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抖音刷到了一段“妈妈当众狠批孩子”的视频,看完之后五味陈杂。
视频中,女孩站在桌旁低着头,母亲正在一旁检查作业。
“为什么同样的题,别人会你就不会”
“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啊”
“天天在想什么”
“你委屈什么呀”“你是不是最笨的”
“你不知道你们老师天天在群里艾特我,说我对你不上心”
连珠炮似的话语让小女孩手足无措,只能低声道歉:“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对不起有什么用啊?”
“你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又会唱歌,学习又好,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啊!”
妈妈的情绪逐渐暴躁,说罢便拿着手机离开了座位,独留小女孩在原地默默哭泣。
坐在角落的一位陌生客人目睹了全程,他悄悄对女孩说:“宝贝你一点都不笨”
小女孩略带疑惑的回复:“真的吗?叔叔。”
叔叔也泪眼婆娑,坚定地竖起了大拇指说:“真的,你很棒宝贝。”
不知道那一刻小女孩的心里在想什么,但能感受到她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
那道因为妈妈批评的言语划出的小小伤口,被温暖地治愈了。
这个小女孩是幸运的,她遇到了一个陌生叔叔愿意为她竖起大拇指,但还有很多没被肯定的孩子,只能在漫长的时光里孤独地治愈自己。
01
之前知乎曾有人提问:有没有被父母骂到自卑的时候?
几百位网友留下了相似的回答。
网友@少女前线的回答更是令人心惊:“有过,甚至想到要zs(自杀),因为怕死就放弃了”
很多家长觉得,管孩子不就是要严格点吗,犯错误不批评那不是害了孩子吗,老话还说“知耻而后勇”呢!
可实际上,被一直批评的孩子可能会减少错误,但却会变得胆怯、自卑和自我怀疑。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曾在《朗读者》上分享过自己的童年经历。
在董卿的记忆里,父亲对她一直十分挑剔,经常前一秒正在餐桌上吃着饭,后一秒父亲的批评就开始了。
节目中她坦言:“我要比别人做得好很多,我才会觉得踏实。如果我跟别人差不多,我就会很没有安全感,我就觉得我不行”。
即使已经和父亲和解多年,但因为童年时期不被认可的印象太过深刻,董卿的心底至今缺少安全感。
和董卿父亲类似,现在很多父母信奉打击式教育,觉得认可和鼓励会让孩子“飘了”,坚信自己的“刀子嘴”是为了孩子好,是爱孩子,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心理学家费尔贝恩曾说:“儿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对待时,为了维持“父母是好的”这种意向,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不好的。”
所以当父母在喋喋不休地指责时,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是自己没有能力,做不好事情,不配得到父母的爱,由此而产生自卑心理。
这种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正如某位网友所说:“父母一句话,让我自卑30年。虽然长大了,骨子里依然抬不起头。总觉得自己不配。”
02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