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盘碟是紫砂艺术的重要代表,早在清初期,就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可以遥想鸣远砂碟会是怎样的精彩绝伦。
一片丰润厚实的梧桐叶为盘身,肌理刻画变幻细腻自然。一只甲虫即将爬出叶外,极富动感,为神来之笔。一段树杈为底托,中间叶面钤“鸣远”篆书方印。葡萄叶边自然翻卷,形成盘状,叶边曲折有度,重叠之处,轻折叶边,富有层次之感。叶片光润平整,脉络清晰,把葡萄叶的形制体现的淋漓尽致,恍若天成。盘体有两个蚕洞,妙化自然,极具生活气息,两条藤蔓从底部蜿蜒而上,附于盘沿,一串葡萄置于叶片之下,粒粒珠圆玉润,饱满硕大。盘体最为生动之处,在于掩盖在蚕洞之下的半串葡萄,在欲遮还羞之间,把自然之态,文人之好,演绎得生动逼真。盘体下部,鸣远刻款与印章并用,以楷书刻“鸣远”,钤篆书“陈鸣远”印章。在素净的段泥盘中,一虬梅疏枝横斜,树皮斑驳的肌与瘿节刻画细腻逼真,两朵绽放的寒梅尤为夺目,姿态各异的花苞点缀其间,塑出遒劲之姿,尽展凌寒傲然的生命力。大小梧桐叶交叠,背面相向,叶脉及虫蛀孔洞刻画极为自然细腻。叶上伏蝉,双翼耦合,栩栩如生。
大小梧桐叶构成盘身,掺砂而成的梨皮效果突出叶的质感;在叶边卷曲处静伏一蝉,蝉身洒以铁斑点,与叶缘翻卷动感相映成趣。以拼砂制作桑叶,段泥作蚕虫,色泽逼真自然。由五片桑叶覆迭而成椭圆形小盘,盘面饰以三条蚕虫正在嚼食桑叶,一条可见全身,另两条在蛀孔中现出部份,分布错落,制作工艺高超,雕琢颇见匠心。其上有四条春蚕,盘心一条头部翘起,一条从外向内攀爬,一条在另一端啃食桑叶,还有一条位于器物底部。
通身以段泥洒红为胎,胎质坚实,壁表光泽透亮含蓄,几无纹饰,仅在口沿及足部以弦纹装饰,从而既点缀小碟素净单调外表,同时又不致影响整器简约庄重之外形,恰当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