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记者走进位于潼南区的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废旧车辆一排排整齐地码在空地上。
智能识别、拆解、重组、再制造……车间内,各种设备高效运转,经过一道道工序,轮胎、车灯、电池、发动机等零部件被一一拆解下来,分门别类存放在仓储货架上,等待去往新的地方。
航拍弘喜汽车厂区内待拆解的回收汽车停车场。
作为潼南工业一大亮点,在这里,废旧汽车将“重获新生”。
弘喜汽车的发展仅仅是潼南区积极融入和服务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创新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的缩影。
涪江之畔,在潼南15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这里,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长,“专精特新”企业迅猛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一组数据,勾勒出新时代潼南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工业投资增长87.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181家,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市级瞪羚企业3家。
作为传统农业大区,潼南制造底气何来?
潼南高新区。王华侨 摄
答案是变区位优势为“发展胜势”。潼南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地带,联动双核、辐射周边,发展前景广阔。不仅如此,潼南区位于重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主战场,高新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用地条件良好、土地资源丰富、承载空间充足,适宜布局现代工业。
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潼南区大力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实施招商引资、数字赋能等六大行动,发展壮大“3+3+N”产业集群。
“过去,对废旧汽车进行简单的废钢处理,产生的价值不高,还会造成污染和浪费。现在,我们将废旧汽车上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零部件进行拆解、再制造后,便可重新投入使用。比如,车灯、内饰等回用件和再制造件可在我们自主开发的‘车巢’APP上进行销售;金属材料、橡胶等被重新冶炼成新的材料……废旧汽车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变废为宝’”弘喜汽车副总经理陈永耀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废旧动力电池的综合利用问题日益凸显。对此,弘喜汽车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务的同时,还在不断拓展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
弘喜汽车生产车间。
“‘退役’的动力电池虽然不再适合驱动汽车,但还能充放电,经检测、分类、拆分、重组等处理后的电池,可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储能电池、智能路灯等装置,换个场景重新‘上岗’,这便是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陈永耀告诉记者,目前,企业每年可回收处理退役锂电池1万吨,生产梯次电池产品200兆瓦时,相当于储电容量20万千瓦时。
弘喜汽车取得的可喜成绩,为潼南区大力推动汽车后市场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转换新赛道,开辟新天地。当前,潼南区紧盯全市“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情况,围绕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和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等业态,加快推进汽车后市场产业布局,全力打造全国第一汽车后市场基地。
航拍弘喜汽车厂区。
如今,潼南区已聚集弘喜汽车、贝思远等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每年10万余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废汽车在这里经过查验、拆解、再制造等环节,迎来了“新生”,一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正在全面构建,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制造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抢滩汽车后市场,只是潼南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其中一环。作为重庆市7个化工产业园之一,潼南区全面布局化工产业、做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电子化学品、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支持新材料产业升级,推动与欧美国家及东盟基础化工产品出口经贸合作,全力打造成渝中部新型化工出口基地。
在重庆快思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思瑞”)展厅,两个放置在天平两端、重量相等的罐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近细看,其中一个写着“快思瑞微球-发泡前”的罐子里,装着少许像面粉一样的白色粉末;而另一个写着“快思瑞微球-发泡后”的罐子,则几乎装满了这样的白色粉末。
快思瑞微球。
何为“微球”?为何发泡前后体积不同的两个罐子会重量相等?
据介绍,“微球”是一种微米级的小气球,直径只有5至50微米大小,受热后,里面的气体膨胀,气球体积迅速变大,可膨胀50至100倍。体积变大但重量不变,这种特殊性质让微球成为优秀的新材料添加剂,为塑料、橡胶、涂料等材料增添了轻量化、保温隔热等优异性能。
小小微球,大有可为。“当前,我们生产的微球已为下游汽车轻量化、绿色建筑、消费品、半导体等550亿元市场提供了轻量降本方案。”快思瑞总经理侯卫表示,通过自主研发,公司打破了可膨胀微球的国外技术垄断,将微球新材料应用到汽车、建筑、航天等100多个行业,并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拍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谋创新、强产业,脚步从未停歇。放眼潼南大地,高质量发展的不只是快思瑞。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铬盐,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庆同辉气体有限公司出口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超纯氨,年出口额约3亿人民币;重庆云瑞肥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系列缓释肥、长效肥、专用肥,在日本农资市场声名远扬……企业发展活力迸发,科技创新成果走向世界,共同书写出潼南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
2024年7月,67个重点项目在潼南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总投资398亿元,涉及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为潼南区壮大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项目选择落地潼南?
潼南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这背后离不开潼南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潼南区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持续发力、精准施策,制定了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18条政策措施,为企业全方位发展赋能助力。同时,还设置了“税收贡献奖”“成长壮大奖”等奖项,企业达到相关条件后即可获得相应奖励,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优,发展动力足。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一批批重大项目在潼南“落得住”,一个个优质企业在潼南“做得好”,进一步助力制造业“涪江奔腾”计划取得成效:
比如,在生物医药方面,潼南区大力发展以绿色原料药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打造西部绿色原料药基地,现已吸引都创医药、波克底、吉程生物等近20家药企入驻潼南。
航拍尼古拉科技产业研究院。
在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方面,目前,潼南区国内首块大容量高能量密度纳米固态钠离子电池中试已下线,成渝中部首款氢能源商用车投入运行,总投资50亿元的华电燃机项目开工建设……
涪江奔腾向前、充满活力,未来,潼南区将聚焦招商引资、企业主体、数字化转型、园区建设、营商环境等六大重点领域攻坚突破,推动“潼南制造”强势崛起,力争到2027年建成千亿级制造强区,推动制造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打造形成一批在全国全市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大家都在看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丁宇鑫
责编:胡 婕
监制:李 静
稿件征集邮箱:213905344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