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你的孩子未来会不会抑郁,从“周日晚上”就能看出来……
教育
2024-11-03 08:30
上海
本文授权转自: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
作者:
主创团·小番茄
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妈妈忧心忡忡地打电话来咨询。
她的女儿今年14岁,刚上初二。
女儿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还是班里的班长,年年是三好学生,平常经常代表班级参加诗歌、演讲比赛等。
上了初中之后,女儿成绩没那么拔尖了,只能排到中等。
这位妈妈说,她心里肯定是有落差的,所以经常和孩子说要加把劲儿,继续努力等等,但从来没有责备过女儿。
但不知道为什么女儿总是闷闷不乐的,对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
唯一开心的时候,就是周末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但每次回到家后,孩子就又蔫了。
她还变得特别情绪化,在周日晚上尤其明显。
女儿的作业一般都拖到周日晚上才写,写着写着,就开始一边掉眼泪一边抱怨不想上学,情绪激烈时还伴随大吼大叫,撕扯作业。
心理咨询师听完妈妈的描述后,说孩子可能是抑郁了,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
这位妈妈还不信,好好的孩子,怎么可能说抑郁就抑郁。
结果去医院诊断发现,女儿确实已经患上中度抑郁。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
18岁以下的孩子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其中五成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很多时候,孩子的抑郁,其实早有征兆。
孩子厌学、情绪化
是“心理”在发出求救信号
知乎上有一位妈妈求助:女儿得了抑郁症,我游走在崩溃边缘,我该怎么办?
她说,女儿高中的时候有一天情绪突然变得很奇怪,不愿意去上学,还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面。
妈妈给她换到了其他学校,依然没有改变。
后来带孩子去看了医生,才知道她得了抑郁症。
严重的时候,会把妈妈当成仇人一样来骂;心情不好,就会把家里的东西都砸一遍,然后躲在房间里几天不出来;
最严重的一次还试过“烧炭自杀”。
这位妈妈感觉很痛苦,每天都很崩溃,都要撑不下去了。
然而,一位叫精神科刘华伟的医生却这样回答她:
很多家长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无法理解儿女的抑郁症,认为一个孩子不应该抑郁,孩子很可能是单纯的厌学。
其实这就是家长们最急需改变的,因为这样的理解,常常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曾为了蹲点青少年抑郁,采访过十几个家庭。
今年18岁的浩然,四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休学至今。
在他上小学前,家里充满着包容和爱。
但后来“一定要考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然后读研、读博,找一个好的工作……”成了父母和他全部爱的连接。
成绩不好,会被爸爸暴打一顿,还被关在家门外,
初三那年,当疫情结束重新回到学校,他每天都被无力感和窒息感包裹,他哭着打电话给妈妈,表示自己要崩溃了。
接下来,他从请一天假,请一周假,到长时间不去学校,最后休学、复学、再休学……
那段时间,每次听妈妈提到“回学校”三个字,都像点燃了浩然情绪的炸药。
他会忍不住动手打妈妈,好几次掐着她脖子把她按到墙角。
而妈妈回忆起儿子生病期间的状态,则觉得“天塌了,我的孩子怎么说躺下就躺下了。”
很多父母,总以为孩子厌学,叛逆、情绪化就是矫情,熬过去就好了;
殊不知,孩子并非偷懒、矫情、故意和你作对,他们的内心可能正在经历激烈的抗争与呐喊,那是一场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的行为,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求救,作为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现在抑郁的孩子
越来越多?
临近开学,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又一次人满为患。
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把困惑塞满这间七平米的诊室:
“一说话他就急,看见我就像仇人一样。”
“他最近半年一直在家,现在这种情况,上学有没有问题?”
“孩子是不是要终生吃药?将来还会回到正常的生活吗?”
他们急切地发出一声声疑问:“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是啊,好好的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走向抑郁?
我想,离不开以下两大原因。
1. 背负沉重压力的孩子
我们今天的孩子,是很可怜,很惨的,因为他们要背负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多重压力。
小红书上,刷到过一所寄宿学校初一孩子的课表:
每天早晨5:20就要起床,晚上10点才能上床睡觉。
许多孩子,不仅平常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周末的自由也要被压榨,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在一次演讲中说,他10岁的孙子,在学习奥数时,遇到了一题比较难的奥数题去问他。
他看了下,结果发现这个知识点是高二数学才能学到的知识。
大学副教授蔡先生说,他三年级外甥女的一套语文作业,远远超出三年级教材的难易程度:
不得不说,如今的教育现状,真是卷的可怕。
儿童精神科医生曹庆久说:
“社会压力大,一层层传导下去,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这些孩子。”
这些无声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2. 过度焦虑的父母
如果说,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是一个万丈深渊。
那么,父母的高期望和焦虑情绪,就是将孩子最终推向那个深渊的无形之手。
@庄胜春
所拍摄的纪录片里,现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心理咨询师让家长们站成一排,分别代表1岁、2岁、3岁……对孩子讲一句自己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讲的一句话。
1岁时是“宝宝真棒”,2岁时是“要小心哟”,3岁时是“今天你在外面跑得真快”,4岁时是“注意安全”;
但到了6岁以后,就成了:“赶紧起床,再不起来就迟到了”、“快点做作业”、“作业做完了吗”、“这次考试排名怎么样”……
所有人都发现:幼儿园之后,家长不再向孩子优先传递感情,而是在传递焦虑。
试想,当一个孩子回到家,感受不到
任何美好和温暖,每天耳边只剩下父母冷冰冰的“作业”、“成绩”和“分数”。
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疯不病不成魔才怪。
越是内卷的时代
越要保护孩子的心理
内卷时代,很多父母都拼了命地鸡娃,卯足劲想让孩子拼一个更好的未来。
可事实上,过度的竞争和压力不仅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还可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就像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说的:越是内卷的时代,越要关注和保护孩子,为他们筑起心理的防护墙。
想要让孩子远离抑郁,送给各位父母3个建议:
1. 父母克服焦虑,保持松弛的心态
一位博主曾在微博上说起自己读书的一段经历。
初二时,他考试发挥失常,成绩一下跌到了十名开外。
但他妈妈反倒鼓励道:“这么难的题能考80多分很了不起了。”
还要带他去买好吃的,庆祝他解锁人生的新体验;
高三时,他一模二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担心自己考不上一本,情绪特别低落。
妈妈却温柔地宽慰他:
“考不上一本没关系,上个二本也可以,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了。”
他曾问妈妈,为什么不像别的家长一样对他有所期待。
妈妈一番话很感人:“你的学习压力已经很大了,我再加压,还不得把你压垮呀!”
在当今内卷的大环境下,孩子们本来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父母再不断地传递焦虑,孩子很可能在日复一日的内耗中压抑成伤。
真正聪明的父母,早就学会了共情孩子,建立松弛感,不让焦虑拖垮孩子和自己。
2. 做好孩子的减压阀
心理专家陈默曾说:“孩子上了初中后,来自外界的压力会越来越多。我们当父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家庭,帮孩子减轻压力。”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减压阀。
之前看到这样一条热搜,特别感动。
一位妈妈发现高三女儿学业压力太大了,就想各种办法哄女儿开心。
她还特意在网上买了一台棉花糖机,陪女儿旷课了一节晚自习,让女儿自己做棉花糖玩儿。
那天晚上,女儿脸上终于有了无忧无虑的笑容。
父母平常要帮孩子做好情绪疏导,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心事、多带孩子去散心、去玩耍、运动来解压。
孩子才能在繁重的压力中,寻得喘息之机。
3. 理解孩子内心的困境
@庄胜春
的纪录片里,有这样一个诊疗场景:
女孩就因为想在家里“养蛇、养蜘蛛”和父亲产生了分歧。
爸爸看着哽咽的女儿,表示无法理解:“家里小,不适合养这种东西。”
后来经过心理医生引导,才得知,女孩最近升入初中,新环境压力太大,加上父母最近离婚,家里支离破碎,爬宠对她来说是一种治愈,也是陪伴。
父亲听后愧疚不已:“我平时很少在家,今年跟她妈妈离了婚,对她心理打击比较大。”
他还郑重地表示:以后会带女儿出去打个球、散散步,在后方做好女儿的支持。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困境。
当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困境,理解孩子的痛苦,及时排解他们负面的情绪,很多心理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曾看过一个让人深思的问答:
“为什么医生养孩子都比较佛系,老师养孩子却比较严厉?”
“因为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
千万别等收到孩子的一纸病历,才后悔当初把孩子逼得太狠。
真正厉害的父母,都做到了反焦虑、反内卷、反内耗。
当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松弛回归家庭,把自由还给孩子,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自然会成为孩子的能量与支撑来源。
*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RECOMMEND
-相关阅读-
RECOMMEND
-每日教育新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0NTY0MTA1MQ==&mid=2247842309&idx=1&sn=c6662bb5e845676ba95e105e8f2b8196
阅读第一
这里是6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阅读第一”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爱阅读、持续学习、分享和成长,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术”至“道”,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最新文章
黄灯:我们低估了这代孩子的难处,普娃出路少,缺的不是努力
普通家庭, 不要过早消耗孩子的元气
把博物馆收藏在家!这两套书带孩子看尽地球文明精华
多次押中高考原题,这套“神书”凭啥让孩子的写作水平脱胎换骨?!
普通人的中年危机,比《再见爱人》残酷100倍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荣获美国三大顶级童书奖,这两套销量百万的经典名著:让孩子在爱、想象与勇气中成长!
科普界标杆!3350幅高清图,1100个物种,DK大自然系列终于来了!
让孩子坐上“文昌位”?教育玄学,被大湾区父母吃透了
儿子房间一幕让我泣不成声:多少父母,活成了“傲慢的大人”
豆瓣9.0!孩子读得懂的漫画版曾国藩家书+古文观止,有趣有料!
余华出圈,而他一生经历苦难,却在人间写起了诗歌...
消费降级后,中产家庭最先砍掉的是孩子这些兴趣班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J. K. 罗琳的枕边书,两套书满足孩子对未来的奇思妙想!
海淀六小强名师审定!孩子物理与化学启蒙看《怪兽学园》就够了!
为娃冲洋名校,北京上海中产妈手握几十万找“外挂”
北京中学校长:学不会三明治法则的父母,教不好孩子...
亲历两次大战、拿下诺奖的“文学硬汉”海明威,凭什么影响几代人?
中国南极科考队出征,看过这套绘本的孩子“赢麻了”!
2万块催高10厘米,中产开始给孩子卷身高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限时降价中!从启蒙到应试,英语学习的秘诀,都藏在这份报纸里
火了300年的名著出绘本啦!5-12岁孩子轻松读懂中华神话
小学生扎堆做博主:梦想月入10万,成为网红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创刊43年、获奖无数的中国本土科普杂志,用漫画解读科学!
《时代周刊》儿童版来中国啦!和美国孩子同步看世界!
中产父母花几十万赴美生娃?这条灰色鸡娃路要凉了
比《纽约时报》还牛的英文刊物,被初中生当成了“下饭菜”……
“公民新闻时代”不可缺少的这项素养,真正提高了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专为“初中生”创办的顶级新闻报刊!时事写作、考点知识全掌握
近千个中产家庭年度账单曝光:消费降级?不存在的!
海淀十八年鸡娃——得到如此之少,失去如此之多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成绩飙升,国际学校妈妈圈里口碑超好的自学宝藏资源!
中产鸡娃盯上新「三大件」
“鸡”英文,不费妈!这个线上分级图书馆,让孩子抓牢阅读黄金期
这本全球畅销10亿的英文杂志,开启了无数孩子英文启蒙之路
纸书已经过时了?这本儿童杂志创刊70年,却仍是全美“销冠”
一年消失5600所,招不到人的小学纷纷倒闭了
中产孩子为什么都在卷“非虚构”读物?看了《时代周刊》后我悟了...
畅销新加坡20余年!全世界孩子都在追看的英文科学杂志长啥样?
“中西合璧”的新加坡主流英文杂志:让中国孩子立足亚洲、放眼世界
靠手机带娃的年轻父母们
又一知名机构卷钱跑路!这届中产爹妈太惨了…
The Week青少年版来中国了!这本英国国民杂志为啥是国外牛娃的“标配”?
畅销新加坡20余年!全世界孩子都在追看的英文科学杂志长啥样?
看完《山花烂漫时》,985海归妈妈开始反思中产育儿:不应该把娃保护得太好
学什么专业才有可能成为他?马斯克:“最好是物理。”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