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2年闰九月,宋军大败于好水川,已经是宋军的第二场大败仗了。第三次定川寨大战之前,在庆州任环庆路安抚使的范仲淹,戍边已经两年多的他写下了《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公元2004年,这首词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命名为《渔家傲·秋思》,不少语文教师,包括很有名气的康震老师,对《渔家傲》的解读也有不少错误之处。
包括教材释义在内的诸多资料,对《渔家傲》的释文往往如下: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大不相同。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意思。随着军营的号角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从四面纷纷响起,层峦叠嶂里,烟雾弥漫,残阳西沉,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城门。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没有打败西夏,建功立业,守边的将士无法返回故乡。只听羌笛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难以入睡。将军愁白了头发,年轻的士兵也流下了眼泪。
这样的释义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学者肖鹏和王兆鹏在《重返宋词现场》,通过严密的学术论证与实地的科学测量,指出了《渔家傲》常见的认识、理解错误的地方。
在背景方面:
第一,时间上,这首词写于公元1042年闰九月左右,并非包括康震等老师所讲的,创作于1040年到1041年之间;
第二,地点上,这首词写于庆州,并非延州;
第三,身份上,写这首词之时,范仲淹是将军,在庆州任环庆路安抚使,而非前一年在延州任陕西安抚副使,兼知延州(相当于现在延安市市长)。
在理解方面:
塞下秋来风景异。这里的来不是到来的意思,而是一个语助词,你听我说来的意思。因为范仲淹写这首词的时候是1042年闰九月,相当于没有闰年的农历十月,这个时候,秋天两三个月前就来了(中国农历季节划分:一二三月,春季;三四五,夏季,以此类推推。同我们现在的公历不一样),此时的西北,已经很冷了,秋天不是刚刚到来。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在这里主要用典故,表达大雁都不愿意停留在孤寒的西北,往南飞走了。学者肖鹏和王兆鹏查阅中国候鸟迁徙的资料,知道我国境内有三条迁徙路线。第一条是东部路线,从东北往海南飞去,路过湖南衡阳,成语雁去衡阳说的就是这条路线,也是中国人在文化意义上理解的雁南飞。第二条路线是中部路线,从内蒙中部往云贵地区飞,范仲淹看到的南飞大雁,是这里的大雁,不是往衡阳的大雁,他老人家看不到。第三条路线是西部路线,在新疆西北那边。有人说,既然都说《渔家傲》是文学,有必要较真吗?有。知道了这样的背景资料,哪怕范仲淹当时也以为大雁就是往衡阳迁徙的,就是想表达大雁南飞的意思。对头,我们就不应该翻译成大雁都往衡阳飞去了,直接翻译成大雁都往南飞走,不愿停留,既不违背事实科学错误,又能保留范老的原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大家理解没有大问题,只是不够深入。我们在此也不展开,因为这短短一句话,学者都可以写成篇片学术论文,不是这篇一千多字的短文能完成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这里不能理解为:我喝上一杯浊酒,多们想念万里之外的家乡。范仲淹在这里用了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里的“浊酒一杯”典故,同时根据范仲淹同时期写给别人的信件,表达过自己的生活志向:归隐田园,过俭朴的生活活(浊酒即象征)。所以,这一句要翻译成:我多想能在安宁地家乡喝上一杯土酒啊!
燕然未勒归无计。常见的翻译是“没有打败西夏,建功立业,守边的将士无法返回故乡”,表达了范仲淹胸怀大志,可惜的是,我们多情了。当时的北宋很羸弱,用康震老师的话说:“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北宋就没打过胜仗”(康震老师的原话,为了写这篇文字,我特意去听康震怎么讲)。燕然未勒这个典故说的是汉唐时期,士兵跨过贺兰山,大破西夏,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石记功(相当于两国挣抢某个地方,攻占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插旗:这里是我的)。作为当时的天之骄子,范仲淹没有天真到要打败西夏,某一天也要勒石记功这个程度,能守住,对北宋来说就是胜利。他自己作为将军,是有很多机会回到内地的,“归无计”的人主要是士兵,尤其是从东部内地调派增援的东兵。三年一换的时间过去了,战事未歇,边境不宁,换防到期了也不能回去,老的老,残的残,不知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内地的故乡了。(当时,如何解决东兵换防问题是范仲淹的一大难题,给朝廷几上奏折,就是为了解决东兵军心难稳的问题)
羌管悠悠霜满地。这里我们常见的理解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这里要探讨了,范仲淹有没有用了谐音,霜和乡。诗人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他在这首《静夜思》里可能用了谐音。这里也只是提出一种可能,不是说非得这样理解。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里问题主要在于把“将军白发征夫泪”译为将军头发都白了,年轻的士兵也流下眼泪对不对。如果这样理解,我们就丢掉了古人吟诗作赋时常用的一种手法互文——把一个事情分成两处说,都只说半截,让它们参互成文。比如王昌龄《出塞》的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再比如杜牧《泊秦淮》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准确的理解是“秦汉那时候的明月,秦汉那时候的边关”“氤氲的水气笼罩在秦淮河上和沙滩上,月光也笼罩在秦淮河上和沙滩上”,如果把每一句都说得很完整,就显得啰唆了。范仲淹在这里同样用了如此手法,准确的理解是“将军和士兵头发都白了,睡不着觉,(听到边声四起)流下了眼泪”。
故而,更为接近范将军《渔家傲》原意的翻译如下:
秋天的塞下,你听我说,跟江南完全不一样。在这孤寒的西北,大雁都不愿停留,已经向南飞走了。我侧耳远听,胡笳互动,边声四起。千嶂环绕的庆州城,除了狼烟和落日为伴,只剩下孤城那令人窒息的紧闭城门。
我多想能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安宁地喝上一杯土酒,可没有击退西夏敌军,边境依然未宁,守边的士兵无法返回故乡。深秋塞北的羌声使人更加思乡,满城的将士都睡不着,辗转反侧。我与他们老的老,残的残,白发横生,不禁流下了眼泪。
包括康震在内的很多老师,在解读《渔家傲》时都犯了不少谬误,这不怪他们。首先,并非每个人都是学者,我也不是,有闲情逸致去追根溯源,他范老爷子当时是怎么想的?甚至还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去养家糊口,这是学者才干的事儿;其次,就算老师们都认可学者肖鹏、王兆鹏的解读,敢在课堂上这样解读吗?教材没改,标准参考答案没改,你敢“大放厥词”,让学生去写不一样的答案?康震老师也不敢,名气那么大,讲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大多数人的理解,会被骂惨的——这算什么教授,一派胡言?(讲出一套对大众认知有攻击性的东西,需要很大的勇气);最后,很多人也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尤其是冲击自身固有认知的新事物,有人问我,有点文化的人都能欣赏《渔家傲》,有必要去较真吗?如果从上课老师的角度去回答:没有必要,你已经懂了,做题去吧!
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范仲淹通在《渔家傲》中,通过叙景,进而生情,写出了自己和士兵想家的“秋思”。深层次上,表达自己厌恶战争、悲悯天下苍生的情怀,滴下的是大丈夫的眼泪,英雄的眼泪。也正是他这短短几年的戎马生涯,使他认识到必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四年后才能写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
我们还记得范仲淹曾经好意提拔做自己“小秘书”的欧阳修吗?他同样写了一首《渔家傲》,送给前去接替范仲淹戍边将军职务的王素,借机嘲笑范将军一个大老爷们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写这些哭哭啼啼,悲秋病酒的东西,羞不羞?
注: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素材皆来自学者肖鹏和王兆鹏合著的《重返宋词现场》一书。这是一本很好的文学书籍,兼顾文学、学术的风格,值得感兴趣的朋友找来看看。最后两段所谓更接近范仲淹《渔家傲》本意的翻译,是我根据学者肖鹏和王兆鹏的论述文字自己写的,我未找到他们的翻译,只有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