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听
▼
摘要:
《在水一方》是一首经典的流行歌曲,曲调委婉动人,富有东方主义色彩的浪漫,歌词情真意切,充满遐想。这首歌曲曾多次被人翻唱,留下了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邓丽君、李健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邓丽君演唱的版本柔情似水,气若游丝,音色与词曲完美结合,塑造了流水般的意境之美;李健演唱的版本清澈温润、空灵雅致,完美新颖的改编以及细腻的情感处理,令人回味。
《在水一方》由琼瑶填词,林家庆谱曲,最初在电影《在水一方》中由江蕾演唱。1980年,邓丽君翻唱了这首歌并将其收录于同名专辑《在水一方》中。随着改革开放,这首歌曲开始在中国大陆流传开来。1988年,琼瑶推出《在水一方》的电视剧版本,歌曲改由李碧华演唱,作为电视剧的插曲出现。在其前后,又有不少歌手翻唱过此曲,如高凌风、费玉清、许茹芸、卓依婷等。刘惜君、郁可唯、李健等不少新生代歌手也翻唱过。其中以邓丽君、李健演唱的版本最具代表性。
《在水一方》歌词是根据《诗经·秦风·蒹葭》的内容改编: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的灵感虽然来源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曲调却没有使用中国古代的传统五音,采用的是现代常用的大调音阶,为作品增添了一分神秘的异域色彩,更好地体现了“柔”这个主题。
琼瑶的创作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在水一方》这首歌的歌词中表露无疑。琼瑶很多小说的灵感和意境都来自古典诗词。她在影视音乐歌词创作中,善于将传统的诗句转化为现代歌词,形成她特有的风格。其中最成功的范例,当属改编自《诗经·蒹葭》的《在水一方》。特别是一代歌后邓丽君的演绎让这首歌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正是这些歌曲最先冲破了中国旧式音乐的桎梏,可以说邓丽君开创了现代音乐的一个新时代。而李健演唱的《在水一方》成为此歌众多翻唱版本中又一个代表性的版本。
一、邓丽君版:落花声里流年忆
邓丽君所演唱的《在水一方》,前奏由交响乐队现场录制,主声部由钢琴演奏,用连续的八度和弦快速奏出十六分音符,整个前奏基调显得大气磅礴,与随之而来的悠扬婉转的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旋律欲弱先强,从气贯长河到婉转悠扬,这般处理,让人啧啧称奇。
前奏过后,柔和的曲调开场。邓丽君的歌声用诉说般的语气描绘出一幅水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的画面,视线由远及近,让我们走进如画般的梦境。两句对仗的歌词,邓丽君同样用了对比的处理方法,其中的两个名词“绿草”、“白雾”邓丽君用低位置唱出,用的是胸腔共鸣,声音由唇齿间发出,气息沉得很低,声音低沉而圆润,又不失自身音色的美感。到后面的形容词“苍苍”、“茫茫”则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两个形容词的旋律音域突然升高,跳进发展,在这里邓丽君用的是高位置演唱,鼻腔共鸣以及头腔共鸣明显,发声部位由单纯的唇齿间到整个“面罩”,这样发出来的声音明亮通透。简单的两个乐句八个字足以听出邓丽君在演唱方面的造诣。
分析这首歌曲,我们不得不提到邓丽君对气息的巧妙运用。越是悠扬婉转的歌曲越离不开气息的控制。要想得到好的气息,首先在于吸气,邓丽君在演唱这首歌时气吸得很深,她是鼻和口同时吸气,动作平稳柔和,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一般很难察觉,大家可以在每个乐句结束后的气口仔细观察。如第一句“绿草苍苍”后面有一个气口,第二句“白雾茫茫”她没有按常规处理,而是在中间“白雾”后面换了一口气,这样做是为了顺利过渡到第三句“有位佳人”,所以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是没有换气的,一口气足足唱了八拍,而且气若游丝,可见邓丽君对气息的掌控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
她的一次呼吸往往能保持几十秒,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的变化,全靠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我们平常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气吸到腰的周围,并且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靠气传”。声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声音从头到尾保持在同位置上。邓丽君的声音就像“穿珍珠一样,把每个音穿在一条线上”,这里的线就是指的气息。
颤音是利用气息与喉结的配合,使声音产生波动感、起伏感。颤音在邓丽君的歌曲中尤为常见,在这首歌曲中更为明显,邓丽君以“大颤”见长,能持续“大颤”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足够长的时值。《在水一方》这首歌曲中,三拍的长时值音太多了,如“草”“雾”“人”“水”“滩”等等,数不胜数,每一句都有出现,几乎每一个三拍的音都用了颤音,颤音的频繁运用可能与邓丽君的演唱习惯有些许关系。
《在水一方》歌曲曲调婉转悠扬,邓丽君的歌声更是柔情似水。她的音色与词曲完美地结合,塑造了歌词中流水般的意境。听邓丽君的歌,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浪漫情调,一种始终割舍不了的情怀。
二、李健版:芳草梦中岁月思
李健对声音的强弱对比的把握也非常厉害,歌词发音有弱有强,使歌曲前半段显得一点也不单薄。尤其是“有位佳人”中的“位”;“道路又远又长”中的“远”字,他的处理不仅仅是单一强弱处理,而是用的强后即弱,针对同一个字,强音开口,随后迅速弱收,这样的处理,可见李健对情感处理的细腻。
李健的高音非常舒服,气息也很稳,随着音域逐渐升高,嘴型也随之逐渐张开,此时的声音感觉更加向上、向远的方向送出去。他的高音就像是合唱队中男高音一样,不是一种炫技和自我突出,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和声的感觉,使声线和曲调合二为一。
李健的特色之一是后鼻音的唱腔有一种金属的质感加陶瓷的清脆,比如“苍苍”“茫茫”“方”,这几个字声音统一集中,清脆入耳。他的声音,时而如清泉,清冽甘甜;时而像浩瀚的夜空,寂辽宽阔。
另外改编最出彩的地方是中间那段来自于1971年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主题曲的过渡伴奏。首先这段伴奏本身就非常动听,李健的声音与该电影的浪漫主义色彩完美契合,两首曲子的旋律结合在一起完全没有违和感。出彩的间奏,过渡地悠扬婉转,李健随着《叶赛尼亚》的曲子自然地用“啦”音随着伴奏旋律哼唱,小提琴的加入使这段间奏有了一种壮阔之美!在李健温柔的哼唱声中,让人深深沉溺在了这暖暖柔柔的歌声中。转瞬间鼓声阵阵敲击在心上,钢琴变得强劲有力,靳海音的小提琴乐队顺势强力汇合,一汪宁静的清泉瞬间波涛汹涌起来。三声定音鼓过后,主旋律交给小提琴,弦乐和钢琴变为衬托。又以清唱代入,合唱适时加入,配器和人声异常饱满将整首歌带向情绪的高潮。“我~~愿逆流而上(∕)”,一个拉长了的“我”,一个调高了的“上”,激昂的伴奏,加之冷静而狂乱的舞台灯光,将整首歌拉向一个高潮。“我愿逆流而上”第一个字的长音和最后一个字的高音,相比邓丽君版本的中规中矩,这般演绎让观众印象更加深刻。
《叶塞尼亚》加入后使《在水一方》平添了一个热烈奔放的西式高潮,之后更突显了《在水一方》那种东方含蓄幽远的意境之美。“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这句歌词更是一代人对于爱情的最美表达。他的声音里蕴含着温润与清澈,而和配乐完美协调优雅到让人深深入迷。
最后一段主歌回归钢琴伴奏,低吟浅唱,结尾最后的两个字“一方”更是惊艳,这是李健斟酌再三而选择的一种处理方法。清脆、空灵,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虽然早已在视线中消失,却忍不住长久地凝视着那个方向。一切跌宕和求索瞬间归了虚空,伊人仍远,求而不得……李健的《在水一方》空灵悠扬,情意深深,令人回味。他的演唱极具画面感,他的歌唱极富诗情画意,如画般唯美,如诗般悠扬,把人带入了一幅非常宁静又深情的画面中,直到歌曲结束,你才会恍惚觉得回到了现实,有种微醺之感。
李健真正把这首歌唱出了新的风格,脱离了邓丽君的限制。具体来说,在相对舒缓的感情和幅度不大的音量中唱出了堪称宏大的对比。气息之间,细如游丝,却又坚韧绵长,爆发的地方做足了烘托,但是却和轻声细语时一样内敛。前半部分,钢琴和李健的声音娓娓道来。最后,回归宁静的结尾再次体现了李健对气息的把控,尤其最后一个字都快轻得没气了还唱得那么稳。跟邓丽君朴实无华的演唱版本相比,多了一些新的修饰。
(文字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