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国航展的一大看点就是各种反无人机武器系统的集体亮相,虽说前几届航展,反无人武器也展出过不少,但是本次航展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展,从媒体透露出的零星信息来看,反无人机武器系统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历届航展。特别是本次航展,至少展出了三种大型的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武器系统。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参展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采用了制式重型高机动越野底盘】
无人机投入到战争中也不算是新鲜事情了,美军的长航时无人机多年以前已经投入实战应用。但是真正依靠无人机改变战争进程的,无疑是前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纳卡冲突中,TB-2无人机的优异表现。
2020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中,由于双方都具有较强的防空力量,限制了TB-2这类中大型无人机的使用。但是,随着各种小型无人机、FPV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大量投入战场,这种看似廉价的武器却成为了战场的主宰,无论是主战坦克还是单兵,都成为这种廉价武器的打击对象,各类防空系统、电子干扰措施都很难对付这类无人机。
这类无人机“蜂群”以“蜂拥而至,群起而供”的作战样式,颠覆了传统的作战规则。将低成本、分布式的无人机构成大规模集群,并利用集群中无人机获取的信息进行共享和交流,极大地扩展了双方对战场的态势感知范围,并且能够进行区域封控和饱和攻击,具有效费比高、响应快速等优点。
【中国科工集团参展的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也采用了制式重型高机动越野底盘】
传统上防空武器系统采用雷达预警,对于小型无人机很难发现,即使能够发现,探测距离也大大缩短,留给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往往也不足够。
对于这类小型无人机,常用的毁伤手段有:利用传统的高炮、防空导弹进行硬杀伤,这类手段比较成熟,但是成本也非常高。特别是常规防空导弹,对付这类小目标未必好使,而且价格非常高昂,效费比很低。对付集群无人机,高炮也要采用特制弹药,比如定距弹或者AHEAD弹,一次发射少则几十发,成本也是不菲的。
近几年也出现了很多利用高能激光武器照射进行直接杀伤,这种方式反应快、精度高、威力也大,但是效能容易受天气影响,且目标材质也对效果影响很大,同时,对于数量庞大的蜂群效果比较一般。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参展的另一款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采用了制式625高炮的底盘,可能考虑了同625高炮协同作战的需求】
高功率微波武器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就进行了高功率微波源和高功率武器杀伤机理的研究。美国在这些研究中是走在比较前面的,据称在海湾战争中就利用“战斧”巡航导弹投掷了实验的微波炸弹,后来又在科索沃战争中利用其对南联盟实施信息打击。
这类配备高功率微波(HPM)载荷的巡航导弹,能够产生微波电磁脉冲,破坏或烧毁武器系统中的无屏蔽电子元件。而且,HPM可以持续工作,从而对目标构成长时间的影响。
高功率微波武器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进行反无人机作战的,它以电磁波为能量载体,向无人机辐射高功率的电磁脉冲,并与其电子系统相作用,对无人机实施干扰和毁伤。具体来说,从毁伤效果来说,可以分为:烧毁无人机器件;高压击穿无人机系统回路、部件;对无人机内金属或含水物质进行加热,从而降低器件的性能;在无人机内部形成浪涌冲击,从而破坏电子系统中的敏感器件。
【受到打击的无人机/巡飞弹掉地】
高功率微波武器在反无人机是具有很多优势:
作用速度快,环境适应性比较好,受天气的影响较小,可以全天候作战。
打击范围广。从航展展出的几款高功率微波武器来看,共同特征是发射天线的口径比较大,瞬时功率高,对目标的毁伤面积大,而且不需要很精确的瞄准目标,非常适合对移动迅速小型无人机类进行打击,适合对付集群目标。
使用成本低,一次发射完之后,能够快速地重新瞄准,具有很高的效费比。
同时,高功率微波武器在发射时不会产生爆炸和破片,附带伤害很小,非常适合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使用。
【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体积比较庞大】
当然,高功率微波武器也不是没有缺点,现阶段能源转换效率不高,导致武器体积比较庞大、作战机动性较差,需要进一步提高小型化水平,解决作战半径小、体积质量大的问题。
同时,每一种反无人机武器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不能说哪一种就是最有效的。因此,在航展上,我们才能看到各种不同的方案,比如:高功率激光武器、无人机电子干扰系统、高炮、小型化的反无人导弹等等,面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只有多种手段搭配,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