新推出“恒惠·科创贷”“恒业·科创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我行还根据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特征,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在金融领域的量化手段,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决策模型与经验审批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更加精准高效地适配企业需求,不断提升科技金融供给质效。”房毅表示。


构建更加完善的
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持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强度和水平进行了分享。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建议,广泛运用企业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ESG)报告,科学评价、评估决策投资项目,提高投资的成功率,同时又规避风险,金融机构可以借此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科技金融的效能。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认为,科技金融能够有效地将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领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通过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整个经济体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李东荣称,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持续完善,政策工具更加完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但科技金融进一步发展仍面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难以客观准确评价科创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难度大、科技金融生态协同不足等挑战。因此,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需要各参与方一起为科创企业提供以金融服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构建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为此,李东荣建议,生态体系构建过程中,要解决数据要素如何高效流动的难题,发挥数据要素对科技金融的支撑作用,让数据去解决科技金融中价值发现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开放金融场景,用科技来赋能和反哺金融,金融行业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新技术,发挥自身与各行业广泛链接的作用,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认为,金融数字化重塑了金融产品形态和金融服务方式,实现了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效,数字金融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地位得到进一步彰显。


周延礼建议,包括保险业在内的数字金融,一要加大数智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数据驱动金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二要加快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智能化的协同。三要加快保险智能化转型,以数据技术挖掘存量的保险数据。


北京金融街研究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于合军表示,科技与金融天然相吸相依,在重点区域积极培育和发展建设科技金融生态圈,促进产业更大范围、更多机会关联,做大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十分重要。


于合军介绍,目前,金融街正努力打造资产管理高地、金融科技高地,加快形成科技金融生态圈,这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本,与前沿科技资源在此汇集,以金融驱动科技、以科技赋能金融,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与升级,形成多要素联动、多主体协作的乘数效应、放大效应,推动新质生产力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与持久活力。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建议,未来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科技创新链条而言,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以及商品化和产业化要提供不同的、丰富的服务;从横向的金融领域来讲,要积极发展银行主导的创新支持体系,资本市场主导的创新支持体系和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


|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李美丽

作|张文玲

农村金融时报
推广与交流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的新政策、新经验、新成果,为农村金融领域提供一个高端、权威、快捷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