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龙江国企楷模:董礼涛——精削细磨为大国重器打造澎湃动力

文摘   2024-10-17 17:40   黑龙江  


       细微之处,毫厘之间。从17岁进厂,跟着师傅们学习手工铣削误差在0.2毫米范围内的零件,到如今,操控精度达0.001毫米级的数控机床。30余年间,董礼涛从一名铣工学徒成长为哈尔滨电气集团数控铣特级技师、高技能专家,我国多个大型煤电、核电设备的汽轮机里,都有他打磨的叶轮等零件。他取得了20余项国家专利,完成技术创新3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入选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恪尽职守成为敬业新秀

      1989年8月,董礼涛走进了哈尔滨汽轮机厂。进厂35年来,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生做起,虚心好学、潜心钻研,以独具匠心的加工方式,打破了常规,逐渐成为岗位创新的明星。1992年,他开始参加公司工会开展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自此,公司职工技术比武的铣工工种榜单上,董礼涛的名字连续几届占据冠军宝座,先后获得了公司“铣工状元”“技术大王”等荣誉称号。他多次代表公司参加了中央企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不同级别的职工技术大赛,均获得了耀眼的成绩。

       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却先后有120余项技术攻关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为公司创造了8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他的事迹与水稻专家袁隆平一同被编入中国青少年教育丛书《共和国的建设者》,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秉承着“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这个所有中国产业工人共同的梦想,董礼涛把机械加工作为不懈奋斗的终身事业,精益求精,锐意创新,业绩卓著,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劳模工匠。

        锐意创新追逐报国梦想

      国产首台用于国家西气东输项目烟墩站30MW级燃压机组,是引进乌克兰的技术,在他国也是经历了二十年不断改进、完善才成型的产品。哈汽公司引进、吸收这项技术,并且实现国产化,关系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机组的核心部件,大多是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结构极其复杂,需要加工的部位非常多,更难的是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要求还特别高。董礼涛根据机床本身的工作特性,尽可能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保证统一的基准。他自行设计了一套柔性工装,此套工装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拆分、组合,还能适应不同结构和异形零部件的安装、定位、夹紧,在燃压机组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乌克兰的燃压机组生产就是靠大量的工装来辅助完成的,而他设计这套工装不但节约了大量工装设计、制造所需的费用,更关键的是减少了试制阶段的生产周期,同事们都说:“这套工装就是个变形金刚”。这套《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柔性工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哈汽公司承担的重点工程主动力系统制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批量化生产的进程更快了一步。

        苦心钻研展现精湛技艺

       技能改变命运,匠心成就人生。“进入新时代,产业工人也要有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新担当、新贡献。”董礼涛如是说。

       2020年哈汽公司与中国重燃公司共同研制的新型机组,要在加工压气缸上加工48个ø1mm测试用孔。如何加工成为大家研究讨论的焦点。按照工艺安排和已经取得的成功加工经验,将已经合装的缸拆开,从内向外加工,可以用标准钻头,切削的安全性高,但是受工件加工部位的限制,机床结构的影响,需要特殊的加长刀柄,还要多次装夹。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还要拆装缸体,需要钳工配合以及工件转运,这都将耗费宝贵的时间。怎么办?综合了所有因素,他建议不拆解,由外向内加工。看似简单,可是由外向内加工ø1孔,要通过倾斜角4°阶梯孔,钻头的有效长度必须大于40mm,再加上夹持部分就得需要60mm长,长径比远大于10倍的加工难题,而且铸钢材料内部的不确定性,一旦断刀将带来更多的麻烦。先解决钻头问题,他们上网查、跟圈内人士询,终于在一家刀具销售点找到了能满足长度要求的钻头,花14元钱买回20支,这样的钻头能用吗?艺高人胆大,他们先在缸体上选了一个加工余量大的部位,做模拟性试验加工,通过解决钻头定心、设定转速、调整钻孔循环的各个参数等等尝试,取得了可靠的切削参数。在正式加工的时候,一次性顺利完成了48个孔的加工,而且只用了4支7毛钱的小钻头。小投入,也能攻难关、解难题,就是靠自主创新。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重器》、哈尔滨市电视台《咱们工人》栏目曾对董礼涛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树立了装备制造企业的良好形象。他多次拒绝一些私企开出诱人的条件,他说:“无论给多少钱,什么样的待遇,也不会离开培养我的哈汽!因为我是党员、是劳模、是工匠。是这片黑土地培养了我,汽轮机就是我的家,我和她的感情难以割舍!”

        无私奉献引领团队进步

       董礼涛常说,“一个人的创新是小项目,一个团队的创新才是大项目;一个人的提高是小提高,一个团队的提高才是大提高。”

       2008年,他组建了“董礼涛铣工工作研讨小组”。2013年,又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此外,工作室承担了公司出产的常规火电、核电产品、燃压机组和重点工程产品的中小部件制造攻关任务。其中两项创新成果分获2011年全国机械工业职工岗位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1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董礼涛先后获得20余项专利授权。

       随着国家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将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起来成为央企产业工人的后浪,在哈汽公司和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大力支持下,2021年11月9日“董礼涛技能大师哈职工作站”正式运行。在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沈阳机床杯”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职业技能竞赛中,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培养的选手获得全国第七名的优秀成绩,团队获得竞赛优胜奖。成功就会增强信心,将会有更多技能人才之花开在哈汽、哈职,也将有更多的创新硕果助力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正如董礼涛所说,从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是所有中国产业工人共同的梦想。作为产业报国的大工匠,董礼涛正怀揣自己的梦想,在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征程上大步前行。

来源:龙江国资

哈汽职工之家
哈汽工会----职工的娘家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