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她”力量|传承手工织艺,带动乡亲致富的“木兰摇”

政务   2024-11-26 17:33   陕西  

树树皆春色,山山唯晨辉。陕西省妇联联合陕西友联妇女儿童交流服务中心倾情启动秦女子公益项目之丝路“她”力量陕西妇女外宣项目,展现新时代陕西女性的风采与力量,推动陕西妇女对外交流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天,让我们跟随渭南市富平县“木兰摇”品牌创始人张永宁一同从心出发,邂逅浪漫、遇见世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辞》传颂着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展现了中华儿女乐观勇敢的精神品质,以及对质朴生活的向往。如今,渭南市富平县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宁带领乡亲们接过祖辈们古老的纺车和织布机,用创新性的设计和艺术表达续写着传统非遗手工织布技艺古朴华美的乐章,向世界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织就了绚丽多彩的新时代共同富裕之路。
在西安市王莽小峪非遗乡集木兰摇粗布家纺店,织布声此起彼伏,身着中式风格服饰的“木兰姐姐”张永宁,端坐在古朴的织布机前,显得格外典雅大方。在阵阵机杼声中,张永宁把她的创业历程和对非遗手工艺传承发展的思考娓娓道来。

回  乡

张永宁出生在渭南市富平县。年轻时,她怀着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在浙江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比起家乡,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迅速,让她学习了不少南方人的经商理念。在南方创业打拼的张永宁每次探亲回去都会给朋友带些特产,没想到有一次她带过去的一块不起眼的土布床单很受大家欢迎。她敏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萌生了销售土织布的念头。
“时机到了,这就是我要去做的事情。”从那一刻起,回家建厂的心愿在张永宁的心里生根萌芽。2018年,在政府的号召下,张永宁决定回乡创业。她仅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就把建厂的事情敲定下来。半年过后,一家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工厂拔地而起。2019年1月,“木兰摇”正式运营。
公司成立以来,张永宁带领团队坚定“传承+发展”“创新+振兴”发展战略,致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织布技艺的传承保护,专注于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集非物质文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生产技能培训、非遗文化展示体验、乡村旅游观光、购物餐饮、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多元化、规模化、系统化乡村产业综合体。“我们要用良心做好布。”张永宁下定决心,让更多人知道手织布、用上手织布,做出有温度的产品。

传  承

富平土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代。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机器替代了手工,懂得织布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土布的梭织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到上机成布要经过纺线、染线、浆线、经线、刷线、掏综、倒纬、挂机、织布等大大小小80多道工序,用22种色线变幻出1900多种图案。可谓千变万化,绚丽多彩。每一道工艺、每一件成品均由织娘们一机万梭,不辞劳苦地手工制作而成,每件成品都蕴含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承载着老区人民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汗水。
在张永宁心里,土布不仅仅是布,它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乡愁。“选择回到家乡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外婆。”张永宁说,“今年已经93岁的外婆自幼学习关中粗布纺织技艺,到现在她还在做着织布纺线的活,也是厂区年龄最大的土布非遗技术指导者。”
除了张永宁的外婆,“木兰摇”车间里常常能见到六七十岁的织娘们,而立于她们身后的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土布非遗技术需要传承,老人带新人,才不会断层断代。”张永宁介绍,“厂里织工平均年龄70岁,她们年轻时就开始织布,如今又重拾手艺,不仅可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更能在向年轻人传授技艺的过程中收获一份满足。”
梭子穿行在经纬之间追忆渐渐模糊的古老记忆,嘎吱嘎吱声中织出的是幸福美好的生活。车间里,除了彩色土布织品外,织娘们还把织好的原色土布或制作好的原色土布服饰,通过手绘、扎染等传统方法,采用柿子、蓼蓝、栀子等多种不同的植物染料进行染色,染成不同色彩,在保留土布纯朴质感的基础上赋予产品灵动自然的色彩和图案,使每一件作品都焕发出独特的、盎然的生命力。
“‘木兰摇’代表着富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它是我们家乡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富平人的骄傲。看到那精美的粗布制品,就仿佛看到了祖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张永宁极为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努力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关中土布,让非遗技艺永葆青春鲜活。
在张永宁看来,她不想只做一个简单的布艺加工厂,而是要把土织布蕴藏的文化和历史重新挖掘出来,让土织布重回大众视野。多年来,张永宁以传统非遗技术为支点,不但使传统手工纺织技艺得以恢复和发展,也成功地让粗布纺织产品打入市场,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留守妇女用巧手织就美好生活,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走出了一条传统“非遗”技艺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新路。

焕  新

“木兰摇”主打粗布不粗,土布不土的产品理念,在传统织布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变,完美融合了现代设计审美,使织品色彩更丰富,手感更舒适,产品形式更多样,使传统工艺更加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也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当“木兰摇”土布被充分开发利用后,它就不再是一条简单的土布床单,它可以是一块精致手绢、一只生肖靠垫,还可以是一身粗布睡衣或者是一个粗布小包……传统技艺在这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张永宁通过“工厂+农户+电商+实体店”的形式,发展了17家实体加盟店,并拥有162人的销售团队,成功实现了企业和乡村共赢共享。
经过不断地挖掘和研发,“木兰摇”手工粗布纺织产品已多达300多个品种。为了让古老的非遗土布更好地发扬光大,张永宁多渠道、多形式,不断开辟、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商业转化的新渠道、新领域。她陆续在渭南、绵阳等地建立了扶贫特产展馆,产品以“木兰摇”粗布家纺系列产品为主,同时兼营富平农副特产,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发展机遇。
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木兰摇”不但为当地群众创造了近百个就业岗位,而且还发展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粗布生产基地。公司把传承非遗文化和带动农户就业紧密结合,灵活有效地带动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赚钱又顾家,先后带动300名农户参与粗布加工和销售。

张永宁的认真负责、敢于拼搏也带动了员工们。“我在这儿上了四年班了,从‘木兰摇’建厂到现在我一直都在这里上班。以前没有工作,在家里待着,很无聊、很心烦,有了这份工作,每天都过得很开心,还有一定的收入,我觉得很满足。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工厂一位织工一脸幸福地说道。

2022年,尼日利亚驻华大使夫人、非洲驻华大使夫人协会主席扎哈拉·吉达女士及塞拉利昂、巴布亚新几内亚驻华使节夫人和外交官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莽街道小峪口村,参观“木兰摇”时,深深地为这一非遗纺织手艺而惊叹,对中国传统非遗技术大加赞赏。此后,“木兰摇”通过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让更多的外宾看到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力量。

电商销售富平柿产品、制作天然柿染料、策划非遗土织布展览……张永宁特别忙。她说:“现在已经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大帮人跟着我,我必须往前冲。现在我还有幸当选富平县政协常委,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接下来,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听取群众心声,尽到一个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助力非遗传承,为家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整合自“陕西友联妇女儿童交流服务中心”“木兰摇”“富平微视”“长安宣传”等
编辑:鹿鸣
校对:王琛

初审:王星

终审:靳倩倩

投稿邮箱:sxflxmt@126.com

大家都在看

秦女子之声
陕西省妇女联合会官方公众平台,发布本省妇女儿童工作动态、妇女关注的热点信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