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ZZJ会议和中央经济会议会议双重利好,都没能刺激市场突破,反而冲高回落,低于预期。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因为这些会议利好,基本都是市场预料之中的,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没有看到更超预期的事件出现,短线又重新陷入震荡:
大盘现在大的背景,就是大区间震荡(认识到这一点,非常关键,决定我们的策略选择)。本来我们预期能借着利好突破,结果没有突破成功,重新折回区间,那么,我们就要跟随这种走势,而不是还抱着之前的观点不放。这就是交易中最为核心的思维——跟随思维,我们要客观的反映市场的变化。
一方面,是政策定调明年放水,定调大力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友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现实仍旧存在很多的困难,房地产、消费乃至整个经济好转,都需要一个过程。
从上周市场的整体表现来说,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上周表面看起来难度很大,主要是中间出了利好,冲高后回落,所以大家感觉难。恰恰是这一个利好冲高,导致很多人被套,所以心理落差大。
而事实看,上周上涨的个股2500多只,恰好是一半左右,如果你严格按照我们的体系交易,而不是利好出来之后追涨,上周你很难亏钱,你之所以心理落差大,主要是你买点不对,主要是你在利好的情况下追涨了导致的。
所以,理解市场背景相当重要。现在基本的结构就是震荡,在震荡格局没有改变的前提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成交量顶住的情况下,做核心逻辑方向,追跌杀涨,波段操作。
先不说赚多少钱,这个方法会让你在震荡市少亏,运气好赚点钱也不是难事。然而,一旦你情绪失控,利好追涨,看见哪个板块起来追哪个板块,你大概率会亏钱,这是震荡市的结构决定的,因为震荡市,大部分板块和个股,都难有持续性。
板块看,上周最强的是政策刺激的消费方向,AI应用方向也不错,周末较为热的是豆包概念和ASIC概念,ASIC是个新方向,这些都是科技方向逻辑比较顺畅的。
我个人还是科技大方向为主,首先这也是政策定调的大方向,其次不断有刺激,且AI 应用眼看着要有0-1的突破,比如豆包、AI 眼镜、AI 耳机、机器人,都是AI应用方向的延伸,我认为,2025年大概率会见到颠覆性应用或者产品出现,这个方向,一定要重点关注。
当然,逻辑归逻辑,买点归买点,这是不同的维度。操作还是波段操作,尤其是大盘处于区间震荡大背景下。
如果你用长期眼光看待市场,你会发现,高景气方向的优质股,从来不会缺席行情,因为“高景气”是时代的选择,是行业趋势。
我们专注于高景气方向,本质是从选股的角度,就让自己具备概率优势,这相当于我们坐在上升的电梯中。高景气方向自带向上基因。简而言之,在选择板块(方向)的时候,坚持一个大原则:
优选0-1或1-10的阶段的方向,这是最好的阶段,这个阶段不需要出业绩,不能被证伪就行了。此时股价弹性最好。
次选10-100的阶段,这个阶段要选业绩爆发的,业绩在这个阶段就非常重要了。
至于100以上的阶段,那就是供过于求的超级卷王赛道,最好是放弃。这个阶段很难有牛股,除非是赢家通吃的那种纯龙头,但是弹性肯定是不行了。
简而言之,选增量市场,最好是量价齐升的市场(量和价双击),放弃存量市场。
当然,在风格不在的时候,或者涨多了,或者大势不好,高景气方向也会出现调整,甚至有的时候调整的很猛,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否定的时候。不过呢,等修正完毕后,市场稍微转好,它们往往就会开始表现。换句话说,只要是市场给点阳光,它们就会灿烂。
所以,不要因为市场因素而放弃对高景气方向的跟踪,这是一个长期任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大多数时候(在中长期的维度),高景气是市场的逻辑共识,这是时代决定的,不为人的意志转移。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其实可以将投资和交易简化一下:
1、长期跟踪高景气方向的优质股,时刻等待时机;
2、不要死拿,尤其是不要在主跌段死拿;
3、利用大盘的调整,和市场风格因素,坑里低吸。但是要注意,我讲的坑,并非是你眼里看到的坑,更不是下跌中的盲目抄底,而是衰竭点或者恐慌点,这个是可以通过量价语言识别到的;
4、等到发酵,或者情绪一致的时候,赢时退场。
上面4条做到,就是有概率优势的操作,高景气本身就是概率优势所在,回避主跌段的概率劣势,而坑里又给了概率优势,而赢时退场会让你的利润落袋。
长期这样做,赢面很大。
但是,怎么让自己毫不动摇的执行,是关键。很多时候,你会怀疑自己,在调整的时候,你会认为破位了,开始怀疑逻辑,导致不敢入场,在其它板块上涨的时候,你会被吸引走,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入场点(因为只有大涨了你才能发现它,它趴着不动的的时候你不会注意它,即便是注意了,内心也满是狐疑,怀疑逻辑)。
不够专注,不够聚焦,不深入理解逻辑,不具备逆向思维,这个策略就和你无缘就不会抓住。
说白了,方法简单,但是让自己保持对方法的信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12个字:理解逻辑,衰竭布局,赢时退场。
做到了,你就是赢家。
我的书,就是我的心路历程,希望能让你能少走弯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为记录个人交易思路,不涉及任何与个股有关的分析和推荐,不提供任何投资咨询服务,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