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扬”溢 生科躬行 | 2024暑假社会实践(十四):民族团结共繁荣,同心同力促发展

文摘   2024-07-24 01:44   江苏  





共筑民族和谐之桥 共绘发展繁荣画卷

生科学子在行动 躬身一线助团结

 “伊生相伴”团队的老师同学出发援疆

为新疆孩子筑梦筑能

与此同时

 “生生不息”团队前往民族村

宣讲“民族团结” 细心栽培“团结树”

请和生小科一起跟随成员的脚步

走进新疆 走进基层


热点直击


中华一家亲

筑梦在路上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利用假期,我院“伊生相伴——大学生援疆社会实践服务团”跨越4400公里来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开设“伊路生花”成长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青少年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7月20日,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体验漆扇工艺,引导孩子们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民族团结因子。“我们的传统工艺真是太美了!”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调配漆料、试色,以生漆为墨,创作出一幅幅有中华传统艺术特色的扇面图案。民族文化的交融使孩子们在传统工艺中浸润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植心田、凝铸化人,共同绘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

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体验漆扇制作工艺

书法课上团队成员耐心教导小朋友 (李婷婷、贾颖供图。)

在相伴过程中,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练习书法、打篮球,搭建了一个增进民族团结的桥梁,以“文化润疆”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与尊重。团队成员们开设“墨彩”书法课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孩子心田,增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组织“星光”篮球队,以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筑牢团队关系,促进了凝魂聚魄的团队精神。“石榴千籽同心聚”,文化的充分交流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文润心田、和美共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熔铸于各族人民心间。

“伊生相伴”团队带领孩子们练习书法作品合影

团队成员陪伴孩子们打篮球

“援疆行动”这堂课,是历练,是使命,更是广大青年的责任担当。与时代同心同向,与祖国同梦同行,时刻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赓续中华文脉的文化使命,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重任。

(通讯员:赵心晴、王思彤)


现场传真


种下石榴籽

绽放团结花

7月21日,我院“生生不息”社会实践团队在仪征市大仪镇民族村进行“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旨在提高小朋友们的民族团结认同感,在他们稚嫩的心中根植民族团结精神,种下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籽,长成一棵 “团结树”,来日绽放出“民族团结之花”。

团队成员首先耐心细致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容,向小朋友们科普了五星红旗的样式、寓意和诞生背景,又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向小朋友们提问五星红旗各个组成的喻义。接着又播放了一则视频,介绍了祖国各地的山河与各民族文化,无论是祖国西北边陲喀喇昆仑高原的塔吉克族,东部高山林海的满族,到中部的广袤草原上的蒙古族、鄂温克族,到西部的戈壁大漠的裕固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住着团结的中华一家,56个民族如同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团,互相依靠,彼此成就。视频吸引了小朋友们的眼球,无一不被广袤的中华大地折服。志愿者们又通过各省简称的提问,与小朋友们互动,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我们的国家真是地大物博,民族文化真是多姿美妙。”一位小学生参加活动时发出感慨。

据悉,民族村位于大仪镇西北部,地处两省三市交界,现有少数民族户151户,主要由回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组成。团队成员此行“民族团结”活动宣讲丰富了小朋友们的暑假生活,引领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一次种下的“石榴籽”,在小朋友们的心间,经过阳光与甘霖,一定会长成一颗参天的“同心树”,来日绽放“团结花”,久久留香。

(通讯员:陆欣怡)

图为团队成员宣讲照片

图为小朋友们回答问题(纪宇蓉供图。)


END

编辑 | 

文案 | 

摄影 | 


校对 | 

审核 | 

丁乐彤

赵心晴  陆欣怡 王思彤

刘成 栾家兴

李婷婷 贾颖

张然

叶春梅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最新文章