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答案颠覆你的想象
教育
2025-01-29 23:06
四川
本文授权转自:阿里铁军(ID:alitiejun),
作者:Robert Waldinger
所有人都向往幸福,但何为幸福?相信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答案。
今天的文章是一场关于“幸福”的 TED 演讲,演讲者是精神分析治疗师 Robert Waldinger 教授。
他们花了75年跟踪研究了724个人,发现幸福的人生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不一样的思考。
沃丁格(Roberpt Waldinger)
哈佛大学75年研究: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在生命进程中,是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和幸福?如果从现在开始,着手规划未来最好的人生,你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
有一个最新的调查,是询问1980-2000年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有超过80%的人说,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还有50%说他们另一个主要的生活目标是成名。
的确,
我们总是被告诫要投入工作,努力奋斗,完成更多事情,似乎觉得要想生活得更好,这些就是我们一定要追求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人类生命历程中,这些东西真的能帮助他们保持幸福感吗?
实际上,人一生中所做过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怎样影响他们,我们几乎无从得知。我们对于人生绝大多数的理解,是从他人的回忆中获得的。但人是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记忆的,生命中大部分发生过的事情我们都遗忘了。
有时我们的记忆形成过程,充满了创造性。马克·吐温就曾说过: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惨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保存着我们的记忆。比如,我曾经在一张广告上看到说:任何时候开始拥有幸福的童年,都不算晚。
但要是我们能够观察整个人生呢?要是我们能从人们青少年时期一直追踪到老年,去观察到底什么才是真正能够帮助人们保持幸福、健康的东西呢?
我们真的去做了这样的一个研究——哈佛成人发展研究,这可能是目前有关成年人生活研究中,历时最长的研究。
75年间,我们追踪了724位男性,年复一年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
当然,在询问过程中,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将会怎样。
实际上,这样的研究极为稀少,几乎所有类似的研究都在10年内流产了。原因可能是失访率太高,或者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或者研究者兴趣点转移,或去世以后没有其他人接手。但是多亏了运气以及几代研究者的坚持,这项研究成活下来了。
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大约有60位还在世,并继续参与这项研究,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超过90岁了。现在我们正开始研究,他们总数超过2000个的孩子们,而我是这项研究的第四任领导者。
从1938年起,我们追踪了两组男性。
第一组在加入研究时,还是哈佛大学大二的学生。
他们属于Tom Brokaw所说的“最伟大的一代”,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成了大学学业,之后绝大多数人为战争工作。
另外一组我们追踪的群体,是波士顿最贫穷区域的男孩。
正是因为他们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麻烦最多、最底层的家庭,才被选入我们的研究。多数人都住在出租屋里,许多甚至没有热的或冷的自来水。当他们入选研究之后,所有的青少年都接受面谈和医学检查,我们还去他们家里对其父母进行访谈。
后来这群青少年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有的成了工厂工人,成了律师、泥瓦匠、医生,有一位成为美国总统。有的成了酒精依赖者,一些患上精神分裂症。有的从社会底层一路爬升到上流社会。而一些人却沿着相反的方向,走过这段人生旅程。
这项研究的发起者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75年之后我能够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项研究仍然在继续。
每两年,我们充满耐心和辛勤的研究人员,打电话给我们的研究对象,询问是否能够再寄给他们一套有关他们生活的问卷。
波士顿城郊的许多研究对象问我们:你们怎么总是不断地想要研究我?我的生活没什么意思啊。而哈佛的毕业生从没问过这个问题。
为了得到他们人生最清晰的画卷,我们不仅仅只是寄给他们问卷。我们会在他们的客厅里对他们进行访谈,会从他们的医生那里获取医疗记录,会获取他们的血样,扫描他们的大脑。我们会和他们的孩子们交谈,会用摄像机记录他们和自己的妻子谈论最隐秘的担忧。
大概十年前,我们终于询问他们的妻子们,是否愿意作为研究对象加入我们的研究。很多女士都说:“你知道,该轮到我了。”
那么我们学到了什么?我们从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来的长篇累牍的信息,到底教会我们什么?
不是关于财富、名声或者拼命工作。
从这项长达75年的研究中,我们得到最清晰的信息是:
良好的关系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
三个核心结论
对于关系,我们学到了三条:
1、社会连结对我们有益,而孤独却有害
事实证明,和家庭、朋友和周围人群连结更紧密的人更幸福。他们身体更健康,比连结不甚紧密的人活得更长。
而孤单的体验是有害的。
和不孤独的人相比,那些比自己所希望的样子更孤单的人,觉得自己更不幸福。他们到中年时健康状况退化得更快,大脑功能衰退更早,而且他们的寿命更短。
令人遗憾的是,任何一个时刻,每5个美国人中就有不只1个说自己孤独。我们知道,在人群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独,在婚姻中你也可能感到孤独。
2、起决定作用的,是亲密关系的质量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你拥有的朋友数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中。而是你亲密关系的质量。
事实证明,处于冲突之中真的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充满冲突而没有感情的婚姻,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离婚还糟。而生活在良好、温暖的关系中是有保护作用的。
当追踪我们的研究对象到他们的80岁之后,我们希望回顾他们的中年生活,来看看我们是否能在那时预测,谁会享有幸福健康的晚年,谁不会。
当我们把所有有关他们50岁的信息都整合起来之后,发现能够预测他们晚年生活的不是他们的中年胆固醇水平,而是他们对所在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50岁时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最满意的人,80岁时最健康。良好、亲密的关系,似乎能缓冲我们在衰老过程中遇到的坎坷。
生活得最幸福的伴侣,无论男女,在80岁之后都说,当他们感到更多躯体疼痛时,他们的心情依然快乐。
而那些处于不幸关系中的人,当他们感受到更多躯体疼痛时,这些疼痛被增加的情感痛苦给放大了。
3、良好的关系不仅保护身体,也能保护大脑
研究表明,在80岁之后依然处在对另一个人安全依恋关系中,是有保护性的。
在关系中,真的感到自己能在需要时可以依赖另一个人的人们,能保持清晰记忆力的时间更长。
而感到自己在关系中真的无法依赖另一个人的人群,他们将更早出现记忆力衰退。
那些良好的关系,并不一定要一直保持平顺。一些80-89岁老年夫妇,他们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吵架。但只要他们感到自己真的能在困难时刻依赖另一个人时,他们根本就不会记得那些争吵了。
所以我们学到的是,良好、亲密的关系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和完好状态。
生命如此短暂
我们只有时间去爱
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这么难?
就拿巨大的财富来说,我们知道,一旦我们的基本物质需求被满足了,财富就帮不上什么忙了。如果你从每年挣75000美元提高到7500万美元,你的健康和快乐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而至于声望,媒体不断地入侵和缺乏隐私,使得多数名人显著地不健康,这显然不会让人更快乐。
至于拼命工作,有一条真理说,没有人会在临死前觉得,自己要是花更多时间在办公室就好了。
为什么这些会那么容易就被忽视了?因为,我们是人啊。我们真正喜欢的是快速解决方案,一种我们能得到的,又能让我们生活得好并且一直保持下去的东西。
关系错综复杂,照顾家人和朋友是繁重的工作,一点也不性感也不光芒万丈。而这也是终生的,绝无尽头。
在我们的75年研究中,拥有最幸福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动寻找玩伴来替代工作伙伴的人。
正如调查中的年轻人一样,我们的研究对象中很多人,在一开始还是青年的时候,真的相信,声望、财富以及高成就,就是他们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追求的东西。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这75年间,我们的研究显示:
发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关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人。
那么你们呢?
假如你们今年25,或者你们40,或者你们60岁,投入关系对你们来说是什么样的?
可能性是无限的。
也许是简单到,拿和屏幕打交道的时间来和人打交道,或者通过一起做点什么新鲜事,比如散步或者约会,或者联系那个多年来不曾说过话的人,来点亮一段死气沉沉的关系。
因为对一个总把小别扭放心里的人,这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家庭敌对事件,是会造成严重后果的。
最后,我想用马克吐温的另一条名言,来结束今天的演讲。
一百多年前,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写下:
“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道歉、伤心。我们只有时间去爱。”
Robert Waldinger 教授的完整演讲视频: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
明教育
本质、实用、前瞻。直击明相,追求真理。 摒弃功利,知行合一。 真心做真教育, “只要磕不死,就往死里磕”。
最新文章
心理学发现:孩子一生中有“黄金3年”,很多父母后悔看晚了!
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
如果你有一个高敏感的孩子,请这样爱他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兄弟姐妹中,那个最大方、最宽厚、最不斤斤计较的人,往往日子过得更好,孩子一般也很优秀!
春节从管理压岁钱开始,教会孩子这20条经济常识
哈佛大学75年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幸福?答案颠覆你的想象
最好的教育,就是全家坐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饭
那些年的春晚,一段改革开放的记忆
妈妈越懒,家庭越幸福
决定孩子一生的“黄金九年”,很多父母后悔太晚看到
北师大教授:养成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和主动性,把握爱与严、自由与纪律的平衡
自从和老公制定了这9条规范,我家的焦虑和内耗都没有了
协和心理学家:孩子大脑发展最好的营养剂, 第一是运动, 第二种你想不到
好的家庭教育:先放糖,再放盐,再补钙
查理·芒格的15条人生建议:让自己配得上想要的东西
杨绛: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你只是孩子的母亲,是老公的合作伙伴,在这个世界上,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
缺乏情绪价值的父母,很难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一个人未来的样子,藏在他对清晨的态度里(适合读给孩子听)
人大附中校长几句话说透了教育:小学重在陪伴,初中重在尊重,高中重在……
在什么样的氛围中长大,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健全人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
山东小学生怒撕奖状:一个家最可怕的,不是穷
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这三件事父母尽量少做
想让男孩情绪稳定,这9句话要频繁对他说
专治磨蹭,让孩子自觉主动写作业,这是我见过最好的方法
孩子长大后跟你亲不亲,都藏在这件小事里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把成长的机会和权利还给孩子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兄弟姐妹中,那个最大方、最宽厚、最不斤斤计较的人,往往日子过得更好,孩子一般也很优秀!
钱志亮:孩子运动协调能力低下,家长一定要早点重视
好父母,嘴上都有条拉链:孩子这个底线家长千万别碰!
当儿女不尊重你,无视你时,不要愤怒,不要讲道理,记住这3句话就够了
彭凯平:为什么在真正的教育中,“行万里路”如此重要?
自信的孩子,都是这样“夸”出来的!
杨绛: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你只是孩子的母亲,是老公的合作伙伴,在这个世界上,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
缺乏情绪价值的父母,很难养出幸福感强的孩子
辽宁15岁巨婴:早餐300块,月消费10万,鞋穿3次就扔,喜欢和母亲对打、威胁老师,如今过得怎样了?
央视把227篇课文拍成了大语文纪录片,寒假一定要给孩子看(附观看链接)
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叛逆的孩子:家庭模式,决定孩子的模样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兄弟姐妹中,那个最大方、最宽厚、最不斤斤计较的人,往往日子过得更好,孩子一般也很优秀!
钱志亮:孩子运动协调能力低下,家长一定要早点重视
好父母,嘴上都有条拉链:孩子这个底线家长千万别碰!
当你的孩子不尊重你、不理你时,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就够了,这样处理才是有水平……
班主任疾呼:废掉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在这件事上纵容他!
看了10遍《傅雷家书》才明白:长大后有本事的孩子,父母都有这5个共同点!
一个好爸爸,抵过所有伟大的教育,当爹的都好好看看
这三件事,父母越能“忍”,孩子越自律
如果你有一个高敏感的孩子,请这样爱他
杨绛: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一辈子都没弄明白,你只是孩子的母亲,是老公的合作伙伴,在这个世界上,终其一生都是你一个人
苏格拉底:如何独立思考?
它是中国式家庭最大的PUA,90%的父母却仍在使用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