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入选“中国好人榜”的弥渡人学习,请点击评议……

文摘   2024-10-16 18:41   云南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事迹展示评议开始啦
红岩镇农村电影放映员
李玉华和她已故丈夫茶应明
名列其中
请大家广泛宣传评议

评议时间:即日起至10月20日
每个微信号可以评议一次


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誉
也是我们每一个弥渡人的共同荣誉
请小伙伴们动动手指
加入评议


评议方法如下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评议页面

首先点击:省份→云南

找到茶应李玉华


然后点击:加入→评议


最后点击:向他们学习,即完成评议

夫妻放映员40余年坚守山区
丰富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茶应明,男,彝族,1962年1月生,生前系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班局村委会小山头村村民;李玉华,女,彝族,1968年8月生,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红岩镇班局村委会小山头村村民,二人系夫妻。他们是一对电影放映员,40多年来,夫妻俩穿梭于红岩镇108个村庄之间,放映了一部部精彩的影片,为村民带来了无数欢乐和感动。丈夫去世后,李玉华接续放映,用光影守护着村民的“精神家园”。她和丈夫共为当地群众免费放映电影4000多场,观众达100多万人次。
源于热爱 贵在坚持
1980年,茶应明被荧幕上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于是他主动向生产队争取担任电影放映员。因同样喜爱电影而结缘,1992年,茶应明与李玉华结为了夫妻。之后,茶应明带着妻子李玉华一起为乡亲们放电影。夫妻俩白天忙生计,晚上放电影,每个月都会拉着沉甸甸的电影设备,跑遍红岩镇的每一个角落。去离家远的山区村委会放电影,要走几十公里蜿蜒盘旋的公路,凌晨两三点回到家是常事;夏天夜晚经常被蚊子咬得一身包,冬天寒风凛冽冻得直哆嗦,但夫妻俩电影放映的步伐从未停歇。
他们总是精心挑选每一部电影,详细介绍电影的背景和情节,让村民更好地欣赏电影,很多时候也会放映一些宣传教育片,让村民在享受欢乐的同时还能增长知识。去放电影的路上,遇到需要帮忙的村民,就用拉电影设备的车辆“顺带”帮村民们拉拉东西。
疾病缠身 留下遗愿
2015年,病魔缠住了茶应明,即使每月都要上医院检查治疗,但他依然坚守在电影放映岗位上,妻子李玉华则每天寸步不离地跟在茶应明身边。病痛的折磨犹如千万根针扎在身上,去放电影的路上疼痛难忍,茶应明就隔着衣服不停地挠肚子来缓解疼痛;寒冬腊月,刺骨的冷风混着钻心的疼痛一次次袭来,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庞滑落下来,他仍然坚守在电影放映机旁。
李玉华说:“他所有的衣服,其他部分都还新,唯有肚子那块被他挠得快烂了。”与病魔抗争5年后,茶应明永远告别了深爱的妻子和心爱的农村电影放映事业。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一辈子都爱放电影,假如你愿意,我走了以后,你就接着去放电影吧。”李玉华强忍着悲痛,从丈夫手中接过电影机,成为新的乡村电影放映员。
克服困难 接续放映
曾经夫妻两人走过无数次的路,如今只有李玉华只身前往。她不会开车,就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拉设备;50多公斤的设备搬不动,她就拆开,分几次装卸;既要照顾家庭、工作,又要放电影,李玉华就精打细算挤时间:送孙子去幼儿园后,就忙着去为村小的学生做午饭,午饭之后又要忙着准备放映机器和晚饭,接孙子回家吃过晚饭后便骑上小三轮,拉着小孙子去放电影,回到家最早都是深夜11点多,李玉华说:“回到家,孙子一上床就睡着了。看着小孙子陪我一起去放电影,我既欣慰又心疼。”
看到她坚持放电影的决心,在城里务工的儿子也会抽空回家开车拉着机器,陪她到偏远山村去放电影。村民只要看到李玉华来放电影,都会上前帮忙,三轮车出了小故障也会主动帮她修一修。李玉华说:“开始确实很难过,总是想起他(茶应明)的样子,有很多我和他一起去过的地方,那里有属于我们的回忆,有几场电影几乎是在流泪中放完的。不过现在想到电影能为大家带来快乐,我也就不那么难过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自己的身体条件还允许,就一定会把电影放下去,这也是我丈夫的遗愿。”如今的李玉华,仿佛也成了一部活着的电影,让茶应明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下去。

请大家广泛宣传学习,并为他们评议






来源 | 微弥渡
编辑 | 张娇杨
审核 | 张   敏
终审 | 段晗娟

  

弥渡青年 | mdyouth
投稿邮箱 | mdyouth@163.com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弥渡青年
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