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却从未错过
岁月如流,却洗不净历史的铅华
它们见证着所有的起伏
所有的无可奈何
当然,还有所有的刻骨铭心
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纪念一二九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的近千名爱国学生们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的号召下,发动了一二九运动游行。
他们勇敢走向街头,高举标语横幅,向附近居民守城军警们进行抗日宣传,他们公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形成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12.9
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
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 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 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
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为挽救民族危亡的“东北大学护校赴京请愿团”的大学生们在率下的列车旁。李公朴保存的全民通讯社照片,疑为方大曾摄,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宣传抗战的“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爱国青年慰劳队的队员们。方大曾摄于1937年。
华北危急时的北平学生。方大曾摄于1935年前后图5:行走在长城上的东北流亡学生。方大曾摄于1935年前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随之沦陷,成千上万的军政人员和平民百姓纷纷逃往关内,大批青年学生也被迫踏上了流亡之路至1934年初,仅流亡到平津一带的东北学生就达三四万人。
北平学生的暑期露营活动。方大曾摄于1937年。华北危急期间,北平学联在暑假期间倡办西山大露营,邀请进步教授和知名人士给大家讲政治形势和青年思想问题图8:方大曾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北平学生参与救亡运动的摄影作品及通讯报道图9:华北危急时的燕京大学。方大曾摄于1935年前后。
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9年12月9日,延安名界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大会,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发言,即《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一文。文中指出:一二·九运动为全面抗战准了思想,准备了人心,准备了干部,阐明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及其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战胜一切压迫势力的重要保证,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压迫势力的基本前提,这对今天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压迫势力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