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梁小玉
来源 | 信贷风险管理
近年来,商业银行加大科技赋能,对于贷后管理,国有大行均上线贷后预警管理系统。
一般而言,各家商业银行会利用行内外数据信息,深度挖掘财务、征信、司法、工商、舆情、交易六类数据风险特征,新建及优化预警模型指标,对财务指标异常、外部工商信息异常、征信异常、违法违规等异常信息进行及时提示。
本文将就某行贷后预警管理系统线上线下 结合成功化解风险进行分享,帮助大家了解贷后预警系统的应用,以期做好贷后管理工作。
01
案例
案例1:借款人在2017年8月2日首次触发预警,触发原因系企业涉及合同纠纷,存款被法院查控系统查询。后陆续因类似原因触发预警信号,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触发6笔预警信号。因上述预警涉及案件纠纷金额均较小,故均予以排除。
2018年1月,借款人因“监测企业在他行的授信业务出现垫款、逾期、欠息”触发预警,经办行以征信报告无欠息记录为由拟排除该笔预警信号,银行预警管理岗要求经办行重新排查,核实具体情况再判断是否排除。经核实,系借款人在集团财务公司有两笔借款,因财务指标未达要求,故集团将贷款调整为关注类,借款人当时还本付息情况正常。银行高度重视该信号,将该客户纳入重点排查名单,并立刻安排授信后管理岗前往企业平行作业。现场检查发现,借款人存在应收账款过高,销售收入虚假的情况,建议经营机构采取措施,及时退出该客户。
贷款到期前,经营机构多次前往借款人厂区现场检查,要求借款人按放款时的交易路径回款,最终,借款人及时归还了某行贷款,未造成任何损失。
案例2:某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自2015年首次出现定性预警信号以来,截至2017年6月末,已生效预警信号31个,其中提示级预警信号6个,占比19.35%;蓝色预警信号11个,占比35.48%;黄色预警信号13个,占比41.94%;红色预警信号1个,占比3.22%。
某化工公司自2017年首次出现定性预警信号以来,截至2019年6月末,已生效预警信号15个,其中提示级预警信号3个,占比20%;蓝色预警信号4个,占比26.67%;黄色预警信号8个,占比53.33%。
从两个关联企业合并口径来看,共生效预警信号46个,预警信号推送率较高且整体数量较多。同时企业预警信号自2017年3月份开始,一是数量上开始增多,预警信号主要包括“企业在某行的存款被法院查控系统查询”、“监测企业被列为司法被执行人”、“客户出现担保风险”、“客户所在授信担保圈超二个以上,信用风险需高度关注”、“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曾提供较大额度授信、历史较长的国有商业银行突然退出”等;二是预警等级上开始提升,由最初的蓝色预警,逐渐上升到黄色,最后甚至出现红色预警。
自企业预警信号数量增大、预警等级提升开始,某行一方面加大企业贷后走访力度,保持每月至少一次去企业的频率,对企业经营情况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对异常情况及时了解;另一方面对到期业务尽量做好压降。
2018年6月15日、6月19日该化工公司贷款7000万元分别到期,在企业正常还款后的续作审批过程中,银行发现该客户预警信号生效等级较高,数量较前期有所增加,要求经营单位对该企业风险情况进行摸排,做好择机收回准备。经营单位在摸排过程中发现企业尚未获得石油进口权,无法按照批复要求开立进口信用证,随后与企业商定还款后,并在获得原油进口权后方能进行开证进行续作。随后借此机会,全额收回企业授信并退出。
02
贷后管理思考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预警管理,全面掌握客户风险
银行预警系统通过从对接数据库中获取信息,能及时推送与企业及管理企业、担保企业的预警信号。一是银行要高度重视银行预警系统推送的预警信号;二是银行在贷后管理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只依赖于系统推送的预警信号,还应借助现场检查、其他各类软件的应用,关注与授信客户有关的一切“风吹草动”,发现、识别预警信息,做到“主动举手”,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预警管理,全面掌握客户风险。
(二)加强分、支行管理联动
在确定风险状况后,银行要快速行动、准确制定清收化解措施并积极推进,做到“快、准、狠”。
“快”:对于重大风险预警事件,银行第一时间应对授信客户采取停止继续出账、启用额度等措施,并立即对授信企业和担保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对风险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排查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准”:通过风险排查,对于已掌握企业、保证人的整体风险状况及资产情况,通过协商谈判,择取最有利于某行的清收化解措施。
“狠”:确定措施后,相关人员要积极推进执行,切忌五心不定,对客户抱有幻想。
分、支行如果做到了管理联动,加大现场走访及非现场监控频率,及时动态掌握借款人和担保企业的风险情况。银行领导高度重视,召集支行、银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齐心协力推进方案落地,最后实现了贷款敞口压缩。
(三)识别财务、提升水平。
对于担保方式为信用的业务,不要过度迷恋企业的财务数据。对于目前财务造假成本较低和监管力度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下,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人员的财务识假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业务水平。
文中观点系作者自身观点,不代表消金界平台观点。
评论互动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探讨您的思考和观点~
往期回顾
政策解读:
企业动态:
行业快报:
先锋观点:
推文乱序显示,点击在看及时收到我们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