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城·传承 | 大漠深处的巾帼力量:记“全国三八红旗手”张珍娜

科技   2024-12-23 18:57   甘肃  

呜——

西行的列车

义无反顾驶向戈壁腹地

与绿树成荫

山清水秀渐行渐远的同时

眼前广袤无垠的

茫茫戈壁和巍巍祁连

更让张珍娜心潮澎湃

人们常说

宁往东走千里

不向西迈一步

可她偏不听这一套

在她看来

只要是党和人民的需要

再苦的地方也要去

管它东西与南北。



          人物简介        

张珍娜原籍广东梅县,中共党员。1953年在上海市培明女中毕业后到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学习,1955年去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发电厂专业学习,1961年2月毕业回国,被分配到水电部兰州西固热电厂生技科工作,任电气技术员。1964年2月调入四0四工作,先后在动力处、六分厂等担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职务,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变配电设计、安装、运行、检修、试验及其技术管理等工作,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工作期间,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核工业部劳动模范、甘肃省双文明先进个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并作为代表曾出席甘肃省党代会。1990年3月退休。





 时代召唤     




当时,一大批有志青年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核事业的崇高向往,纷纷投身其中。张珍娜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充满艰辛与荣耀的核工业征程。1953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与勤奋,她成功考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留苏预备部,开启了自己在核工业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第一步。


1955年,张珍娜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热电厂专业。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生涯中,她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陌生的环境、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以及文化差异,都没有阻挡她追求知识、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她日夜苦读,深入钻研热电厂专业知识,在学术的海洋中不断探索,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深厚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学成归国后,张珍娜并没有选择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而是来到了位于祖国大西北的兰州西固热电厂。她深知,基层实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从基层技术员做起,她深入生产一线,与工人们并肩作战。在热电厂的各个车间里,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她认真对待每一个技术难题,仔细分析每一个生产环节,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在核城的电力事业大显身手奠定了坚实基础。



 边陲红柳     




1964年,对于张珍娜来说,是人生中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她怀着对核事业的无限热忱,调入了四0四厂。当时的四0四厂,虽然在核工业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电力系统还不太成熟。整个核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系统作为支撑。


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张珍娜没有丝毫退缩。她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动挑起了大梁。在生产科,她深入研究电力需求与现有资源状况,精心制定电力系统建设规划。每一个数据,她都反复核算,每一个方案,她都仔细斟酌。在供电车间,她与工人们一起,亲自动手安装调试设备。她不顾车间里的高温与嘈杂,耐心地指导工人操作,确保每一个设备都能正常运行。在技安科,她将安全意识贯穿于电力系统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编制完成404厂6000V电力系统操作规程)并亲自监督执行,确保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在张珍娜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日夜奋战。他们克服了材料短缺、技术难题等重重困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四0四厂电力系统取得了重要突破。1975年,由张珍娜亲自设计的706至上游35kV7354线路和上游变电站建成投运。给核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泉。从此,核城的灯火不再昏暗,科研生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和广大知识分子一样,张珍娜又一次展开了她那充满理想的翅膀,在工作中更加努力,释放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1981年,她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故障录波器,为提高供电技术发挥了作用;1982年,出色地完成绝缘油介质试验新项目;为使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她设计制定了26种表格,建立了各种技术台账,帮助11个班组、15个生产岗位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当时她带病为11个班组建立了资料卡片,编制了20万字的技术管理规程;为十台大型关键设备的一千多处泄漏点进行了技术鉴定。



 荣耀绽放     




1983年,那是荣耀绽放的时刻,甘肃省妇联与全国妇联的目光聚焦于她,因她在日常工作里的一丝不苟,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无畏担当,“三八红旗手”的桂冠当之无愧地落在她的肩上。1985年11月2日,《人民日报》以庄重而深情的笔触,将她的先进事迹铺展于全国人民眼前。这荣誉,是她用青春与热血浇灌而成的勋章,闪耀着个人不懈拼搏的华彩;更是对第一代核城人那开天辟地、无私奉献伟大 精神的激昂颂歌,这歌声穿越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第一代核城人远离繁华都市,告别亲人和朋友,毅然奔赴这荒无人烟的西北大漠。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他们没有因条件的艰苦而抱怨,没有因任务的艰巨而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张珍娜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卓越的智慧与坚毅不拔的毅力脱颖而出,犹如一棵扎根于核城电力事业领域的坚毅胡杨。





 退而不休     




1990年,张珍娜迎来了自己的退休时光。然而,对于这位将一生都奉献给核工业的巾帼英雄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奋斗的脚步。她心中对核事业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如同燃烧的火焰,从未熄灭。


仅仅在退休两年后的1992年,张珍娜便又一次踏上了征程。她奔赴山海关,继续在电力领域发挥自己的余热。在山海关,她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的电力工作者,为当地电力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她的身影,成为了年轻一代奋斗路上的榜样与激励,让人们深刻领悟到,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心怀信念与梦想,就能不断创造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张珍娜的一生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奉献给了核工业这一伟大事业。她的故事在核城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已成为一抹抹温馨的记忆,温暖着后来者的心田。




作者:李红斌 马萍  王志莲
责编:米瑞
校核:史肖肖
审核:王华



中核四0四
发布新闻宣传信息,提升企业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