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60周年
即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
六十年前的辉煌成就激动人心
七十年来的艰苦奋斗铭记在心
回顾艰苦历程、汲取宝贵经验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
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第四分公司在行动
今天为您讲述
第一代核工业创业者张文祥的故事
人物简介
张文祥,男,1935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4年就读于莫斯科钢铁学院金属物理系。1960年回国后一直在四0四厂工作,先后担任四分厂二车间副主任、主任,四分厂厂长。1988年任四0四厂副总工程师,同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退休。
【口述内容】
1954年我被国家选派前往苏联学习金属物理检验,1960年回国到二机部参加原子弹理论攻关,1963年11月返回厂里,一直到1995年退休。这几十年一直在四分厂、总厂从事有关生产科研工作。
北京攻关
1960年我回国在北京集中学习了一个月,然后就和张树璋被分配到了四0四厂。
1961年,祝麟芳、张同星、张树璋、缪金涛和我接到通知去相关单位报到。
祝麟芳作为四0四的领队参与领导工作。张同星、张树璋被分到一组,我被分到四组,缪金涛在三组。1962年后四0四又逐渐增加了一些人,有郭福庆、马玉珍、苏长先、罗宝琛、高庆昌、毕清华、胡序珠、侯化宣、王清辉、刘明、刘乃丰、王宝华、王克达、王富祥、原公浦、殷金林等30多人。我在物理检验研究组,主要从事特种金属夹杂物的金相鉴定及微观组织分析工作。
那个时期正赶上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粮油凭票定量供应。虽然每天吃不饱,但大家工作热情不减。每天下班后,晚间还到办公室看资料,学习到深夜。研究室的实验设施也比较简陋,同志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设法找来一个玻璃钟罩,又从杂物堆里捡来废弃的真空泵,就这样组装出了一个简单的真空系统,开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这也就是常说的“一个钟罩起家”的故事。
大战八九十、抢建实验厂房
1962年初,二机部根据中央精神和技术攻关情况,提出“两年规划”的设想,即在两年内拿出产品向国庆15周年献礼。那时专家在原子弹理论设计上已取得重大进展。若要在两年内拿出产品,四0四厂是关键。能不能用土办法建造一个小的、实验型厂房,在这个小厂房里制造出产品呢?祝麟芳、原公浦、彭子彬等人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反复进行技术论证,拿出了实验厂房的设计方案。
经过协同奋战,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厂房具备了试车条件。
解决气泡问题
1963年11月,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两年规划”期限已不足一年。四0四厂上下都在为产品的加工紧张有序地准备着。
在这紧张的时刻,突然在铸件的中心部位出现了“气泡”缺陷。缺陷虽小,却成了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拦路虎”。部里决定采取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方式集智攻关,大家一起分析问题的症结。车间主任祝麟芳带领车间职工全力应战,铸造组组长张同星更是心急火燎,甚至在梦中都在喊“气泡、气泡”。经过大家日夜奋战,攻克气泡难关。
原子弹“心脏”的精细加工
产品的加工是一道重要关卡。经党委会审议确定最终由原公浦负责加工、张淑芝负责测量、匡炳兴担任监护,组成三人小组,完成产品的精细加工。在三人严格操作、密切配合下,终于在5月1日凌晨完成了最后三刀的加工。
到了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回顾核城第一代创业者的一生,他们听从党和祖国召唤,毅然奔赴大西北,在戈壁滩默默担当起加强国防建设的使命任务,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功绩,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两弹一星”精神在这一代人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是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借此机会,祝愿四0四厂发展日益强大,为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青年悟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随着老人的讲述,我不禁想起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前辈们的奋斗岁月,如同“两弹一星”精神的真实写照,在心中逐渐清晰而深刻。如今,当我站在四0四这片热土上,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光和热的生命气息,为这片土地提供着不竭的能量源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核工业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