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 日上午
在2024安徽秸秆暨
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
项目推介签约仪式上
我市签约“两利用”项目 6 个
签约总金额 29 亿元
本次签约项目中,利辛县签约2 个,签约金额达22.5 亿元;涡阳县签约2 个,签约金额达2.5 亿元;蒙城县签约 1 个,签约金额达2 亿元;谯城区签约 1 个,签约金额达2 亿元。分别为江苏万物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有机肥项目、蒙城楚村大地牧歌肉牛循环产业项目、谯城区(药)食用真菌智能产业示范园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年产 1 亿袋鹿茸菇生产项目、年产 30 万吨秸秆资源化利用项目。
据了解,现场还推介了安徽瑞虎肥业有限公司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安徽正源牧业有限公司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涡阳汇农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反刍饲料厂建设等6 个项目,总投资 2.86 亿元。副市长刘婉贞出席活动。
相关新闻
NEWS MORE
秸秆、畜禽粪便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小东西看似不起眼,却也能实现变废为宝,并且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在2024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我市参展厅内展出的产品受到广泛关注,一件件变废为宝的好产品让人们了解了当前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前沿技术。
看我72变
冬日的省城合肥气温虽然有些低,但暖阳高照。走进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让人感觉温暖如春。
秸秆固化颗粒、秸秆板材、秸秆食用菌、有机肥、生物降解地膜、秸秆猫砂、秸秆工艺品……走进亳州展馆,52家企业纷纷摆起整齐的展台,一个个精美的产品被精心摆放在展桌或展架上,130余种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用秸秆来生产食用菌,每年可以生产菌包3000万包,年加工利用秸秆2万吨左右。”在安徽共富食用菌有限公司展台前,工作人员曹秦指着展台上的菌包告诉记者。
安徽共富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利辛县永兴镇,是一家集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型企业。通过把秸秆加工进行食用菌种植,现在已实现年产值500多万元。
“我也是通过秸秆变废为宝,从事食用菌种植的。现在我主要种植羊肚菌,销量很好。”来自谯城区双沟镇的益康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会玲介绍,合作社在从事各种食用菌的种植的同时,还利用食用菌的废菌渣经过发酵腐熟后作为有机肥栽培西瓜、甜瓜。目前合作社拥有钢结构制种、养菌厂房2000㎡,年生产各种食用菌150万棒,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200多万斤,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利润100余万元,吸纳当地群众50余人就业。
“废物”变“宝物”
据了解,本次参展企业中,我市各县区均有多家参展企业是通过把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的。除了食用菌产业以外,还有一些企业把秸秆进行二次加工变成工艺品、板材、颗粒等,尽情展示秸秆的72变。
“我们把秸秆通过手工编织变成杯垫、收纳框等工艺品,年收储秸秆 3万吨左右,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位于利辛县的利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丽介绍。“我们属于将秸秆进行原料化,就是以秸秆为原材料加工成猫砂。目前公司拥有4个大型秸秆储备仓库,可年产8000吨-10000吨猫砂。”位于涡阳县的秸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磊说。
“在亳州展馆里看到有不少把秸秆加工成的工艺品,令人耳目一新。”来自河南郑州的客商李伟说,他已经和亳州企业留了联系方式,接下来会加强合作交流。
用秸秆种植食用菌属于秸秆基料化,除了能实现秸秆原料化和基料化以外,秸秆还能实现能源化、饲料化、肥料化。
“我们用秸秆做成了绿色板材、异形坐具板材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目前有生物质颗粒生产线8条,年生产秸秆生物质颗粒2.6万吨左右,生产各类智能桌椅2万余套,年产值7000万元。”堉硕博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兴亚说。“公司是一家集秸秆青(黄)储商品化饲料加工和肉牛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规模养殖企业,2023年实现综合利用秸秆3万余吨,解决了周边近万亩秸秆问题,平均每亩农户可增加收入300元。2023年饲草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肉牛销售300万元、生鲜肉销售120万元,年产值2600万元。”隆标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司标介绍。55岁的徐继光是谯城区十河镇农民,流转100多亩土地种植粮食和药材,这次专门赶来选购农资。他说,通过秸秆和粪便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很好,他打算采购一批。
亳州市立丰有机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环保废弃物处理,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掺混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于2014年,位于谯城区大杨镇,占地200亩。现场,不少客商前来询问产品情况,负责人邹玉华一边介绍一边和大家交换联系方式,忙得不亦乐乎。他说,公司年处理亳州30余家中药提取厂产生的中药渣约12万吨,谯城区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约3万吨,农作物秸秆3万吨。年产能各类肥料6万吨,年销售额1900万元,纯收入200万元。
推动绿色转型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持续加强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我市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1300万亩、300万亩左右,秸秆理论资源量730万吨,秸秆可收集量620万吨。”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信息与资源环境科负责人怀珍法介绍,202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5.5%,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02.5%;秸秆产业化率57.4%,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完成省目标任务的104.4%。
2019—2022年连续4年获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涡阳县经开区、蒙城县经开区获批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区。涡阳县秸秆竞拍新模式、蒙城县秸秆“热能托管”模式、谯城区中药材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获《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技术和模式汇编》收录。
全市年产畜禽粪污920万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2020—2022年连续3年获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秸秆基料化利用方面,我市以小麦、玉米等秸秆为基料发展食用菌产业,推广袋式、柱块式基质栽培平菇、香菇、金针菇等木腐菌技术,以及床式、地式栽培大球盖菇、双孢菇、草菇等草腐菌技术。2024年,全市利用秸秆500吨以上的基料化(食用菌)规模企业17家,食用菌产量达2.5万吨,年利用秸秆6.6万吨,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1.1%。
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方面,我市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工业用纤维、人造板、秸秆碳、保温材料、包装缓冲材料、纸浆原料等产品。支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工艺品、编织加工、日光温室保温草帘等,大力开展包括原料化在内的秸秆综合利用招商力度,提升秸秆高值化和产业化利用水平。目前全市利用秸秆500吨以上的原料化利用企业发展到6家。2024年,全市秸秆原料化利用量27万吨,约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4.4%。
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我市推进秸秆饲料化与畜禽养殖结构调整相结合,以肉牛、肉羊、奶牛等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巩固青贮黄贮,发展氨化微贮,推广秸秆压块打捆等技术,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改变秸秆的适口性和转化率,促进“种植—养殖—种植”农牧结合循环发展,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全市500吨以上秸秆规模化饲料化利用企业已经发展到259家。2024年,全市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57万吨,占秸秆利用总量的26%。
秸秆能源化利用方面,我市大力推广“热能托管”模式,加大秸秆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利用。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支持发展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积极推进秸秆生物质发电、秸秆热解气、秸秆成型燃料,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以“秸秆+粪污”收集式运营为主要推广模式,鼓励养殖场建设规模化沼气工程。全市利用秸秆500吨以上的规模化能源化利用企业发展到119家。2024年,全市能源化利用量168万吨,约占利用总量的27.8%。
秸秆肥料化利用方面,我市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粉碎腐熟还田、炭化还田、生物菌剂快速腐熟、高温堆肥等还田技术,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炭基肥等肥料化利用方式,推动秸秆肥料化利用转型升级。目前,全市有机肥生产企业发展到16家,利用秸秆500吨以上的肥料化利用企业7家。2024年,全市秸秆肥料化利用量(包括秸秆粉碎性还田)246万吨,占综合利用量的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