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6号,小学期末考试;
1月6.7.8号,初中期末考试。
从2号到8号,
作为小学生初中生双料家长,
我已经整整享受了七天
为期末考试牵肠挂肚
的美好生活。
8-9号这两天出分,
从小红书,到各个家长群
全是晒成绩和热烈讨论的。
妈呦,
小学生三科300分,298分,
比比皆是,
初中生类似于数学满分,
语文98分的奇迹,
也随处可见。
小红书你不刷也就不刷了,
实在看烦了,
卸载都可以,
但是,
微信你不能卸载啊……
微信里的家长群,
分数没有小红书那么邪乎,
但胜在信息密度高,
它不停的刷刷刷屏啊!
小学就三门课,
分数差距也没有很离谱,
群里谈个一两百条聊天记录,
差不多也就谈完了。
初中就不一样了。
七八九门课,
科目多,还全区统考,
特别适合互相攀比。
而且到了初中,
分数差距也拉开了,
每科的难度如何,
每个学校的最高分多少,
平均分多少,
学霸有多牛,
…………
展开了聊,
洋洋洒洒每天能聊个几千条。
现在大部分初中都搞分层教学,
我觉得蛮好,
因为学霸和普娃的学习进度本来就是两个世界。
很多学校连大考排考场座位,
都是按上一次大考的排名来的。
猛一看觉得没必要,
细想之下学校用心良苦——
考试时,
这边你抓耳挠腮才做了几道题,
那边学霸开始哗啦哗啦翻卷子做下一页了,
就问你着不着急?
心态崩不崩?
之前XC有个学校分层教学,
还被家长举报了。
这家长是真不怕自己家普娃被那帮学霸虐啊!
依我看,
这位举报家长,
就应该把他锁定在期末的牛娃家长群里,
让他体验一下格格不入的痛苦。
我有好几个家长群,
期末考试周是截然不同的画风。
鸡血的,
从某校有几个满分,
哪个学校平均分最高,
到自己班学霸的各科成绩,
聊一个遍。
你放眼望去,
满屏发的,
都是自家娃拍马都追不上的分数,
让人恨不得把手机戳瞎了
啥都看不见。
这种群,
适合牛娃家长对标&树立目标,
我等普娃家长
看了徒增焦虑。
佛系的,
就让普娃家长很舒服,
大家互相晒的分数,
都是特别接地气的。
哪怕六七十分,
只要比上一次进步了,
也会被群友们发自内心的盛赞。
哪怕不及格,
也有做伴的,
主打一个抱团取暖。
大家简单聊完成绩,
一般会总结两句:
“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孩子健健康康的就很好了。”
然后转头开始
热烈的讨论起寒假旅游计划。
这种群,
估计牛娃家长进了会憋到内伤:
六七十分被夸夸夸是什么情况?
假期你们居然不补课?
…………
所以说,
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普娃家长不用非要进都是牛娃家长的群,
普娃也不用非要进都是学霸的分层班。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
最喜欢向上社交这种叙事,
实际上,
向上社交
不一定成功,
但
向下社交
是真的很舒服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