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村入选全国宜居农房建设典型案例!

时事   2024-11-01 18:15   陕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对农房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农民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住房”。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开展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示范”的工作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推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好房子建设的任务要求,各地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标准,积极推进建设现代宜居农房。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组织专家,兼顾全国东、中、西不同区域,涵盖新建与改造、统规统建与村民自建、农房单体与群落等各种形式,梳理各地现代宜居农房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编制形成《现代宜居农房典型案例集》。案例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解析了农房的建设方式与成本、户型设计与布局、技术集成与应用、建设实施与管护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并展示了社会和农民的反映。

 为进一步加强好房子建设宣传工作、扩大辐射范围,助力广大农民群众过上“住有宜居”的幸福生活,我们自9月25日起将陆续播发20个典型案例,供借鉴参考。






案例概况


 桥山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地处秦巴腹地,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桥山村始终坚守生态理念,经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同心乡建工作室的支持助力以及村集体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渐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充满活力、富有希望的美丽乡村,农房风貌和人居环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改善,成为秦巴山区生态绿色发展的村庄典范。

 明确定位“花茶旅居” 

 优化空间提质产业


 提升农房风貌是桥山村实施改造的重点内容。其建设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花茶旅居”的发展定位,改变了以往“涂脂抹粉”式的外墙涂刷方式,采用爬藤、花卉等植物对核心片区农房外立面进行自然美化,这个花钱少、干扰小、效果好的办法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在公共空间方面,桥山村对空间开阔、景观秀美的六组茶湾及周边农房院坝进行了重点设计,满足了观茶、采茶、制茶、品茶等功能,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到村里沉浸式体验。桥山村达成了如下发展目标: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生态价值转换的“两山理论”践行基地;宜居宜业、茶旅融合、共建共享共富的“千万工程”模范村;山川秀美、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村美人美、健康舒适的康养福地。


倾听心声实现愿景 

改变观念共谋发展

 桥山村在农房风貌提升、村庄公共景观节点优化等环节中,充分倾听村民心声,最大程度地实现村民对家园面貌的愿景。这一举措让村民与设计团队形成共鸣互信,并从村庄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同心协力建设家园。 

 不少村民的旧有观念也因此得到改变,如对于村里传统老宅保护利用价值的认知变化;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建造卫生厕所;转变不良生活习惯,搞好庭院环境卫生;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塑造古朴乡土景观……潜移默化下,村民对传统土房子的态度发生改变,对采用乡土材料铺设道路、砌筑挡土墙等工程做法充分理解,美学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这一变化还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村外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共建力量正逐渐显现。


 社会反响

 桥山村经过悉心改造,获得社会各界特别是本村村民的高度认可。一次文艺下乡活动中,当村民们听到现场播放的视频短片里“村民变了,村庄才会变”这句话时,不禁感慨万分、备受鼓舞。在场年轻人更是心潮澎湃,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桥山村发展。如今,桥山村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线上传播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为自身发展带来持续活力。


来源:中国建设报 | 编辑:万梓岚 | 责编:朱骏 张敏 | 审核:张承喜 张维安


- 往期回顾 -

范传斌督导调研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国字号命名!汉滨区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

厉害了!这场全省大比武,汉滨市场监管干部获佳绩!


动动小手点亮“在看”

汉滨融媒
发布权威信息,传递温暖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