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奏响“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和谐乐章

政务   2025-02-08 09:01   陕西  

近年来,黄龙县持续在生态上做文章,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文旅带动、全面振兴”发展战略,将生态文化旅游作为首位产业,培育了以康养度假为主线,科普研学、休闲体育、绿色培训为支撑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修订完善了《黄龙县文旅产业发展奖补办法》,不断强基础、强特色、强市场、强引力,推动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康养度假正当时



风车建筑、草场风光、落日晚霞、花海……在界头庙镇的16号风机下,风车小镇云晖咖啡馆负责人李戈介绍道,风车小镇周围布置了多个打卡点,每个角落都很“出片”。

“这里卖的不是咖啡,而是风景和生态。以美景作背景,手捧一杯咖啡成为大家拍照的‘必选动作’,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李戈笑着说道。

在向绿而行的路上,黄龙从未止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黄龙县全力推进“观光旅游”转型升级为“康养旅游”,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赏景,而更加重视对身心的调节,从身体的旅行转向身心的放松,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开启养眼、养生、养心的康养旅游。

一顶帐篷、一块天幕、一片草地、一桌餐品……走进蔡家川森林康养基地,清风宿负责人查佳妮正忙得脚不沾地,“现在进入了旅游旺季,生意也越来越好了,没想到咱们这小县城有一天也能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基地内20顶草地帐篷,在今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均被订购一空。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到黄龙避暑露营,在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可达到18000个/立方厘米的森林中,夏日的燥热也变得清凉起来,游客们白天欣赏美景,晚上仰望星空,感受黄龙“天然氧吧”的魅力。

截至目前,靠着生态优势,黄龙县成功打造了“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碾子湾田园民宿、暖山河畔露营基地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共发展了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AA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过去一年,梁家河“稻鱼公社”宿集建成运营,黄龙渔业休闲小镇获批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小镇、市级渔猎文化研学基地,梁家河村荣获首届陕西省魅力休闲乡村称号,田园苜渠成功评定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研学游带动“乡村热”



如果你在鸟语花香的季节来到白马滩镇,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一群群身穿统一队服的学生体验黄龙猎鼓。现场“咚咚锵锵”鼓声不断,一派热闹。

“这些学生来自各个夏令营研学团队。他们参与的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摇蜂蜜、体验黄龙猎鼓、缝百家被、蒸花馍等。”神玉村党支部书记薛增文介绍,近年来,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立足本地人文历史资源和地域特色优势,打造了一条精品研学线路。

“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在这次研学中,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来自宝鸡的研学团成员许子晨在研学结束之际依然恋恋不舍。

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黄龙县印象圪崂景区。依托生态优势,这里成为以“劳动实践、生态科普、非遗传承、乡愁体验、美育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这里探访书本、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感受田园之美,丰富生活体验。

2024年,白马滩镇共接待亲子研学、康养度假以及绿色培训等团队65批次2.1万余人次,累计接待游客3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8356万元。

看着越来越多研学团队的到来,当地群众也紧抓发展时机,积极改造自家庭院,经营起民宿、农家乐。

在印象圪崂农家乐,经营者江晓明将农家饭端到客人面前,山药炖土鸡、凉拌野菜、清炒香菇……一道道菜肴香气扑鼻。“这几年,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有时候一天就能收入上千元。”江晓明笑着说。

眼下,人们可以在黄龙县住田园民宿,吃乡村美食,体验沉浸式农作项目,学习陕北民间技艺……一套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攻略在黄龙不断丰富完善,越来越多的游客、研学团队前来参观体验。2023年,印象圪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入选第三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延安市第二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

田园民宿人气满满,民间课堂同样热闹非凡。

走进石堡镇梁家河村的黄龙渔业休闲小镇里,一家家装扮典雅的民宿格外引人注目。乡窑艺坊里,古朴雅致的布置和琳琅满目的剪纸作品让这里“情调”满满。

“你们看,这个地方要这样处理,不然容易剪坏……”乡窑艺坊的剪纸师傅陈根在认真讲解剪纸技艺。每周末都有研学团队到乡窑艺坊开展研学活动,听陈根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参与互动体验。

随着剪刀的一张一合、辗转移动,陈根手上的纸张逐渐有了形状,转眼工夫,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就好了。“剪纸系列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还能集思广益,创作出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剪纸文创产品。”陈根指着院子里的剪纸作品说。

“今年以来,石堡镇依托乡窑民宿集群建设,大力发展研学旅游产业,在黄龙渔业休闲小镇分别开设了以现场参观、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研学课程。今年石堡镇共接待百人以上研学团队25批次3000余人次,其他游客5000余人次。”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峰说。

如今,到特色工艺坊体验农事民俗、在林间拥抱大自然,已逐渐成为游客的选择。

“黄龙县将继续整合景区景点等旅游资源,根据地域特色打造出多条乡村游、研学游、自驾游精品线路,积极拓展科普研学市场,创新开发更多沉浸式、交互式的体验项目,持续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任宪印表示。



小城办大赛“流量”变“留量”



黄龙猎鼓气势磅礴、篝火晚会热闹非凡……去年夏天,一场场高品质演出活动在中心街大广场上演,全方位展示夏日黄龙的“热情与凉爽”,吸引一大批来黄游客驻足观赏。

2024年暑期,黄龙县举办了以“来黄龙嗨一夏”“暑期嗨玩黄龙”为主题的一系列暑期文旅活动,策划推出避暑纳凉住“氧舱”文化惠民系列文艺演出等六大主题活动。同时,为来黄游客定制夜游黄龙县城之旅、心灵成长研学之旅等6条夏季精品旅游线路,助力黄龙生态旅游在暑期市场出圈。

寒风渐起,年关将至。热闹了一年的黄龙渔业小镇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冬季来临之前,这里每周都会举办一场场盛大的垂钓比赛,吸引上千名钓友齐聚于此,切磋垂钓技艺。

“我们以‘住’在黄龙为突破口,创新推出‘周末游’‘节庆游’‘主题游’等常态化旅游产品,同时还常态化开展‘黄龙猎鼓’情景剧、《遇见黄龙》情景剧、《梦萦黄龙》水车漫舞、篝火晚会、街头民谣、豫剧传承等文艺演出,吸引游客‘非来不可、多住一晚’,努力构建多层次、多业态、多样化的旅游市场格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屈海军说。

在森林中越野奔跑、环青山骑行、上千人同池竞钓……以赛为媒、以节会友,近年来,黄龙县将生态旅游与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赛事体育相融合,以多元、丰富的旅游文体活动,让游乐体验更新鲜、更有趣。

然而,在四季分明、冬季寒冷荒芜的陕北地区,如何打破“季节性”制约,延长旅游旺季?

12月25日,一场冰雪项目推广活动在黄龙山冰雪运动基地盛大开幕,来自全省的72名学员相聚黄龙山冰雪运动基地,大家在冰天雪地中嬉戏玩耍,尽情感受冰雪魅力。

“农时务农,农闲冰雪。”近年来,黄龙县将冬季冰雪赛事作为补齐淡季旅游短板的新探索,让“冷”资源成为“热”产业,将崾崄乡78亩的冬季闲置土地打造为黄龙山冰雪运动基地,成为体育赛事和训练队伍的热门地。

过去一年,黄龙县圆满承办了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陕西省青少年艺术锦标赛、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垂钓超级联赛等精品赛事27场次,举办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和我出发去黄龙”旅游季抖音话题挑战赛等多场文旅活动,旅游热度持续升温、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去年,我们举办了2场国家级体育赛事活动、4场省市级赛事,11场县级赛事。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休闲体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产业招商发展。”黄龙县体育中心主任李玉全说’的发展模式,持续推动休闲体育高质量。

以绿筑底,向绿而兴。随着黄龙县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品味生态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端起“生态碗”,吃上“绿色饭”,走向致富路。

审核:王斌锋

编辑:王鸿雁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平台

"爱黄龙"APP

黄龙宣传新浪微博

黄龙宣传微信公众号

黄龙宣传抖音号

黄龙宣传
宣传介绍美丽黄龙县;实时关注黄龙县民生、经济、旅游、文化发展等各方面动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200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