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带姝姐儿回国的时候,国内的亲朋好友见了她,都惊叹她的汉语讲得好,一点口音也没有,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国外长大的。我说那当然了,她出生之后主要都是我在带,而且我一直坚持跟她讲汉语。姝姐儿当时认识的汉字不超过10个,国内随便拎个小孩出来都能碾压她。毕竟国外没有中文环境,不像国内出门遛个娃,到处都能看到汉字,今天认几个字,明天认几个字,大人稍微上点心,不知不觉就能教会孩子很多字。如果她不懂汉语,或者只会说不会写,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我遇到过很多海外出生的年轻华裔。他们之中汉语讲得最好的那一批人,大多也只是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但凡聊到深入一点的话题,就只能切换到英语模式。很多华裔能听懂汉语,但不太会讲普通话,因为他们的父母只会讲方言,所以在家只跟他们讲方言。遇到听不懂温州话/闽南话的中国留学生,也只能切换到英语模式。而且他们即使会说汉语,中文阅读能力也很堪忧,至于中文写作能力就更不用说了。这还说的是华人家庭,如果是跨国家庭出来的孩子,听不太懂也不太会说汉语都是常有的事。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不管我以后跟谁生孩子,不管我以后在哪生孩子,TA都一定要学好汉语。后来等我有了孩子,我发现新一代的海外华人父母,越来越有让孩子学好汉语的意识了。我认识的华人家庭,基本都是成箱成箱地从国内搬来中文童书绘本,就为了在家里给孩子打造一个纯正的中文语言环境。我本来还挺乐观,心想照这样下去,姝姐儿的汉语水平应该不用愁。但很快被现实打脸了——就算幼儿园时期汉语说得再好,等上了小学,一切都会变。有一次我带姝姐儿去动物园,碰到了另外两家中国人,各有一个8岁的女儿。两个小姑娘汉语都说得很好,跟各自父母交流完全没障碍。但当她们两个凑到一起,就自动切换语言模式,叽里呱啦地讲起了德语。因为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的社交圈还是以父母为中心,强势语言是汉语;但是等他们上了学,逐渐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强势语言就变成了德语。尽管父母还在家里保留讲汉语的习惯,希望孩子能保持原来的汉语水平,但孩子很快就能适应新的环境,也会很快忘掉原来的生活。于是,他们跟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用德语来交流。时间一长,就慢慢不太习惯中文阅读和书写了,甚至连汉语都不太愿意说了。虽然有中文学校,但汉语是一门难学的语言,如果不是每天在生活中使用,很快就会忘记学过的汉字和词语。而中文学校一般是周六或周日上午上课。只靠一周上一次课,是不可能学好汉语的。更不要说,周末早上连着上3~4个小时的课,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凭啥我的外国同学都在玩儿,只有我一个人要来上中文学校?这样一来,中文学校反而让他们讨厌学中文,与中国文化渐行渐远。之前跟一个中文学校的老师聊天,她还提到过双语教育可能会踩的坑。以德国的土耳其裔为例,上世纪60年代,大量土耳其劳工来到德国,顺便也把家属带到德国,一跃成为德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群体。这些土耳其裔德国人,土耳其语和德语都说得非常流利,按理说应该能在德国社会各界混得风生水起。但是除了体育方面有个别土耳其裔崭露头角,政界、商界、学术界几乎都看不到土耳其裔的身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似会两门语言,但其实都只会皮毛,远远算不上精通。这也就导致了,无论哪种语言的储备,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深度的思考。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思维的载体,我们的思维过程很多时候是通过语言展开的——我很喜欢的一篇科幻小说,美国华裔作家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电影《降临》原著),就基于这个设定。故事的女主是个语言学家。有一天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女主受命学习他们的语言,发现和人类完全不一样。人类的语言是按时间顺序一段一段来的,好比一条从开头到结尾的线;而外星人的语言是「全盘」出现的,能同时表达出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学习外星人语言的过程中,女主也「学会」了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看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但她还是选择去经历这一切。虽然是科幻小说,但很形象地阐释了语言如何影响思维。所以,双语教育带来好处的前提是,一定要有一门语言掌握得足够扎实,能够深入理解和思考这门语言背后族群的历史、哲学和文化背景。这是一个人形成独立思维、深入理解世界的重要基础。如果两门语言都是夹生饭,在面对复杂的概念时,理解和思考容易停留在表面,很难有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表达。我选择回国的原因有很多,「让娃学好汉语」算是其中的一个。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和思维方式,还承载着情感、文化、习俗和集体记忆。一首儿时的童谣、一句乡音的俚语,都能让人瞬间穿越到过去,甚至找回那时的自己;在国外看到熟悉的汉字、听到熟悉的汉语,会立刻觉得亲切和踏实,好像回家了一样。所以,语言是身份和归属感的象征,连接着一个人和TA的故乡、文化,甚至是TA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