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传播“小男孩被埋图”,涉案人员被拘!

时事   2025-01-10 21:35   北京  


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牵动人心。此时,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并配文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甚至获得好几万的转评赞。


鉴于该图片存在明显AI生成痕迹,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经查,图片确由AI工具创作,原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未关联地震且声明是AI生成。



经查,青海某网民为博取眼球,将“小男孩被埋图”与日喀则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拼凑、移花接木,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致使谣言信息传播扩散。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中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何甄别AI


  • 观察细节:许多AI生成的图片、视频中,可能存在边缘模糊、光线阴影不自然、人物的眼睛、头发、手指等可能处理得不够完美,透视关系也可能处理得不够自然准确等。


  • 多方验证:不要仅仅依赖单一的信息来源,应从多个权威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对比。对于一些热点事件,可以检索官方媒体报道,验证信息的真实性。


  • 使用工具:利用AI图片检测工具可以帮助识别图片是否为AI生成。


  • 谨慎分享:在确定信息真实可靠之前,不要随意转发,以免无意中成为谣言传播的推手。

               

不能让AI生成次生灾害


其实,细看“地震小孩被埋图”,就会发现不对劲。图中男孩的左手竟有六根手指,而相同画面的短视频早在去年11月份就曾出现。


每遇灾难,总有人蹭流量,刻意编造谣言。不同的是,此次原始作者在发布视频之初并不存在主观恶意。其他博主后续转发时,有的在图片下方注明了系AI生成,有的被平台标记“疑似使用AI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但碍于提示词很不显眼,有的博主配文则含糊其词,甚至有的博主刻意裁掉提示词,导致不少网友被误导,认为图片与此次地震有关联。因为转发这张照片,有的博主获得上万转发和评赞。


“地震小孩被埋图”走红,折射AI创作隐忧。AI创作已经可以达到十分逼真的效果,真到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烈、足够牵动人心,真到明明作者和平台提示了系AI生成,网友仍难以觉察以致信以为真。现在,AI创作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大批量生成类似图片是分分钟的事情,若有别有用心之人用AI造谣,那么辟谣将是十分庞大的工程。据报道,在社交平台上,以“日喀则地震群众被埋”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不少视频博主都发布了AI生成的灾区图片。在当地救灾的紧要关口,难道还要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一辟谣不实信息?


越是容不得一点虚假的信息,越是不能任由AI“自由发挥”。可现实令人担忧,多款AI智能软件生成图片无风险提示,使用者完全可以“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短视频平台审核又有时间差,AI生成的图片及视频只有在创作者发布后,平台才能进行识别和审核。经记者测试,相关内容下方标注“疑似使用AI生成技术”的提示信息,需1小时之久,期间可能有无数信以为真的网友已经“热心”转发,稀里糊涂做了谣言的二传手。


对AI生成图片进而演化而成谣言,网友需有甄别能力,平台更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AI生成信息的提示词不妨再醒目些;一旦识别到“灾害”“地震”等关键词,平台应立即触发先审后发机制,不让AI生成的图片及视频成为次生灾害。


图是AI做的,责任还得博主、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担着。无论是地震灾难,还是日常生活,就别再用AI造谣生事添乱了。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北京晚报实习记者 李霞

:刘昊
编辑:李怡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晚报视频号

    快来关注~



    北京晚报
    北京晚报,您的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