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屏障 护“宁”平安——宁夏初步构建贺兰山东麓防洪体系

文摘   2024-12-19 11:00   宁夏  






【编者按】






贺兰山,这座雄伟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宁夏平原的北部与西部,从中卫市沙坡头区黑山嘴沟蜿蜒而出,一路向东,在中宁县枣园乡优雅转身,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直至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麻黄沟,其全长达290公里。它不仅是宁夏与内蒙古的天然界碑,更是宁夏平原免受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侵袭的坚强守护者。


然而,贺兰山东麓的地形却如同一位性格多变的巨人,山洪沟道众多且短促陡峭,加之暴雨频发,时常给这片土地带来洪水威胁,使得区域防洪安全成为我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考察,为这片土地赋予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崇高使命,并对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产业寄予了深切厚望。为了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防洪体系,自治区精心策划、全力推进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


当前,由导洪堤、拦洪库、滞洪区、防洪渠、排洪沟及汛情监测站点组成的防洪体系已如铜墙铁壁般铺设在贺兰山下。如同一位英勇的卫士,为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的11个县区提供坚实的防洪屏障,守护着周边379.1万人民的安宁与幸福。同时,这一防洪体系还确保了包兰铁路、京藏高速、乌玛高速等重要交通干线的畅通无阻,让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镇北堡影视城、沙湖等享誉全国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免受洪水之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宁县太阳梁沟治理后。
(一)贺兰山山洪灾害——曾年均三次 五年一大害

12月13日,经过精心提升改造的金山拦洪库,宛如一位英勇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贺兰县洪广镇金鑫村的村头,以其强壮的身躯为村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屏障。村党支部书记王刚红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如今的拦洪库已经焕然一新,不仅进行了专业的防水处理,边坡也用坚固的石头砌护得严严实实,库容也得到了显著增加。所有的泄洪沟都经过了全面的改造升级,贺兰山的洪水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肆意威胁村庄的安全了。


王刚红回忆起6岁那年,也就是1998年的那场特大暴雨,至今仍心有余悸。5月20日,我区出现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贺兰山东麓银川以北地区降特大暴雨,贺兰山苏峪口站14时52分至21时降雨量达167.8毫米,暴雨引发贺兰山东麓山洪沟来洪,苏峪口沟洪峰流量达到了惊人的542立方米每秒,重现期超过100年。韭菜沟、苏峪口沟、贺兰口沟、盘沟、插旗沟洪水如猛兽般冲撞着金山拦洪库,无力承接的水库最终决口5处,通山公路瞬间被淹没。王刚红和父母被迫躲到了村里唯一的一座二层楼上,整整站了一天一夜,熬过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


榆树沟拦洪库。


资料显示,那场暴雨洪水造成了全区5.7万人受灾,17人不幸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6亿元。而这只是贺兰山山洪灾害的冰山一角。2018年7月22日,贺兰山中北段再次突发大暴雨,多条山洪沟暴发50至200年一遇的洪水,远超设计防御标准。西夏区一名公安干警在疏散被困群众时不幸被洪水殉职,5210人受到洪水威胁,21名游客受困……据统计,此次暴雨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亿元。


洪水过后,灾区一片狼藉。道路和农田被淹没,西瓜、玉米等农作物裹在稀泥中,支离破碎。沟壑里填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头,防风林木被刮掉树皮,东倒西歪。宁夏水旱灾害防御中心负责人窦元之告诉记者,贺兰山东麓年均发生暴雨洪水灾害3次,每5年左右就会遭遇一次较大灾害。这些洪水来势凶猛,极易造成干渠决口、公路中断、农田被淹等严重后果,甚至发生人员伤亡。


为什么贺兰山洪水破坏力如此之大?资料显示,贺兰山东麓地形复杂,南北长约290公里,东西宽约33公里,国土总面积达9067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3556米,山体一般海拔2000米以上。山前洪积扇沿贺兰山东麓呈裙带分布,自西向东坡度倾斜。由于地表属干石山区,山势陡峭,植被稀疏,暴雨快速汇聚形成山洪,从千米之高俯冲而下。洪水下泄迅疾,水石相搏,声如惊雷。去贺兰山游玩的人会发现,山下荒滩上散布着大如卡车的巨石,它们就是洪水冲击的产物。


“由于洪水势能很大,虽然洪水不深,但是汽车也不敢贸然冲过。”窦元之说,面对山洪,群众要有敬畏之心。 


自古以来,水治则天下安。历届自治区党委、政府深知贺兰山东麓防洪问题的重要性,自上世纪60年代起,便倾注心力,实施《贺兰山银西段、银北段山洪治理规划》和《贺兰山东麓防洪及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等。从建设拦洪水库到整治山洪沟道,从疏通泄洪通道到建立水雨情监测预警系统,贺兰山东麓导、拦、泄、滞、排的防洪工程系统已经基本建立,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防洪体系也初步构建完成。自“十三五”期间以来,贺兰山东麓已经实现了因暴雨洪灾群众“零死亡”。


中卫第一排水沟。


近年来,自治区立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着力打造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产业基地,一批新型工业园、农业特色产业园,特色小城镇、移民新村、旅游观光、文物保护等产业在该地区迅速发展,区域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洪灾损失日益频繁且逐年加大,区域防洪保安的需求愈加突出,对局部地区防洪工程体系进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显得尤为必要。


经过系统谋划,2023年3月18日,一项以提升综合防洪能力为主要目标,兼顾洪水资源化利用、水生态治理的防洪治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二)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化猛洪为细流

12月14日20时,气温已低至零下12摄氏度,但贺兰山东麓的镇北堡拦洪库现场依旧热火朝天,挖掘机、运输车、推土机的轰鸣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黄色的灯光如同温暖的灯塔,照亮了贺兰山的沉寂之夜。


“下午5点到晚上9点,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库底的土层渐渐冻结,达到了20厘米的厚度,这正是清淤的黄金时刻。”宁夏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镇北堡拦洪库改造项目副经理沈自俊,头戴安全棉帽,身着厚实的棉衣,踏入库底,督查施工进展,为今年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任务收好尾。


镇北堡拦洪库是银川市唯一的中型水库,总库容高达1657万立方米,自1991年建成以来,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这座拦洪库就像一个巨大的‘水缸’,我们通过加高3米、清挖底泥1到2米的改造,让它能接收8条来洪沟的更多水量。”沈自俊形象地比喻道。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是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20项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42.05亿元,总工期为5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加固导洪堤86处133公里,治理泄洪、排洪沟道95条502公里,新建改造拦洪库24座,建设防洪“四预”系统等。


宁夏的水利人,始终秉持着因势利导的治水智慧,顺应自然规律,巧妙利用地形和水流的特点,用拦洪堤归顺冲积扇上散乱的洪流,使其进入防护能力强大的导洪沟,拦洪库则滞留导洪沟来水,削弱其势后,排入沿山而行的西干渠和第二农场渠,再经排水沟泄入黄河,这就是“上拦、中滞、下泄”的防洪工程体系,最终将凶猛的洪水化为温柔的细流。


这一体系中,宁夏灌排系统既是被救者,也是自救者。


当前的防洪治理工程项目,旨在锻现有体系长板、补薄弱环节短板、固防洪一线底板,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改造,全面完善区域防洪工程体系。计划新增5座拦洪库,让118条山洪沟的洪水在拦洪库中销峰后泄入排洪沟,最终汇入黄河,而另有20条山洪沟则直接入黄河。


腰石井拦洪库。


宁夏的水,既少又多。说它少,是因为社会生活生产用水几乎全部依赖40亿立方米的过境黄河水;说它多,是因为一年的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7、8月,甚至几个小时内倾泻而下,形成严重的雨洪灾害。以2018年7月22日的暴雨洪灾为例,苏峪口站8小时的降雨量竟达到了273毫米。当时,38条沟道洪水肆虐,而4座拦洪库总蓄洪量达到了3330万立方米,这些水资源若能充分利用,足以灌溉5万多亩的玉米地。


因此,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还肩负着构建并完善水雨情、工情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洪调度指挥体系的重任。通过这一体系,可以实现对洪水的全面掌控和高效调度,从“泄洪为安”向“蓄洪利用”转变,提高防洪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比如,提升改造后的镇北堡拦洪库,不仅具备防洪减灾的功能,还肩负着灌溉和生态的重任。它为西干渠下游的暖泉农场及金山乡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滋养5.25万亩灌区和5.35万亩葡萄长廊。在满足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项目还将综合利用雨洪资源,解决周边3.2万亩葡萄长廊的应急供水问题,并显著改善库区周边的生态环境。


防汛备汛,“预”字当先。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将建设覆盖沿线各主要山洪沟道、导洪堤、拦洪库的全面监测感知体系,包括雨量、水位、渗流、图像、变形沉降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同时,还将补充建设北斗卫星通信网络备份通道,确保在通信故障时数据传输依然畅通无阻。工程建成后,贺兰山东麓的防洪体系将全面掌握雨洪水的“脾气”变化,实现对洪水的精准预测和高效调度。


永宁县大窑沟泄洪沟。
(三)紫色梦想,“我”来守护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位于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地,原为洪漫地,基本没有防洪工程,在原来的防洪规划中属于行洪区,位于保护对象之外。


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基地位于永宁县境内,5000多亩的酿酒葡萄分布在小窑沟和大窑沟泄洪主通道两侧,尽管企业每年拿出20多万元挖掘清理泄洪沟,但力量微弱,暴雨洪水始终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葡萄园头顶。


2016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宁夏时,都对葡萄酒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沿着总书记的指引,2020年8月,自治区规划提出了2025年葡萄酒产业发展规模为100万亩、2035年为150万亩种植规模的目标。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永宁片区榆树沟拦洪库施工现场。


东麓葡萄长廊产业的蓬勃兴起,防洪问题愈发凸显。紫色梦想,谁来守护?


按照国家标准,在此次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规划中,自治区水利厅将葡萄长廊防洪工程作为重要内容考量,银川市西夏区葡萄酒小镇防洪标准提升为50年一遇,其他葡萄长廊园区防洪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


小窑沟和大窑沟属第二拦洪库防洪体系。“我们在山脚下新建了1.4公里的南北导洪堤,阻拦散乱的洪水,导进过洪能力增强的小窑沟及大窑沟,可保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永宁县境内的2.26万亩葡萄基地免受山洪威胁。”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贺兰山东麓项目组组长陈文婷说。


12月17日,中粮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基地管理部副部长刘慧斌看着身边的防洪工程告诉记者,工程7月完工,8月份承接了一次洪水,摊开到45米宽、最高超4.7米的导洪沟里,薄薄一层,缓缓流过,心里特别踏实。“防洪工程守护的不仅是2000万元的葡萄酒产值,也是我们发展好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洪水是不会等工程彻底建完才来,也不会工程质量非常牢固的时候才来,它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决定了建设进度刻不容缓,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刻不容缓。”宁夏水利工程建设中心副主任齐敦哲说。


大窑沟导洪堤施工现场。


自项目开工以来,宁夏水利建设者们顶风冒雨,日夜兼程地推进工程进度。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以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术,严把施工质量关。2023年已完成改造拦洪库4座,治理泄洪沟、排洪沟8条60公里,完成投资4.1亿元。2024年下达投资17.53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5.83亿元,4个片区、76个标段、共计428个分部工程中,已有305个完成了验收。


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一边建设,一边发挥作用。青铜峡片区双河子沟治理工程于今年7月底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将鸽子山葡萄种植基地大部分区域护在其羽翼之下;永宁县腰石井拦洪库经过6个月的加固改造,有效保障了德龙葡萄园区、晓明养殖场以及闽宁镇原隆村共计7.8万亩农田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8月中旬全部完工的银川市高家闸沟治理工程护卫了北至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南至张骞葡萄郡项目区,约28000亩农田及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


随着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工程的持续推进和不断完善,这片承载着紫色梦想的葡萄长廊正逐步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洪屏障。


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宁夏水利厅
感谢您关注宁夏水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