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前两天,我滑雪时,误入了高级道。
当时,我这个小菜鸡,面对着牌子上的黑道标志,和高级道这三个字,心里慌慌的……
赶紧拿出手机来拍了一张。
拍照片,一是为了留纪念,万一平安下去了,那就是显摆的证据。二是因为牌子上有救援电话,我打算下去的路上,如果遇到搞不定的陡坡,就打电话叫救援。
当然,如果我下去时连摔带滚,最后被抬走,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通常新闻报道中就会写,这是某某(化名)在出事前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怎么下来的后面说,先介绍一下前情提要。
我是趁老公休假,自己出门放风,远处去不了,就近去崇礼滑4天雪。
我双板,初级平行入门水平,为了省钱就不请教练了,自己看书学。
看的什么书呢?就是著名的小红书呀!
前3天,我练了练平行式,还自学了非常不标准的冰球刹。
冰球刹是我看到雪场上其他人在用,滑的多快都能刹住,觉得很实用,就在小红书上刷了刷视频讲解,之后到雪场实践。
那3天,我在初级道中级道上,照着手机视频,刹来刹去,胡刹乱刹。姿势肯定不对,但后来基本都能刹住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到了第4天,在我不小心误入高级道的时候,新学的野生版冰球刹,它派上用场了!
接着前面往下说,在高级道入口,我拍完照,正在那里做思想斗争的时候,一个小朋友从我身边滑过,个子小小的,也就四五岁,两条小腿撑开,全程犁式滑了下去。
我瞬间觉得我也可以了。
在脑子里制定了一下策略,分段滑,反正我会刹车了,拐两个弯就刹一下,滑一段就找地儿休息一会儿。
坡很长,嗖嗖往前冲的滑雪者也很多。我就按照既定的思路,拐两三个弯就刹一下,看看后面。
就这样,虽慢但安全的滑到了山脚。
后来,在滑呗上看到摄影师给我拍的照片,动作不标准,难看,但那都不重要。
在高级道上,我一边滑一边想,其实,这才是真实世界的学习。实用就好,有效率就好,不需要完美,不必追求满分,没有固定不能变的学习顺序。
就像看书,不一定非要按顺序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我需要这一章,直接翻开这一章读就好了。
就像之前听说过,互联网很多写代码的从业人员,都是在社会上报个学习班,短平快的学完,或者在洛谷上自己刷题,刷一段时间,之后去面试,应聘成功。
我们应试教育出来的,很容易把学习这件事看得太郑重其事。比如,经常听说:
如果前面基础没有打好,后面也学不扎实。
童子功很重要,开始学的不标准还不如不学。
学奥数要找最好的老师。那个英语老师带了一点口音绝对不行。
但其实有的时候,学习需要一点囫囵吞枣的精神。如果一切都等准备的十全十美再开始,那很多事情都进行不下去。
从10到100,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但是从0到1,甚至从1到10,这个起步阶段,更需要的是行动力,是像小野马一样闷头往前跑。
这里并不是说,系统学习和细心不重要,只是想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太追求系统和完美。
小朋友的手抄报作业,都是家长和机构老师帮忙画,为什么?因为孩子自己做的不够好,大人代做的更完美,可以获奖,可以上墙,可以被表扬。
但是能够接纳不完美,对孩子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呀!真实世界中,很多事就是抓大放小,把关键部分做好,不太重要的就凑合一下。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现在的知识更新换代也太快了。
如果到了现实社会上,还按照学院派那种学习方式,板板正正,一步步来。可能你会发现,人家四五岁的小孩哥都上高级道了,你还在初级道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