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八音锣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汇而产生的一种民族器乐吹打乐,主要分布在今清新区滨江山区,尤以浸潭镇的为盛,是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市级非遗
清新八音锣鼓
清新八音锣鼓起源于民国时期,一个名叫邱保的师傅,来到了浸潭、石潭一带,招收徒弟传授八音技艺。当时浸潭街的年轻人很活跃、好动,喜欢吹拉弹唱,有个药材店老板愿意拿出一笔资金,制作一个锣鼓柜,成立曲艺社,在正月初十丁日这一天开展游街接灯。当时情景十分热闹,一边敲锣,一边敲镲,中间敲鼓,前头举牌,后面八面彩旗,场面踊动。
清新八音锣鼓专门用于民间婚嫁喜庆、迎神赛会等活动,讲究情感表达,烘托氛围。清新八音锣鼓因其由打击乐、弦乐、弹拨乐、竹管乐等乐器组成,以锣鼓为核心而得名。主要乐器有:班鼓、高边锣、镑锣、大钹、砂笛木鱼、大笛、唢呐等,其基本特征是“节奏强烈、色彩鲜明”,主要由《大开门》《小开门》《大八音》《小八音》《行径锣鼓》《贺寿》等传统曲牌构成。
粤剧团剧本
清新八音锣鼓是清新区滨江地区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学习和汲取中原文化并与本土文化交汇融合,创造和发展的一种地方音乐品种,是滨江地区人民精神形态的表现。就其源流、形制、乐器、曲牌、传承等方面,对进一步探索本地音乐文化的传承历史,理清其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
奏响八音锣鼓
传承民俗文化
在浸潭镇社区业余粤剧团排练现场,白宜坤正和一群老友记演奏八音锣鼓经典曲牌《大开门》,欢快激昂的锣鼓声震天动地,陡然高亢的唢呐与清脆激荡的钹镲声交相辉映,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浸潭镇社区业余粤剧团排练现场
“乐器发出的八种声音,就是八音。”白宜坤是浸潭镇社区业余粤剧团的副团长,他从十二岁起学习“八音锣鼓”。旧时浸潭镇的粤剧文化相当鼎盛,本地粮所、商会都有组建粤剧团、曲艺社,经常开展演出。
“八音锣鼓最难就在敲鼓,因为敲鼓相当于指挥、掌舵的角色,入门的话,先要熟读八音锣鼓谱,熟读之后再敲鼓练习。”白宜坤今年已八十岁,这些年来,他见证了清新八音锣鼓的一路发展。
白宜坤(左一)
1986年,浸潭镇社区业余粤剧团正式成立,鼎盛时期有24名成员,服装设备齐全,主要在当地红白事或相关节庆汇演时进行演出。石小红是剧团里的班锣手。从小热爱粤剧的她因为家里条件所限,直到40岁才真正入行开始学习粤剧、学习班锣。“在我7岁的时候,当时家里连电灯都没有,只有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每周定期会播放《守书院》等粤剧。节目一到点播出,我就会赶紧跑去听,喜爱粤剧的种子就此种下。”
在白宜坤的组织下,石小红经常随剧团受邀到阳山、广宁等地进行演出。“以前可能十几个人一起排戏,我站出来也会发抖。现在的话,面对再多观众我都不会怕。而且越多观众,我的声音会越嘹亮。因为这也证明了观众喜欢看,我也会更自信,所以我的声音也会更亮一些。”谈起最爱的粤剧,石小红的脸上神采飞扬,直言让她找到了生活的热爱和自信。
石小红(左一)
目前,浸潭镇社区业余粤剧团共有团员14人,人均年龄将近七十岁,都是凭着热爱传统文化的心坚持到现在。“我们也八九十岁了,没有人来学的话八音锣鼓就会失传。希望年轻人踊跃加入保护和传承八音锣鼓的队伍,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白宜坤表示,艺人老化、传承乏人,随着年月变迁,不少唱念做打的老艺人去世,清新八音锣鼓这个具有艺术价值的传统民间音乐正日渐流失,急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为此,浸潭镇通过开展非遗传承课堂、组织年轻人参观本地的乡村文化展览馆、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讲课介绍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关注“八音锣鼓”等非遗历史和知识,让非遗项目焕发生机活力。
近年来,清新区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目前,我区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项,其中省级3项(三人燕尾龙舟竞技、沙河鸟笼工艺、笔架茶制作工艺);市级19项(含省级)。初步建立了省、市、县(区)三级“非遗”项目体系。内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民俗等类别。
接下来,清新区将根据不同非遗项目的特点和传承现状,分类指导、精准定位,采取不同措施予以保护,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传统工艺振兴、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全面展示清新非遗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