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三力”打造乡村善治格局——拖顶乡大村村党总支引领基层治理典型案例

文摘   2024-12-05 10:37   云南  


大村村隶属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距离乡政府18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属于半山区,面积75.75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84户830人,有6个党支部57名党员。

近年来,大村村党总支围绕“魅力古寨·和美大村”发展定位,着力提升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构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以“三治三力”新路子,打造乡村善治格局,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省级示范点、云南省“百千万”精品示范村、州级“无诉村”、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全村正以感恩奋进的精神状态,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党建引领,激发“自治”内生动力。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牵头、协调各方作用,目前全村党支部书记和小组长全部实现“一肩挑”,村“两委”班子中大学毕业生占43%,有效激发班子干事活力。引导激励农村优秀人才、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加入党组织,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壮大党员队伍。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组织党员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引导党员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能力素质。二是健全服务群众机制。组建村党总支—小组党支部—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党员—农户的基层治理网格,实行总支成员包小组、支部书记和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挂片区、党员服务到户的治理模式,村组党员干部带头常态化走访群众,通过“院坝会”“围炉夜话”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促使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行动,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参与感和满意度。三是引导群众参与自治。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三资”管理办法,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做到“三务”公开透明,保障广大群众知情权,提高村民自治参与度。充分发挥村群团组织、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作用,以党群共议方式制定实用性、针对性的村规民约,结合乡风民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提炼符合时代精神的公约内容,有效营造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党群一起干的浓厚氛围,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创新推动,激发“法治”保障效力。一是创新普法方式。抓实抓牢“维稳月”“普法强基补短板”等专项活动,邀请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专业人员,通过案例重现、视频直播、警示教育等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严守底线红线,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二是突出普法重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分裂国家法》《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条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明白违法要承担什么后果,对家庭和子女会产生什么影响,让广大群众扎牢法律意识,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做实法律服务。在村委会建立司法服务站,以“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综合治理员模式作为服务站法律明白人,全覆盖配齐每个村民小组法律明白人,随时随地满足群众法律咨询的诉求。



示范带动,激发“德治”润心活力。一是注重示范带动。组织开展“道德示范组、文明示范户、最美家庭”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评比活动,激励群众遵规守约,弘扬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等良好风尚。注重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规范群众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比如,高龄党员扎茸母,坚持打扫村组道路,言传身教影响街坊邻居和年轻一代热爱集体、跟党奋斗。二是推动移风易俗。组建红白理事会和监事会,党员带头签承诺,争做移风易俗带头人。实施“家风上墙”行动,根据每家每户具体情况制定悬挂家风牌,用家风带动民风,约束了以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红白事行为,营造了崇尚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党群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资源,在节日节点开展“好人好事”、邻里和谐、尊老爱幼等宣讲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推动好风俗好习惯深入人心。三是抓实感恩教育。结合多民族融合聚居特点,用好用活支部党员大会、户主会、院坝会、田埂会等载体,用接地气的民族语言深入开展感恩自强教育,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大村各民族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意识已深入全村群众心中。






州融媒体中心

来源:州委办

  编辑:卓玛拉初 二审:马建军 终审:石显尧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迪庆发布
迪庆发布是迪庆州权威信息综合发布平台,发布重要党务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讲好迪庆故事,展示迪庆良好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