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核集团开展第三届“一年融、五年立、十年传”优秀青年选评表彰活动,表彰一批奋战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大科研现场的优秀青年代表,中国原子能何炳余、李明阳等6人获评“一年融、五年立、十年传”优秀青年代表荣誉称号。
“一年融”优秀青年代表
何炳余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
自2023年7月加入中核八所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以来,何炳余始终秉持“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核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实践之中,在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应用开发、核电领域数字平台研发、智能工作流与智能体构建、数据分析与模型训练以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核工业的数智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年立”优秀青年代表
李明阳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李明阳,中国共产党员,2019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中核北方。现任中核北方冶金研究所党委委员、中核新型材料研究与应用开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包头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作为独当一面的科研技术骨干人员,李明阳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先进核燃料元件制造事业。他潜心研究,敢为人先,带领技术团队完成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等前沿技术,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用知识和汗水书写了科技报国的大爱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和“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初心使命,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国原子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丁鹏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作为中核建中电仪维修人员,入职五载,丁鹏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在日常工作中,联合团队攻克多台高精尖关键重要设备故障问题,设备自主维修率提升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外协维修成本大幅下降;在技术革新方面,开展设备升级改造,完成相关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并投入使用,设备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在科研攻关方面,通过实现集中控制,大幅提升设备工艺监控性能,岗位操作人员减少一半以上。基于丰富的实践积累,丁鹏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先后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杨佳琦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杨佳琦主要从事稳定同位素制备技术基础研发工作,主持参与了多项中核集团基础研究项目、青年英才项目和装备预先研究项目。2020年入选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累计发表EI会议论文3篇、SCI期刊论文2篇和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3项专利授权。作为镱-176同位素制备项目总体技术负责人,杨佳琦带领团队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在两年时间内成功打通分离工艺路线,实现国内首次获得克量级丰度99%以上镱-176同位素,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建成稳定的医用同位素自主供应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她首次采用创新工艺实现了高丰度碱金属同位素分离,填补了国内碱金属同位素新型分离技术研究领域空白,该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十年传”优秀青年代表
王银龙 中核第七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自加入中核七院以来,王银龙积极投身运输容器、核燃料生产运行关键设备研发工作,伴随着公司的改革发展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牵头攻克20余项运输容器技术难题,参与多个核燃料运输容器装置研制,实现了六氟化铀系列运输容器国产自主可控。如今,他已是中坚力量,也是青年“领路人”,先后培育10余名青年骨干力量。十年间,承担科研和设计项目2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6篇,申报并授权专利近30项,参与编制多个国家、行业标准,先后荣获集团、国防等奖项6项。王银龙坚持以身作则,走在前、做表率,永远奔走在科研一线,以科技创新助力核燃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怀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作为中核北方元件厂技术设备科主任,从业10年来,关怀全程参与了新核燃料组件生产线的建设、调试、鉴定,以及科研、运行的有关技术探索和管理工作。作为新建生产线调试鉴定的实施负责人,关怀把握设备方案和制造工艺两个关键,组织各专业组查阅有关基础资料、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研讨分析,与设计方、用户进行逐项沟通确认。组织开展工艺开发试验,顺利完成生产线合格性鉴定,提前实现了化工、芯块,燃料棒等单线生产线贯通。同时,他开启自己的“传帮带”模式,带领年轻同志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堆产品的研制,以行动诠释了核工业人的担当与使命。
来源|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