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助推创新创业有生力量

教育   2024-12-26 19:02   上海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上海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上科大”)成立于2013年9月30日。2022年,上科大入选教育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双一流”高校。2024年,在“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指引下,上科大重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攻克高质量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本科生、研究生如何走科技自强自新之路?被列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其育人实践可谓典型代表。近日,上科大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徐旭光、博士研究生姜闻涛接受了本报采访。


1

在实践中找方向 在过程中努力拼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交通运输领域的技术突破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一环。目前,氢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车载存储成为一个技术难题。“2024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姜闻涛告诉记者:“我们设计的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能在常温下就实现世界纪录级的存储容量,能够为氢能、天然气产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姜闻涛在国际会议上展示科研成果


姜闻涛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材料在能源气体存储方面的应用,这种框架高度可调控、可设计的新型晶态多孔材料在能源气体存储、二氧化碳捕集等方面表现出突出性能。姜闻涛以上科大第二届本科生的身份开启了十年上科大的学习之旅,而今的他还有一个新身份——谟赋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EO。


上科大学生积极投入科研攻关


“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需要和产业化接轨,走向工业应用,走进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发挥价值,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姜闻涛说,在上科大,“名师引领入门,扩宽学术视野”是强大的学习优势。在导师章跃标教授的鼓励下,他积极推进纳米孔储气材料的产业化应用。


“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章老师花了数小时,分享自己少年求学和工作拼搏的经历,以亲身经历深切激励我‘在实践中找方向,在过程中去努力拼’。”在上科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后,姜闻涛开启了创业之路,并借助科研创新成果成立了公司,姜闻涛说,“目前已开发出初代产品,正是这样的创业经历让我真正看到科研成果能够实现的价值与带来的贡献,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报国裕民’的信念。”



2

科教融合 激励创造创新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高水平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高地,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在上科大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徐旭光看来,“高质量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超强的学习能力、独特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广阔的国际化视野、顽强的逆境适应能力及较强的组织领导力。


徐旭光副院长向记者介绍,在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对本科生不断完善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构成的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坚持“国际化、高标准、强实践”的原则,制定“目标驱动、能力培养和质量导向”的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参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等契机,学院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成长成才,真正实现“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育人理念。


在本科期间,探索不同专业领域、拓展多样化兴趣是姜闻涛的学习重点。“除了专业课外,还有丰富的文学、历史、数学、计算机等课程。老师们结合最前沿的研究进行教学,比如讲到超导体材料相关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就直接带我们到实验室去复现实验,这让我对知识要领的理解变得更加扎实,对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的认知。”姜闻涛说,本科阶段的他每天查资料、写论文、敲代码到深夜,在交叉学科发展迅速的时代,广泛学习对成长非常重要。在浓厚科研氛围的熏陶下,姜闻涛在本科二年级就加入了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章跃标教授的课题组,进行实验探索。


到了研究生阶段,姜闻涛的学习重点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上。有了本科阶段打下的科研实践基础,每每拿到新课题后,姜闻涛都会通过大量阅读文献来调研当前的研究现状,寻找创新的方法,随后就是从最基础的实验开始不断探索,反复试错,“在漫长的科研周期中,要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在研究中有所突破”。通过在该领域连续多年的研发,姜闻涛所在团队不断突破自己创造的甲烷存储世界纪录,研究出了ST(ShanghaiTech)系列材料,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美国化学会志》(JACS)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令世界瞩目。



3

产教融合 促进就业创业

上海布局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材料是这三大产业的基础和“卡脖子”问题,而深耕专业人才培育是突破口。徐旭光副院长介绍,上科大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的这十年,建设了先进的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学术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在“卡脖子”问题研究上取得突破,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在本科阶段100%进入教授课题组参加科研实践,同研究生一起协作开展科研工作,已经有许多本科生发表了高水平研究成果。”徐旭光副院长说,“对于研究生培养,坚持‘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


徐旭光副院长告诉记者,学院通过“科教融合”培养高水平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比如积极与国家实验室开展直博生联合培养并设立博士生研究培育基金项目;鼓励学生们独立申请以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为未来申请上海市和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后研究项目做足准备,为其毕业后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产教融合”培养高水平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上,切实与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采取双导师负责制。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做到定期沟通,密切关注学生的培养情况,确保最终能够切实输出职业导向明确、实践能力强、服务产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徐旭光这样说。



4

交流合作 拓宽国际视野

姜闻涛在本科期间就曾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暑期科研,研究生阶段在学院和导师的支持下,他多次到希腊、美国、新加坡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在世界名校的实验室开展科研,与来自各国的科学家们交流思想,这大大拓宽了科研认知和国际视野的范围。”姜闻涛告诉记者,“脱离熟悉的舒适圈,往往也更能激发个人的潜能。”


徐旭光副院长介绍,“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研究型大学是上科大建校伊始的定位。目前,学校已经与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等欧美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本研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高质量的国际交流项目。


为了支持更多学生出国交流、开阔眼界,学校和学院为学生提供了院校两级资助机制。学生不仅可以申请校级国际交流资助基金,而且还能享受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设立的本科生“未来材料创新班国际交流项目奖学金”,以及研究生“国外联培项目专项基金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专项基金”。此外,由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牵头的部分交流项目还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大力支持。


通过这些合作与交流项目,学生们拓宽了眼界与胸怀,提高了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随着学院的发展,已逐步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升级。上科大在高质量育人方面的实践探索打开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创造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撰  稿  |  魏   黎

来  源  |  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

排  版  |  杨润康

责  编  |  管舜瑛

今天“分享”“点赞”“在看”了吗?




上海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