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规范管理行动中,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是一项重要内容。校园安全事关学校正常运行,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把安全看作“底线”,学校时时绷紧,牢牢坚守,这是责任的体现,但同时也包含了“怕出事”的思维逻辑。在校园安全上,学校管理者要改变思维方式,不能仅仅把校园安全看作“底线”,而要让安全成为日常办学的“中线”,甚至“上线”。让安全观融入育人的日常,成为教育的“必做题”,而非“附加题”—训练安全技能,形成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养,使全校师生不仅善防,而且善预、善断。
校园安全是一种责任。每个人都有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义务。学校管理者要负第一责任,要建章立制,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和义务,有布置、有监督、有考核、有激励,要认真分析安全形势,配齐配全设施,人防与技防协同,落实落细安全工作。要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家庭也要承担责任,家校社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否则,就会出现因为“伤不起”而“课间圈养”之类的现象。教师不能成为“宠溺婴儿的保姆”,学校也不是“无限责任公司”,政府要建立对学校正常教学运行的保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为及时有效处理各类安全事件提供坚实保障。
校园安全是一种意识。在头脑中建立起“学校生活必须安全”的观念,安全意识是对各种各样可能造成自己或者他人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凸显“预防为上”。学校要做好安全培训,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发现安全隐患,特别关注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等重点楼宇和机房、危险化学药品库、安全通道等重点场所的安全,及时报告责任人提醒整改,师生一起建设安全校园。安全意识也包括阶段性、针对性的安全敏感度,比如夏天要格外重视防溺水教育,秋冬要特别重视防火灾教育,假期要特别重视防电信诈骗教育。安全教育处处在,师生才能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学生在进行消防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翟慎安 尚小茹 摄
校园安全是一种技能。技能需要学习,更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掌握。要将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专家引入学校开展安全常识普及,帮助师生掌握防电信诈骗、交通规则、火灾逃生、急救知识等安全技能。学校要把安全技能训练纳入实践课程,比如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学会心肺复苏法,教会他们掌握外伤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三角巾包扎法,教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学生要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指令,过马路走斑马线,骑行要在非机动车道,戴头盔,穿亮色衣服,不飙车、不并排骑行。上下楼梯看清台阶靠右走,不拥挤,买食品看清保质期,能识别易燃易爆物品和掌握防火灭火技巧,运动时会识别不安全的器材,等等。
对学生安全技能的训练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循序渐进。需要强调的是,全体教职工、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有更高的警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处理好问题,形成安全素养。安全素养是正确应对各种复杂乃至突发、危险情况时的技能和意识,不是简单学习知识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强化、内化、转化、深化。例如,学生要遵照医嘱,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清楚的了解,理性面对并判断自己是否适宜做剧烈运动;学校要模拟火灾情境,让学生根据实时情况冷静判断,选择最适合的逃生和自救方式。再比如,面对不法侵害,能沉稳处理,并根据对象和情境作出或对抗,或妥协,或自保的选择。学校教育中的每一次应急模拟都能激发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成安全素养。
总之,要让安全知识成为行动,让安全行动成为习惯,让安全习惯成为意识,让安全意识成为生活。让每一位师生都铭记校园安全理念,让校园里每一句校园安全承诺都可见可行,让每个人都成为校园安全的践行者、守护者。
州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余红春
二审:马建军 终审:石显尧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