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疾呼:废掉孩子最隐蔽的方式,就是在这件事上纵容他!

教育   2025-01-13 23:02   四川  

看到一个老师发朋友圈疾呼:

“宁可让孩子看电视、动画片,也不要让孩子刷短视频!

孩子沉迷短视频平台,比打游戏更可怕!”

我也很有感触。

这次元旦回老家,发现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在刷短视频。

手指机械地在手机上滑动,表情呆滞,双目无神。

看得令人揪心。

沉迷短视频,其实就是在“吸毒”,正在一点点毁掉孩子。

危害,在不经意间悄悄发生。

01

15秒上瘾,孩子难以摆脱

有个初中女孩对我说:
“我本来只准备看半小时,看着看着几小时就过去了,总控制不住自己。”
某音5分钟,人间两小时。

短视频的最大危害,就是它的“成瘾性”。

它背后的运行机制,就是为了让用户沉浸其中,榨干时间。

首先是高强度的情绪刺激。
内容直白,配乐洗脑,视觉听觉双重刺激,大脑不断分泌多巴胺。
越刷越快乐,久而久之就掉进成瘾的陷阱。
其次是个性化推荐。
你对什么感兴趣,平台会持续推荐同类型的内容,让你一直刷下去。
看的时间越长,得到的刺激越多,大脑的快乐阈值也会随之提升。
举个例子。
一开始,你看5分钟就能感到快乐。
之后,可能需要半小时、1小时,才能激发兴奋感。
这就是“嗑瓜子效应”,只要拿起第一粒瓜子,就会一直吃停不下来。
纪实节目《放学后》中,有一个女孩悠悠就是如此。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
刚开始,看了一定的时间,她还能停下来,后来就失控了。
吃饭前的空白时间,全都用来刷手机。

短视频给孩子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同时也带来了长期的伤害。
这些破坏性,才是我们父母最应该重视的。

02

成瘾背后,孩子大脑严重退化

短视频成瘾,对孩子的智力是全方面的侵蚀。
破坏大脑,摧毁注意力,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1、注意力被迅速摧毁
在网上,看到一个高中数学老师的吐槽:
教书十年来,今年头一次遇到,大规模被手机毁了的差生!
十个里面十个刷短视频、小电影,越刷脑子越笨。
上课坐不住,没耐心,没办法安静看书,不能忍受三分钟以上的思考。”
短视频,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不需要专注的环境。
几十秒内,就能带来快感,长此以往,大脑习惯了这种短频快的刺激。
那么孩子在学习上,看到阅读理解、长一些的题目,就读不懂,看不下去,跳行、跳字,无法消化长期知识性的学习。
有家长告诉我,她家的孩子甚至连30分钟一集的动画片都没办法坚持看完。
这样一来,在学习上怎么可能保持专注?
我姐家的小孩,本来成绩很好,开始接触短视频后各科成绩都下降。
短视频看多了,大脑真的会跟着退化!

2、匮乏的语言表达
前不久,南京小学老师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观察。
班上的孩子,满脑子都是网络流行语。
什么“完了,芭比Q了”、“细狗”、“栓Q”、“你个老六”……
不仅平时聊天说,在课堂上也说,还会写进日记、作业,甚至试卷中。
于是,她通过一次班会来引导孩子。
孩子缺乏判断力,网络上好的、坏的内容他们都照单全收。
传播迅速的“网梗”,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变得匮乏,缺乏想象和创新。
一位短视频博主曾透露——
短视频的逻辑,是用低级趣味去迎合80%的下沉用户。
孩子在视频中学的都是土话、段子,写出来的自然也是垃圾语言。
3、丧失对现实的兴趣
互联网为孩子展示了丰富性,却也把孩子困在信息茧房。
短视频,更是加速了孩子的沉溺。
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专家陈雨舟,讲到过一个案例。
3岁的孩子,迷上短视频以后,喜欢的童话书、动画片都不看了。
也不粘着父母要求陪玩,而是缠着要手机玩。
短视频隔绝了孩子与真实世界的碰撞,孩子也对外界提不起兴趣。
我同事的女儿,一放假就在家刷视频,不跟同学出去玩。
带她出去旅游,她也没有兴致,路上都在刷手机。
眼看着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人变得迟钝,她却毫无办法。
开了青少年模式,孩子自己在网上找人付费解锁,根本防不住。
把手机藏起来,孩子也会偷偷找到,半夜躲在被窝刷短视频。
短视频大行其道,孩子难逃魔爪,手机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难管。
我们父母,到底如何把孩子拉出来?

03

父母,要做好中间人
短视频的成瘾机制,我们没办法扭转,能做的只有引导。

一方面,家长要有自制力。

我朋友的儿子,元旦放假三天,起床就是刷短视频。

不让看,就是不听,还顶嘴“你不也天天看”。

如果父母自己在家刷短视频停不下来,也难以说服孩子。

真正好的教育,从来不是父母说什么,而是做什么。

另一方面,去关注孩子经常看什么类型的内容。

以此为话题,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关系建立好了,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看益智类、生活技巧类的内容。

带着孩子在生活中一起实践,比如做一些小手工。

现实中得到了快乐和成就感,网络的吸引力自然会慢慢减弱。

当然,这是一个考验父母耐心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但值得尝试。

如果孩子已经过度依赖,这些方法都没用怎么办?

这就需要父母去主动学习,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机。

在短视频不断侵入孩子生活的时代,父母要做孩子与网络之间的那堵墙。

积极引导,让孩子正确上网,正确看待短视频,把注意力更多拉回现实。

点个【在看】,我们一起努力!

-END-

养育孩子的干货,这里都有;

经营家庭的苦甜,我们都懂。

洞见父母,和千万父母一起成长。





往期精选
点击查看完整内容






点击“在看”与更多人分享您的观点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种赞

明教育
本质、实用、前瞻。直击明相,追求真理。 摒弃功利,知行合一。 真心做真教育, “只要磕不死,就往死里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