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157亿美元,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15.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10.13%。据统计,2018-2021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历史平均增速15.84%,同时段中国基因测序市场历史平均增速17.81%,国内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本期「检测家」走进北京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访到总经理杨旺,了解北京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物检测行业耕耘16载的故事。
公司介绍
北京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一辉远”)成立于2008年8月,是一家专注提供生物技术服务及生物生化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DNA测序、DNA合成、微生物鉴定、基因分型、测序基因序列检测分析,基因合成、基因编辑和蛋白表达载体组装等业务。当前正在为国内281家拥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的三级甲等医院、99家985、211院校,37家研究院所,49家具有临床检验检测资质的企业以及26家相关领域上市公司和众多小微企业单位直接提供产品和服务。
“业务延伸了,市场就打开了”
2007年,尽管此前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问世加快了基因测序商用的进程,但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彼时,基因测序技术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且集中在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校,市场规模较小。天一辉远创始团队注意到科研院校对基因测序需求大,但因为样本量少而导致检测成本高的问题。在考察市场需求后,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天一辉远团队依据自身过硬的技术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态度,着手准备开设基因测序业务。
“测序仪器设备高昂,大多科研院所的经费有限,且样本量不多,自己做基因测序的成本很高。我们收集客户的样本一起进行测序,成本平摊后,从上千上万一个样本可能降至几百几十一个,这样他们的整体的科研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天一辉远经理杨旺介绍道。同为科研人员从切身痛点出发,以最纯朴的商业逻辑于200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天一辉远。
高科技的属性,设备和人员上的投入费用远超普通实验室,刚成立的天一辉远并没有实现盈利。当时天一辉远的业务集中在做一代基因测序,业务类型比较单一,团队尝试开发新业务以提升效益。“我们发现很多客户需要的不只有基因测序,还有测序前的基础需求,第二年就开拓了引物合成的业务,公司慢慢地开始盈利。”
市场倒逼着一班高学历的科研人员,学会科研和市场相结合,于是天一辉远从纯粹的基因测序业务逐渐延伸到科研项目服务,跟随行业脚步不断迭代,开展了高通量测序、第三代测序等业务,并且不断探索拓展未涉足的基因检测业务,形成测序合成完整配套服务体系,“市场就打开了。”
从日检测样本量1000到20000
基因测序的操作环节繁多,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对技术掌握和质量控制的要求高,早期国内基因测序企业都采取人工手动操作的方式运作实验室。基因测序样本较其它领域的检测样本微小,实验员稍有操作不当就会导致测序出现错误和失败,因而手动操作存在错误率高以及效率低的弊端,难以形成竞争力。
“刚成立时我们只有一台测序仪器,而且是人工手动处理样本,每天能处理的样本只有800到1000个左右。”杨旺就任部门主管时意识到人工手动处理样本的方式效率低下,要想实现更高的效益,就必须将仪器设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他提议对实验室进行全自动化改造。
尽管早期公司的利润并不高,且投入建设自动化存在较高的资金风险,但团队基于对检测报告时效性和准确性的重视和对技术的追求,一致认可杨旺的建议,天一辉远也成了国内第一家实行实验室自动化管理的基因测序公司。
除了在操作上的自动化,改造还涉及对实验员的管理。杨旺上线了ERP系统代替前期的实验流程管理方式,“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做业绩考核,早期用的都是比较原始的记录方式,上线ERP系统后记录实验结果和对实验流程溯源更加方便,大大提升了对实验室的管理效率。”
自动化改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自动化平台的上线会改变实验员的工作习惯,他们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容易引起实验员的排斥。杨旺花了大量时间和实验员进行沟通,解释自动化上线的意义,“样本量在不断增长,自动化操作替代人工操作会大大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成本,但同时自动化平台也需要专业人员的协作才能完成工作,所以自动化并不会裁减现有的人员。”
“如果没有自动化改造,根据我们现在的业务量,团队需要成倍的实验员才能满足需求。”目前,北京天一辉远的每天检测样本量已经达到了20000左右,仅以团队三十多名实验员支撑起整个实验室的运作。
抓住机遇扩张,靠硬实力打响品牌
早期天一辉远的外地客户做基因测序需要把样本寄到北京,整套流程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有时候甚至要一个月才能出结果。运作周期长增加了客户时间成本的同时,也削弱了天一辉远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内基因测序市场逐渐规范化,具备一定的规模,而后来的行业龙头公司在此时已经崭露头角。天一辉远为抢占市场份额,将目光投向外地市场,开始进行区域扩张。
2013年,北京天一辉远作为总公司控股,投入人员、资金开设武汉天一辉远,作为独立公司运行,覆盖华中地区。
不同于检测行业的其他领域,企业开展基因测序业务,需要攻破的最大难点并非设备和资金,而是技术和人员的配套运营。天一辉远从管理高层到实验员,是清一色的生物专业科班出身,其中有两名博士和三名硕士。得益于丰富的实验经验以及专业背景,天一辉远的技术团队在实验操作时能够准确把控细节。
“同样的设备仪器,技术不过关的团队需要磨合很久,而我们直接把技术团队和自动化管理制度带到武汉,设备仪器投入到位以后,实验室马上就能运转。”自身就是这一领域专家的杨旺,谈及公司生物检测领域的技术实力沉稳中透露着自信。
武汉实验室落地后,没有过多的宣传,天一辉远依然吸引了许多客户。大多客户都是奔着天一辉远过硬的技术而来,“我们会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技术服务,客户的选择性更多。比如说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经济和时间成本是最低的,但我们并不会替换掉第一代测序技术,因为第一代测序是行业的‘金标准’,准确率最高,可以对高通量测序的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和补充,可以更深入服务客户的科研项目。”但凡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文静的杨旺变得健谈起来。
除了在技术上的硬实力,对于客户而言,天一辉远的优势还在于对项目服务细节的注重。天一辉远的客户主体是科研院所,因为检测结果数据在科研中直接决定实验的成败,因而客户对数据的要求非常严格。
“我们能保证交付给客户的每一份数据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且对结果会多次验证。如果不能保证报告数据是准确的,会直接影响用户后期科研方向和结果,所以我们不会为了节省成本而直接交付不负责任的数据,一定会多渠道去推导最终数据的准确性,直到数据报告通过我们的验证为止。”也许正是以杨旺为代表的天一辉远对检测实验结果严谨的科学态度才引得其稳步走在国内生物检测的前列。
武汉实验室试点达到了天一辉远预期的效果,团队紧接着开始筹备开拓下一个区域,恰在其时,最大的利好来了:2016年,基因检测正式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而这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方向发展指引。
2017年,广州天一辉远成立,旨在辐射华南地区;2019年,青岛天一辉远成立,覆盖公司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业务。“2008年的时候,我们运行的周期还很长,进行区域设点后,现在我们最快能做到今天收到样本,明天就完成检测并交付报告。”杨旺的言语间透露着欣慰。
目前,天一辉远仍在不断地调整区域布局战略,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运营能力,在保证团队运营的质量同时保持扩张。“西部市场对基因测序的需求也在增长,有合适的机会就会进军西北、西南地区。”
开拓新业务要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基因测序行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此前基因测序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药领域,现在已经扩散到食品、环境、农学等领域。“比如说在食品领域中,乳业公司在前期的菌类研发测试时,就需要用到基因测序技术,后期的自检环节里,也可以通过基因测序快速鉴定异常产品中的微生物成分,从而解决污染问题。”
近几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科研项目,技术的迭代较快,技术壁垒慢慢破解,基因测序行业呈现爆发性的增长趋势。基于对测序技术应用范围扩大的事实和基因测序机构涌现带来的挑战等各种因素的考虑,天一辉远下一步准备深入项目服务合作,“最近也在沟通新的平台和检测项目,这些业务一旦上线了,我们预期增长还会更快更好。”
有了项目服务的业务保障后,天一辉远尝试在产品研发上发力,“采购进口试剂无疑会增加科研的经费压力,我们自己研发高质量的酶类试剂、蛋白产品等产品,既可以服务团队,是基础技术服务方面的补充,又可以开拓产品销售类的业务。”
图
北京天一辉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旺
小编语
天一辉远从其发展足迹到公司管理、布局,都弥漫着浓浓的高校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性,他们最大的重心一直在行业技术的突破,而市场、管理之类的公司运营问题,颇有随遇而安的感觉。也许恰恰是科研气质让其获得更多同属性市场的认同,期待更多天一辉远一类检测公司出现在行业内,为中国实验室赋予更多科学属性。
欢迎报名
诚邀全国优秀第三方检测机构/各类科研机构/企业实验室接受「检测家说」专访系列【全程免费】,有意者请将公司资料+联系方式
发送至邮箱:info@easylabplus.com
或致电检测家客服:400 066 0598
也可以扫码添加检测家客服微信参与报名。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租赁
求分享
求点赞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