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分分合合为哪般?
近期,汽车企业调整“品牌”的动作频频,调整方向却不尽相同。一种是“由少到多”:11月7日,上汽集团与奥迪联合推出新品牌AUDI,不搭载奥迪“四环”标,而是启用字母标“AUDI”,同时亮相的首款概念车AUDI E有望明年量产交付。蔚来汽车在9月下旬推出新品牌的首款产品乐道L60,售价20.69万元起,截至目前交付超过5000辆;小鹏汽车8月底推出新品牌MONA,新车M03起售价格11.98万元,首月交付破万辆,创下新势力纯电轿车的新纪录。
与此相反,部分车企的品牌正在“由多到少”:吉利汽车宣布旗下几何正式并入银河,成为智能精品小车系列,而银河品牌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场,产品矩阵覆盖A0级到C级;上汽乘用车发布“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奔跑”,意味着曾经从荣威独立而出的飞凡品牌,再次回归上汽乘用车,两品牌的双授权店正在加速落地。同样,曾经独立运营的欧拉品牌将在12月关闭APP,服务迁移到长城汽车APP,有报道称,欧拉后续可能并入哈弗品牌。
品牌的分分合合各有因果。上述被合并的品牌大多销量寥寥,并且同为纯电产品,几年前这些品牌成立正赶上纯电汽车当道,随着补贴退坡等原因,市场增量的主力已经转向插混和增程车型,主流技术路线的转变导致产品销量下行,品牌价值随之消减,最终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近期扩张品牌的车企集中在新势力,此前它们只有单一品牌,综合竞争力不及传统车企,在销量规模提升后推出新品牌,切入更低的细分市场,力求获取更大规模,降低综合成本。同时,这些企业往往主打智能化,更多销量意味着更多车辆跑在路上,利于收集智驾数据,加快技术迭代。
几波“分合”轮流转
过去十几年时间里,汽车多品牌战略经历过几波轮转。2009年前后,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发展势头正劲,凭借“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认知,纷纷尝试多品牌战略,几年后效果平平,又回归“一个品牌”。易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周丽君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彼时中国车市刚刚进入高增长阶段,整体规模有限;用户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买车是件大事,七八成销量来自80后结婚人群,10多万元的朗逸、速腾就是最佳选项,并不需要多元化、多品牌的选择。
时间来到2013年,站稳脚跟的自主品牌谋求向上突破,奇瑞推出观致品牌,开启高端化之路;随后吉利领克、长城魏牌纷纷面世,托举起“自主冲高”的梦想。新能源变革将“多品牌”推向高潮,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百万辆,随后两三年时间,新能源品牌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东风岚图、长安阿维塔、长城欧拉、吉利几何、北汽极狐、广汽埃安、上汽飞凡、吉利极氪、上汽智己、长安深蓝……直至近一两年,新品牌仍然层出不穷,广汽的高端品牌昊铂、比亚迪的方程豹和仰望、吉利的睿蓝和银河,呈现一派“子孙满堂”的盛景。
据盖世汽车统计,从2016年到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升有降,但是汽车品牌持续增长,从94个提高到129个。目前,中国市场共有车企70多家,乘用车品牌近130个,多品牌已是行业常态,其中吉利汽车拥有超过10个品牌,东风和奇瑞也坐拥6、7个品牌。
“多子”战略成效几何?
在汽车领域,到底是“多子多福”还是要“优生优育”?两种方式都有天然的优劣势。汽车分析师、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告诉北京交通广播,多品牌战略可以有效区分市场定位,聚焦某个细分区间和用户群体,转化销量的效率更高。同时,多品牌也属于国际惯例,大众、丰田等跨国企业都在践行。张翔认为,消费者更信任多品牌的大公司,有助于树立可靠的形象。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如今汽车技术迭代提速,产品趋近于耐用电子消费品,多品牌战略可以把基础技术快速应用到不同品牌,短时间推出更多元的产品,实现技术的高效利用。
另一方面,多品牌意味着成本翻倍,研发、营销、渠道的多重投入,各种人、财、物的协调管理,还有内部竞争的种种难题。仅从市场销售上看,曾经智己、飞凡是上汽双子星,市场定位从高到底依次是智己、飞凡和荣威,但是智己降价导致市场区间下探,让飞凡夹在其中,上下两难。
如何扬长避短,让多品牌发挥最大效能?规模是首要条件,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十几年前自主品牌试水多品牌战略时,规模不足导致败北,如今自主车企几十万、上百万的销量规模打底,多品牌战略成功率越来越高,奇瑞、吉利、长安都有成功案例,奇瑞仅在俄罗斯市场就有五六个品牌布局。汽车分析师、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认为,车企的年销量超过20万辆,就可以尝试多品牌发展,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一品牌月销量超过1万辆,就算初步成功。
接下来的关键是选准赛道,看准用户,易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周丽君向北京交通广播介绍,我国汽车用户已经从结婚、生子等“节点性消费”转向“按需消费”,小姐姐、大叔、阿姨、老爷爷等身份对应各类需求,衍生出众多细分市场。周丽君举例介绍,长城汽车几个品牌中,坦克较好满足了中年个性大叔、老爷爷自驾群体,但是欧拉部分车型模仿甲壳虫却不得其法,价格又高于同级别竞品,没能理解女性用户需求,市场表现逐渐低迷。因此,车企推行多品牌战略需要瞄准含金量高的细分市场,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且在产品上落地。
如今,汽车市场格局剧烈变动,新品牌入市的门槛儿不算很高,但是市场供过于求,品牌运作的成功率也不太高。在汽车的“战国时代”,多品牌作战可能是多数车企的选择,直到“大一统”时代,仍然留存的车企已将品牌排布完备,分分合合的剧目也将渐入尾声。或许那时候,汽车品牌才能被从业者数明白,也能让消费者认得清,记得住。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及记者、编辑等信息)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戚天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北京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中心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新闻敲诈、虚假新闻等新闻违法行为,尊重新闻版权,并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如对我们的新闻报道存疑,请将问题反馈发送至邮箱weixinfm1039@126.com,我们将严肃核实,给予回复。
近期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