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生力军,持续提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必然要求。然而,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质量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科技方面存在显著短板,其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机制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尽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定位瞄准在细分行业市场,填补产业链上的“断点”和“堵点”,但当前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具有重大突破性的原创成果。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基础技术和工艺能力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布局能力,限制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多层次全方位创新生态体系。由于中小企业抵御研发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孤立进行研发活动,而是需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价值共创与动态均衡,形成创新生态中的竞合共生。但是目前,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竞合关系重视程度不够,中小企业的局限性在于过度关注短期利益、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对市场竞争态势理解不足,导致同质性产品竞争严重。同时,创新平台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中小企业研发风险的承担能力较低,自主研发的门槛较高,更需要来自于创新平台和创新基础设施的支持。但当前我国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要素共享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创新协作方面存在不足,创新链上各主体之间的共享和协作能力不够,缺乏创新链与中小企业的实质性产业落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由于数字要素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等技术经济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着,一旦数据被创造或收集,就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和使用,而不会减少其原始价值。头部企业正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大规模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逐渐加强了其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头部企业正越来越多地投资于全球数据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数据收集、存储,到处理、分析和应用,试图通过掌控数据资源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企业间的不平衡性,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对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发展趋势,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重点突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资金和资源的严重限制。由于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技术引进、人才培养、系统升级等多个方面,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盈利能力有限,因此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资产投资,这种困境使得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步履维艰。面临着资金和资源的限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则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资产投资,导致它们难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或降低成本。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对于资金与成本的投入需求甚高,包括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软件的购置、系统的持续维护、数字化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企业内部相关设施的完善。然而,“缺管理、缺资金、缺能力”是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突出问题。在管理上,中小企业管理理念有待转变,多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亟待建立规范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精细排产;在资金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投入融资手段缺乏;在能力上,中小企业规划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同时数字化人才缺口较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转型进程,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优势,进而难以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业务模式转变。此外,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清晰的设计和引导,在评价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时,只看转型在降本增效方面带来的短期收益,缺乏长期全面评价数字化转型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方面的效果。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需求多样,个性化程度较高,不同细分行业遵循的标准差异大,加剧了企业数字化需求差异,但平台通用的数字化工具很难实现跨细分行业使用。尽管数字技术服务公司提供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方案具有普适性,旨在满足广泛的业务需求并符合行业标准,但受制于企业投资规模限制,少有服务商愿意投入精力针对单个中小企业进行需求引导和定制开发,造成转型需求与服务供给匹配性差,难以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数字化升级改造中面临的各种独特的挑战和需求。在数字化时代,市场份额的获取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数字化转型的滞后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中小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是专精特新,但中小企业面临资源不足、服务不完善的内外部困境,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质量不高。在这个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特色集群是解决之道,能够通过转型升级、分工配合、创新发展等方式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而在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同质化竞争现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尽管企业数量众多,但平均发展质量却有待提高。在特色集群中,这种同质化竞争同样存在,且模仿门槛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对整个产业集群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尽管现有集群规模庞大,但附加值较低的问题依然严峻。许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企业间的协同合作程度并不高,缺乏有效的产业链分工。这导致整个集群的附加值难以提升,无法在市场上提高竞争力。同时,由于缺乏链主企业的引领和带动,集群的系统效应和“竞合”效应难以发挥,这进一步削弱了集群的竞争优势。
再次,中小企业特色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有限,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短板,导致集群中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的集聚效应。通过畅通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的渠道,有效地整合集群中的分散资源,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分工,培育核心企业,以提高集群的系统效应和“竞合”效应,进而全面提升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推动其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END
来源:无锡市专精特新企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